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的新任务
2015-06-09陈爱军
陈爱军
基层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最前沿,是工作网络的神经末梢,是最能让群众感知文化建设成果的终端。要按照“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的统一部署,常规工作抓重点、关键工作求突破,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见效。
大力推进党的理论“下基层”。在宣讲队伍方面,既要有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专业队伍,也要组建一支由基层宣讲达人组成的身边宣讲队伍,他们能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能把党的理论通俗易懂地讲清楚,只有受众愿意听、能听进的才是最好的理论宣讲。在宣讲方式方面,既要有集中统一组织的宣讲活动,也要充分利用文化墙、农民文化乐园、道德讲堂等载体阵地,灵活运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生动活泼方式,广泛借用地方戏曲等群众乐于接受的艺术手段,不断增强宣讲的感染力、吸引力。
紧密结合基层实际“讲故事”。做好基层宣传工作,关键要把讲好故事作为一项基本功,着力解决“讲什么”、“怎么讲”、“谁来讲”的问题。在“讲什么”上,要上下兼顾、以小见大,既传播中央精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国梦等“大故事”,又讲身边贯彻落实的先进典型等“小故事”,通过“小故事”彰显大道理。在“怎么讲”上,要创新方式、生动鲜活,深化“走转改”、倡导“短实新”,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喜欢听的话,使宣传更接地气、更有底气。在“谁来讲”上,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同推进,尤其要重视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运用,最大限度壮大网上正能量。
推进核心价值建设“具体化”。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着力,在融入贯穿结合上聚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体化”到群众身边。内容要具体化。在做好“24字”宣传贯彻的同时,要注重把核心价值观与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公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等结合起来,通过身边的日常行为规范来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载体要具体化。近年来组织开展的文明创建、好人建设、诚信建设、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效果很好,在基层要重在深化拓展、常态长效上下功夫,设计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项目,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示范要具体化。建好用好“好人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和主题社区,让群众能随时感知核心价值观、学习好人事迹。注重选树培育身边典型,大力开展各级好人、道德模范、心动人物评选表彰,在全社会倡导“好人有好报”、“有德者有得”的鲜明价值导向。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以“标准化”推动“均等化”,更好地保障基层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设施要“标准化”。在县级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推动“两馆一场”等设施提档升级;在乡镇开展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在村开展农民文化乐园试点,逐步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服务要“标准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范围,抓好文化民生工程,开展“三下乡”、送文艺下基层等服务活动。加大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力度,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模式。保障要“标准化”。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和内容,要在设施布局、内容提供、资源配置、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方面有保障标准,明确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覆盖范围和均等化程度等。建立评价标准、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人事任免、评先评奖、项目审批和经费投入等挂钩。
推动文艺深入基层“常态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引导作家、艺术家继续在“采、创、送、种”上下功夫,努力多出作品、多出精品。把经常性采风与长期驻点、定期挂职结合起来,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使作家文艺家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单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