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新探索

2015-06-09张晓倩蒋宇涵常玉璇黄悦珊

创新时代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

张晓倩++蒋宇涵++常玉璇++黄悦珊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是大学生获得良好知识储备的重要保证,也是他们不断塑造自我、修正自我以期获得更好成长与发展的前提。

然而,中国大学生从被动管教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进大学,突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在课堂之外,拥有了大量可供他们支配的闲暇时间,他们往往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时间使用普遍失控。众所周知,“刷夜”、“网瘾”、“韩剧+美剧”……以上种种都侵吞了大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进步。近来,清华、北大等名校生因网络沉迷,导致挂科、退学的新闻屡见报端,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毫不夸张地说,当前大学生时间管理方面的乱象极其令人痛心。调查显示,除了少数自制力很强的所谓“学霸”,多数大学生虽然隐约意识到自己这种状态非常有害,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指导和警示,经常处于在时间管理方面不加控制或无法自控的状态。自制力好一些的同学还能“被动”地按时上课,完成学校规定的基本课业任务,但也普遍表现出学习和实践方面计划性差,盲目性大。剩下的很多大学生不自觉地陷入了时间失控状态,黑白颠倒,旷课成风,白白蹉跎了岁月,痛失大学教育的大好时光。

因此,对大学生时间意识薄弱,造成惊人浪费的事实要准确地呈现出来,并加以分析,找出原因,然后要找到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来警醒他们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并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乃至设计一套“组合拳”,学校、家长和学生干部通力合作,实施巧妙的干预手段,力求改变大学生模糊的时间意识,教会他们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与技巧,这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极具创新和挑战性的举措。

首先针对吞噬大学生时间的祸首—网络占用时间进行调查和分析。中国民调机构零点调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学生使用互联网时长超过6.1小时,而且移动终端比PC终端上网时间长(比例是3.4:2.7)。而在移动终端上,虽然“即时沟通和网络社交”以及“看视频和听音乐”等活动提及比例较高。早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过南开大学一个学生课题组所作的调查,结果是“90后”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平均每天达4.28小时,明显高于“80后”大学生每天约3小时的上网时间。由此可见,这个调查结果有一定的真实信度。同时,又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收发短信(后改为收发微信为主)的时间也高达平均每天1.3小时。当然,在今天的IT时代,网络也是学习和必要社交的便捷工具,不能完全视之为“浪费”,但这个数字的确令人触目惊心。在北京林业大学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即使是少数自制力很强的优秀同学,在他们配合调查得出自己每天上网时间超出3个小时的结论时,也表示惊愕,而普通同学普遍发现自己居然每天上网时间高达近8小时!对此几乎不能接受。

近来,美国一本名为《异类》的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成功定律”—经过大量案例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行业精英和成功人士都在崭露头角、有所建树之前,在自己的事业领域投入过超过1万小时以上的学习和实践时间。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说,一个正常智力水平的人,只要在自己适合的学科或行业中,坚持努力积累一万小时,就非常有把握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夯实自己的职业技能,成为自己人生命运的主人。然而,如果按大学四年一共1461天算起,只需要每天积累不到6.85个小时,就能达到所谓成功所需的1万小时。那么,那些正在被“毕业即失业”困扰、焦虑的大学生,真应该认真反省自己,是不是太“任性”了,可以断言,至少有一半大学生上网时间大大超过这个水平。等于说,把本来能够让自己在大学期间就能把自己塑造成行业精英的时间主要用在了“聊天”、“看视频”、“打游戏”上。很多同学在经过这样推心置腹、有理有据的交流后,都对自己过去的时间使用方式感到懊悔,表示愿意从此警醒,痛改前非,认真规划、管理自己的时间。

我们还采纳了国际上时间管理方面普遍使用的“时间记录法”,推荐身边同学对自己每天一切所作所为加以记录,标注每天的时间都用在了什么事情上。一段时间后,凡是坚持做记录的同学,也都惊讶地发现,自己时间的有效使用率非常令人沮丧,大量时间都没有用在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

曾经有一位上海的大学辅导员,巧妙地提出了“读大学成本计算公式”,用经济账算算虚度一日光阴到底要亏多少钱,居然测算出本科学生在上海一天不上课至少会亏306元。他的论据是这样的:上海高校一般专业学费是5000元/人,住宿费用一般为1500元/人,基本的生活费每月1000元,那么,读一年大学最少的花费大约需要18500元,除去寒暑假3个月的时间,每个月的花费近2056元,而上课时间为20天,这意味着上一天课的最少花费为103元。不仅如此,还要算上隐性成本。根据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显示,全国本科平均月工资为3051元。按此计算,4年求学期间将损失至少146448元,平均到9个月每天就是203元。这样算来,一天里显性支出103元、隐性支出203元,这意味着一天不上课,等于合起来亏掉了306元。很多大学生看到这样的结论,不禁惊呼“亏大了”,“再不敢旷课了”。这个方法的使用非常有效地警示了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

在从表面上揭示了大学生时间管理低效、浪费的惊人事实后,我们进一步研究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首先是人生目标的缺失。很多大学生缺乏进行清晰的自我定位,对毕业后就业,乃至长远的人生目标没有认真的思考。俗话说:“人无目标轻飘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足够的动力,就容易造成被动应付,在短期目标上,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从众性,考试临近了,就被逼无奈,啃几天书本;作业、论文能拖就拖,事到临头,仓促应付,整体上缺乏积极、主动的计划和安排,不能拒绝来自网络和社交上的诱惑。

其次,即便是比较有上进心的同学,也缺乏聚焦能力,很多大学生忙碌于考各种证件,忙于各种社团、社会活动,往往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各种努力的价值,结果是虽然也忙忙碌碌,却没能获得真正的自我提升。这往往让大学生不知该选择哪种合适的路径去发展自己。

所以,我们认为,在大学生入学伊始,学校一方就应该和家长充分沟通,和学生干部达成共识,让他们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大一新生还保留着中学时代严谨、努力的惯性之时,就引导他们结合专业特点,树立自己的学业乃至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认清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有压力、又有动力,形成不松懈的集体氛围。

同时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时间管理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技能,建议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课程,面向大学生讲授时间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主要训练以下几个方面的时间管理技能。

1.提倡学生给自己设定人生长远目标和现实短期目标,让学生具备明确的个人信念。在辅导员的参与下,让学生将每年度的3~8个目标写出来,然后确定最核心的目标,其余按重要性依次排列。

2.然后据此制定有效的计划,制定一个自己的时间计划表,每月时间表,每周时间表,每日时间表。这样每完成一小步就会有成就感,而且能客观地评估目标实现情况,并对自己的行动和进度做出相应调整,稳扎稳打地向着目标有阶段、有步骤地迈进。

3.强调“一心不可二用”,学习更忌讳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比如学习英语,特别需要学习的密度,让自己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投入大量时间,进入外语语境当中,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从而获得努力之后的成就感,形成正向激励,大大有利于坚持严格管理自己的时间。

4.有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物有其位,不乱丢乱放东西,不拖拖拉拉。

5.学会修改和调试自己的计划。发现原定目标确实不切合实际、制定得比较盲目时,懂得知难而退,及时调整,重新制定新计划。

6.坚持“要事第一”。把自己的事情加以排序,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起,重要紧急的事马上做;其次是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紧急但不重要的事,要学会放弃,能放就放;对于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尽量不去做。

7.必须高度警醒自己把握好上网和手机使用时间,上网一定要有目的,给自己一个铁律,没必要时不要打开QQ,也坚决不受那些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花边资讯吸引,不被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党”左右,那是不经意间最容易浪费时间的地方。

8.学会充分利用“暗时间”,那些零碎的、非脑力活动的时间其实大有潜力可挖,比如,跑步锻炼、等电梯、洗衣服、坐车,乃至上厕所这一类活动的同时,都可以安排一些诸如背单词、回顾当天学习内容的脑力小工作。积少成多,让时间饱满充分地得到利用。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