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帝国》: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2015-06-08迁洵

中关村 2015年5期
关键词:聚居区奥斯维辛白桦林

迁洵

《第三帝国》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书房、卧室……它们连起来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第三帝国》系列是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出版公司主持编辑,2015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图文性史诗作品。全系列共有 21 本,其中搜罗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书房、卧室。每本书都有一个主题,连起来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杀人机器——波兰人、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

回顾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令人发指的莫过于种族大屠杀。欧洲一半以上的犹太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在这场浩劫中丧生。这些平民的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最为丑恶的一面,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揭露了“残暴”二字的真正含义。

一个犹太人聚居区的消失

1943年4月19日,海因里希?希姆莱发动了一次旨在剿灭华沙犹太人聚居区的行动。时间是精心设计的:希特勒将在第二天年满54岁,这位党卫队队长想完成彻底解决方案中的又一项目标,以作为送给元首的生日礼物。19日凌晨,一支党卫队纵队在装甲车和轻型坦克的掩护下开进犹太人聚居区,沿着沙门霍夫大街包围了居住在那儿的6万名犹太人。

希姆莱的“生日突袭行动”遭到了犹太人的还击,他的党卫队方阵遭到一支犹太人游击队的伏击,犹太人使用小型武器从门道里、小巷里、屋顶上投掷自制的手榴弹和鸡尾酒酒瓶。6个小时后,德国人只好惊恐地撤退。第二天,党卫队又杀了回来,这次带来了一支2000多人的部队,但犹太人的抵抗仍然很顽强。原计划只需要3天的围剿行动结果花了艰难的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聚居区的战斗人员从未接受过训练,人数上又处于一比三的劣势,因此他们知道自己最终会失败的,但是他们决心要让纳粹分子为每一寸土地付出血的代价。其中的一名幸存人员亚力山大?多纳特写道,我们之所以举行起义,“仅仅是为了死得有尊严,而并没有一点点获取最后胜利的希望。”

“一座巨大的燃烧炉”

由于担心很难完全控制住每一座建筑物,斯特鲁普命令他的手下放火焚烧聚居区。德国工程兵井井有条地挨家逐户行动,他们给木地板和木楼梯浇上汽油,然后站到一旁,观看大火吞噬整个街区。

“聚居区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燃烧炉,没有新鲜空气,只有让人感到窒息的热浪和焦臭味,”一位居民很形象地这样回忆道,“大火的嘶嘶声和建筑物的坍塌声淹没了枪炮声,偶尔,风中还会传来人的一阵呻吟声或来自遥远的尖叫声。”

一名犹太男子从一座冒着火焰的公寓楼里跳到下面的一堆尸体上。党派领袖马雷克?艾得尔曼写道:“万能的火现在完成了德国人不能完成的事。好几千人在这场大火中丧生。”

残垣断壁下的德国炮兵投入了行动。党卫队炮兵部队要彻底摧毁一切建筑物,以确保废墟中没有藏着犹太人。

4月22日,一支党卫队突袭队在聚居区的街道上巡逻,伺机射杀任何试图从燃烧的住房里逃出来的犹太人。斯特鲁普解释说,用火焚烧聚居区是“击败地球上这些暴民和贱人的唯一和最终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引出地面。”

地底下的战斗

由于住房起了火,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为了逃避抓捕,转移到地底下的临时掩体、地下通道、甚至下水道里。一名敌后游击队员描述了他在下水道里待了两天,水都漫到了他的嘴唇边:“随时都有人会失去知觉。口渴是最严重的问题。一些人甚至喝又稠又脏的下水道里的水。每一分钟都好像是在度日如年。”

当斯特鲁普及其手下试图放水淹没下水道系统时,犹太人的反击方式是炸毁水的控制阀门。于是,德国人采用把烟雾弹和毒气弹投进地下深渊的方式,以此来剿灭抵抗者。其他一些躲在地下的居民是被告密者和经过训练的狗找出来的。少数幸存下来的人被立即送往集中营。

惊恐万状的犹太人在荷枪实弹的约瑟夫?布罗什的威逼下从地下掩体里走出来。布罗什这个家伙因其极端的暴行而被聚居区居民们称作“恶魔”。

一名党卫队军官用手枪瞄着一名从地下掩体里爬出来的犹太人。斯特鲁普是一个一丝不苟的详细情况记录者,他把在这次战斗期间被摧毁的631个地下掩体全部如数地记录了下来。

失败的起义

5月16日,斯特鲁普宣布这次暴动已告结束。他得意扬扬地向他的上司们报告说,“华沙的犹太人住宅区已不复存在!”党卫队花了4个星期才清除掉一个街区,这个街区长不过1000码、宽不过300码,只占整个华沙市区的约2.4%。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行动”,斯特鲁普炸毁了华沙的犹太大教堂,这是矗立在犹太人聚居区外面的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他报告了他的伤亡情况:死16人,伤85人。他这是在公然说谎,这只是实际伤亡人数的一小部分。

大多数幸存下来的犹太人最终还是死在了集中营里。在最早的750名武装起义者中,只有不到100人设法逃脱了德国人的魔掌。

华沙城剩下的最后一些犹太人排着队前往火车站,等着被驱逐。成千上万的其他犹太人,永远消失在聚居区的城墙之内,他们因饥饿、伤寒、枪伤或吸入了有毒的氯化物气体而死去。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外的地方

德国人严禁任何人对他们的死亡集中营拍照。然而,在1944年春季,不知因何缘故,党卫队军士伯恩哈德?瓦尔特竟得到允许,拍下了一火车匈牙利犹太人正被送往“白桦林”毒气室的情景,“白桦林”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中心。一名犹太幸存者在战争刚结束时发现了这本相册,这是唯一已知的可视性记录资料,反映了工厂般的流水线程序如何把新到来的犹太人变成“白桦林”的最终产品,即死者的骨灰。

这里以及后面几页选登了一些照片,首先展示了党卫队士兵如何在专门修建的一个火车站迎接到来的匈牙利犹太人,然后,迅速把这些受害者转运到“白桦林”。在一次所谓的“挑选”仪式上,一名党卫队士兵正在示意所有的新到来者(身体最强壮的人除外)转向左边,加入到如图中上端所示的那支长队列中。他们被告知是排队去洗澡的;而事实上,这是通向死亡毒气室的。那些被示意到右边排队的人将作为奴隶劳工,在经过很短一段时间的折磨、食物克扣和过度劳动后,最终也会死去,或被杀死。纳粹分子实施这种暴行时早已变得心里麻木不仁——那些未被列入劳工名单的犹太人可能在下火车后两小时以内就会被杀死。

队列的终结

在“白桦林”杀人中心,德国人一直在盘算着效率的问题。所以,身强力壮的囚犯们因其强壮的体力和特殊的技能可以暂时免于一死,而那些老人、小孩和母亲们对纳粹帝国来说却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对于这些人来说,在死亡之前不存在中间阶段。

当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奴隶劳工因人数太多而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时(这在匈牙利犹太人被驱逐期间是经常发生的事),一个犹太人即使身体很强壮,也往往难逃马上送死的厄运。没有人会耐着性子去挑选的;所以,只需简单地一挥手,整列火车的犹太人便被直接送进了毒气室。一名犹太医生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报告说,有一天,死在毒气室里的人特别地多,紧接之后的第二天早晨,他曾注意到焚尸炉烟囱顶端的避雷针都扭弯变形了,因为焚烧的尸体成千上万,其产生的热量实在是太大了。

在拥挤不堪、令人窒息的火车上饱受两天半的折磨之后,一些老人已变得十分虚弱,坐在铁轨边无法站起来去排队接受挑选。一会儿之后,一辆倒垃圾的车会把他们送到毒气室,然后像卸煤炭似的把他们倒在地上。

无情的报复

那些没有被马上杀死的人通常面临着更惨的命运。首先,他们的衣服和随身物品将被拿走,头发将被剃掉,身上的虱子将被除掉;然后,将在他们的手臂上印上号码。在这整个过程中,他们免不了要遭受党卫队士兵的责备、谩骂和鞭打。

再接下来,他们得知了“白桦林”的黑暗秘密:他们在火车站站台上最后一眼相见的亲人随同其他无数的犹太人现在已经死去,他们的身体已化作灰烬。

幸存者们的震惊和痛苦不久便被集中营里的残酷的生活现实麻木了。非人的劳动折磨、野蛮的拳打脚踢、饥饿以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杀害,这使得囚犯们在这地狱般的现实中平均只能多活3个月,然后,轮到他们自己走进毒气室。

对受害者的掠夺

被驱逐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每一个家庭允许携带50公斤的行李前往他们的“移居地”。由此带来的大量私人财物先被充公,然后拉到“白桦林”的一个被称作“加拿大”的角落里——这是故事书中讲到的有关财富的一种寓意象征,而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在集中营的其他地方却普遍是匮乏和堕落。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对这些掠夺品的分拣和处理工作是十分严格的,无需党卫队人员去做,也无需非犹太囚犯去做。只允许犹太人从事这一残酷冷漠的特殊工作,因为没有犹太人会活着离开集中营,所以他们中也就没有人会有任何动机去窃取贵重物品。尽管规定很严格,还是有卫兵和囚犯设法偷取了一部分掠夺品,包括现金、珠宝、金子、衣服、雪茄和一些好吃的东西。“加拿大”的一名女工人每天早上穿着一位同伴囚犯的破旧无用的鞋子,劳动时换上一双新的,然后在晚上穿着这双新鞋回到住地。另外有些囚犯工人会给自己正在挨饿的同伴带点食物回来。

年轻健康、穿着得体的女工们正在一堆掠夺品中搜寻有价值的东西。许多较为珍贵的东西早已被饥饿的囚犯们翻了个底朝天。

黑暗的门槛

在运来的每一趟火车中,或许有3/4的犹太人被直接送进了毒气室和焚尸场。但是,对匈牙利犹太人的加速驱逐,其目的是为了赶在不断挺进的苏联红军解放匈牙利之前全部清洗掉这个国家的犹太人社区—却使整个杀人系统不堪重负。刚从火车上下来的受害者,无法把他们马上处死。为了保持镇静,德国人说是让大家冲一下淋浴,还给每人发了一点喝的东西,分配了住处,所以,大多数犹太人根本不可能认识到—甚或想到—那些从烟囱里冒出来的浓浓黑烟、空气中刺鼻的浓浓气味意味着什么可怕的事情。

猜你喜欢

聚居区奥斯维辛白桦林
那一片白桦林
云南省“直过民族”聚居区教育扶贫问题对策研究
农民工家长投入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聚居区的样本为例
奥斯维辛集中营警世:要和平,不要战争!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双语教育适用模式探讨——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
70年历史铭记 奥斯维辛呼唤世界和平
忧伤的白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