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芜湖对外贸易的历史统计(1900-1934)
2015-06-07余治国
余 治 国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管理系,安徽 芜湖 241002)
近代芜湖对外贸易的历史统计(1900-1934)
余 治 国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管理系,安徽 芜湖 241002)
芜湖在近代只是一个普通的通商口岸,但通过对芜湖近代对外贸易的研究,可以窥安徽以及全国经济之一豹。采用统计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芜湖对外贸易数据和关税数据的分析以及对中部通商口岸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政局动荡与水旱灾害只有暂时性的冲击作用;第二,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力薄弱,独立性较差,它们的经济贸易政策只对税收产生长期影响;第三,芜湖等地经济的相对衰落,上海经济的一枝独秀,表明当时的政府无法扭转中国经济半殖民地性质日益强化的趋势。
芜湖;对外贸易;历史数据;统计分析
近代旧海关统计与造册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但有学者指出,由于近代中国海关主要由外国人控制,从而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留下了近代最为完整系统的统计数据可供研究,然而这一丰富的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1]芜湖在近代中国属于普通的通商口岸,但在安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研究芜湖海关的对外贸易数据,可以为二十世纪初的安徽经济乃至于中国的经济变迁提供一种侧面视角。本文以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制的《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1900-1933)》[2]为主要依据并参考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制的《中国对外贸易统计(1933-1934)》[3]及其他材料,对芜湖对外贸易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
一、对外贸易统计分析
(一)对外贸易的总体分析
首先,看芜湖对外贸易总的变化。我们对1900-1933年的出口总额与进出口总额数据之间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r=0.903,具有极强相关性,p1=2.690×10-13<0.05,极强相关性显著。出口总额与进出口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r=0.912,具有极强相关性,p2=6.119×10-14<0.05,极强相关性显著。这表明进口与出口都具有很强的重要性。由于p1 图1 进出口总额构成 其次,根据图1,以银为计量单位来看,1900-1934年总的来说,进出口总额趋于上升,尤其在1900-1905年、1908年、1912年、1918-1920年、1924-1926年和1928-1930年上升显著。但也分别在1906-1907年、1913年、1920-1922年、1927年和1932年有过下滑。下滑的原因分别是:1906-1907年长江与淮河流域发生多次水灾,芜湖也是“久雨成灾,自万顷湖圩溃决,田亩悉成泽国”,[4]安徽南北多地粮食歉收;1912年海牙国际禁烟会议要求各国禁止鸦片运入或运出中国[5],民国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与袁世凯也多次颁布禁烟法令,1913年初全国开始严格执行禁烟令[6];1920-1922年,爆发了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1927年发生了北伐战争;1931年长江流域爆发特大水灾,“据全国水灾赈济会报告,不仅超过中国苦难历史中任何一次水灾,而且也是世界历史中‘创纪录的大灾’[7],安徽灾情“最重,占八省的22%,县份44%中间,有131县大地沉没者达数个月,损失每户平均达457元。”[8]这导致1932年的进出口额下降。 如果考虑到白银购买力的变化,对外贸易的上升则不是那么明显了。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中国和印度成为世界上唯一采用银本位的国家。1899年印度采用了以白银作流通媒介的金本位制[9],中国是当时唯一的银本位大国。从1900年到1902年白银对英镑的汇率变化不大,但对米以及进出口商品的购买力却下降了一半以上,1902-1911年的白银购买力波动之中缓慢下降[10]。从白银实际价值来看,1900-1911年芜湖海关进出口总额是缓慢下降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段时间内,白银实际购买力上涨,物价水平下降[11],这一时期的进出口总额是波动上涨的。1921-1928年,银价下跌至战前水平,这一时期进出口总额缓慢波动增长。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导致芜湖进出口额急剧下滑。 (二)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分析 近代中国形成了初级产品市场、中级转运市场或集散市场、消费或终点市场的三级市场结构。这是以沿海通商口岸为核心、以其他城市为支撑、以农村市场为依托的多层级市场体系[12]。芜湖既和沿海城市不同,也与一般的内陆城市有显著差别。 图2 进口额结构 根据图2,芜湖开埠30多年的进口货主要来自国内的土货,土货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率平均为0.41。进口土货有白糖、国产机纱、土布、桐油、药材、纸烟、火柴、烟叶等。1907年前白糖进口额最高。1908年后国产机纱进口额超越白糖,尤其在一战时进口国产机纱进口量超过了洋纱进口量。1911年前,土布进口也占重要地位,但1911年开始进口数量逐渐下滑[13]。清末民初开始,进口洋货比率才开始急剧上升,到20世纪20年代末,进口洋货比率超过国内土货。这表明,一战后外国资本经过修养生息又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与手工业虽然因一战爆发而得到迅猛发展的机会,但在洋货面前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图3 土货出口结构 就土货来源而言,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外地进口的土货,二是本地产土货。根据图3,进口土货在1900-1916年几乎100%输入安徽当地,从1917年开始绝大多数都以芜湖为转口口岸输出外洋。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一战之后欧美国家物资紧缺,大量输入中国商品。如面粉原本是进口商品,但在一战后却大量输出外洋,1914年进口数量为219.7万担,出口仅6.9万担,但在一战后的1918-1921年,进口仅在27~75万担,出口却猛涨到200~400万担[14]。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外洋通货紧缩,购买力下降,通过芜湖转口外洋的比率开始急剧下降。本地产土货货值远高于进口土货,总的来看,土货出口外洋占土货出口总额的比率最高的1926年也仅在11.6%左右,1900-1934年平均仅有2.7%。 图4 出口结构 反之,绝大多数土货都出口到国内其他通商口岸。根据图4,土货出口额几乎与出口总额相等,1930-1934年平均土货出口占总出口的比率平均为0.98。这就意味着,长期以来芜湖的对外贸易实质上是以本地产土货出口国内其他口岸和进口土货输入本地为主的国内贸易。进口洋货与进口土货的复出口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芜湖作为洋货中级转运市场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与其他集散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芜湖在20世纪初是与九江、上海具有同等地位的全国性稻米输出中心,从而弱化了其二级中转市场的功能。 图5 洋货来源与去向 如果不考虑稻米输出的情况,根据图5,芜湖输入的洋货极少由外洋直接输入,1900-1930年平均87%的洋货由国内口岸输入。芜湖所处的中部地区,洋货输入大多来自上海。这表明芜湖仍然具有中级转运市场的性质。从趋势来看,外洋直接输入的洋货比率越来越高,这说明海外资本的触角对中国的渗透从沿海口岸越来越深入到包括安徽在内的沿江和内陆地区,这些地区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日趋紧密。进口洋货复出口所占的比率在0~4%之间,大多时期低于1%,这表明进口洋货大多输入安徽本地。少量进口洋货的复出口也大多输往国内其他口岸,只有1922年的情况较为特殊①1922年前后未发生能明显影响对外贸易的国际或国内事件。一种可能是某国进口价值40多万两的某种商品通过芜湖转口回国,该国为日本的可能性最大。另一种可能是海关数据统计的遗漏或错误,在此存疑。,进口洋货复出口外洋的比率约为87%。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海关自19世纪50年代初开始便逐渐为外人控制。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协定关税制度使得关税自主权丧失。根据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进出口税率名义上以从价税“值百抽五”原则征收,即“进出口各货税,彼时欲综算税饷多寡,均以价值为率,每价百两,征税五两。”[15]但实际上,至庚子之变后,关税自主权完全丧失,芜湖海关的情况亦然。根据图6,芜湖海关关税总额在1900-1930年间波动较大。关税总额下降的年份有1901年、1904年、1906-1907年、1911年、1913年、1917年、1920-1922年、1926-1927年、1930年和1932年。 各阶段关税下降的原因分别是:1900年的庚子之变对芜湖关税影响不大,但1901年长江流域发生的水灾的影响却极大,安徽“滨江沿湖数百里内,皆成泽国,流离失所者,既无干净土以息残喘,田园庐墓举埋于洪流巨浸中。其春季麦收经此漂泊率荡然殆尽。”[16]1906-1907年亦因水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政局动荡。1913年因鸦片禁止贩卖导致税额暴跌。1920-1922年因直皖奉军阀战争使得政局动荡。1926-1927年因北伐战争使得经济下滑。1932年亦因上一年年的特大洪灾。 图6 关税总额 从视觉上看,图6中关税总额的变化与图1中进出口总额的变化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我们用sigmaplot统计分析软件将两者之间的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得到结果相关系数r=0.57,p=0.000428<0.05。这意味着尽管关税总额与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强相关性。换而言之,从1900-1933年的整个时期来看,进出口总额的变化对关税总额的影响很大。但如果分阶段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结果会有差别。1900-1912年两者之间的相关r=0.642,具有强相关性,但p=0.052>0.05,强相关性并不显著。1913-1930年两者之间的相关r=0.915,具有极强相关性,但p=0.0000000412<0.05,极强相关性显著。究其原因,在于不同阶段的关税政策与税率的变化影响到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① 图7 1900-1912年关税结构 1900-1912年关税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复进口税、船钞、内地进口子口税、土药各税和洋药厘金构成的鸦片税。根据图7,出口税与鸦片税占税收总额的比率最高,其他税收比率极小。出口税较高是因为芜湖是安徽稻米集散地,向国内其他通商口岸大量输出稻米。但出口税额逐渐下降,尤其是在1906年之后,这表明芜湖米市的地位日趋下降。而同期鸦片税比率却波动上升,这一阶段鸦片贸易在芜湖对外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与鸦片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下降这一情况恰恰相反。这表明安徽地区所受鸦片毒害之深高于全国水平。 图8 1913-1930年关税结构 根据图8,在1913-1930年进口税与出口税之间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r=0.940,p=0.00000000733<0.05,具有显著的极强相关性。用其他税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结果是极不显著的极弱相关性。这意味着在这一期间,芜湖海关关税主要依靠出口税,而其他税种的影响很小。换言之,稻米出口的情况决定了整个芜湖关税高低,反映出了芜湖对外贸易的盛衰。此外, 进口税自1918年开始波动上升,重要性日益明显。1918年的变化与同年北洋政府在1917年12月25日对部分进口商品提高税率的影响有关[17]1395,但在当时的影响甚微。1929年进口税突然增加近一倍,这与国民政府在1928年12月颁布的海关进口税修订税则有关,年均进口税率从1927年的3.9%上升到1929年的10.9%,1930年达到12%①也有学者认为,进口税率由1927年的3.5%上升到1929年的8.5%,1930年的10.4%。参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2。。 1930年,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关税条约》,修订了《海关进口税则》,于1931年1月1日实施,标志裁厘改税的完成。海关关税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对于芜湖来说,影响尤为重大的是海关仅对出国货物征收出口税,而对转运国内其他口岸的货物一律免征[17]1411-1415。出口税从1930年的60.58万关平两下降到1931年的5.3万两,再到1932年的3186关平两。而进口税却在1933年暴涨到115.5万关平两。 近代中国区域一般被划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部分。中部地区的通商口岸包括重庆、万县、宜昌、沙市、长沙、岳州、汉口、九江、芜湖、南京、镇江、上海、苏州、杭州、宁波、温州等16座城市。 表1 中部通商口岸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1900-1933)》第三表乙和《中国对外贸易统计(1933-1934)》表四整理。 根据表1,芜湖所占比率从1900年的3.2%下降到1934年的0.27%,从绝对值来看在全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显著下降。但芜湖的排名却没有变化,1900年是仅次于上海、汉阳、镇江和重庆的第5位,至1934年仍是仅次于上海、汉阳、南京和宁波的第5位,相对的地位却没有变化。 根据图9,除了少数比率较低的中小口岸和上海外,中部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通商口岸,如汉口、重庆、芜湖、镇江和九江的比率均大幅下降。汉口进口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率1900年是1934年的3.8倍,重庆1900年是1934年的22.8倍,镇江1900年是1934年的45.7倍,九江1900年是1934年的11.1倍,芜湖1900年是1934年的11.9倍。这表明,镇江和重庆对外贸易的衰落最为明显,芜湖和九江的衰落较为明显,汉阳的情况相对较好。 图9 1930-1933年中部各通商口岸占全国的比率 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差距显著拉大。仅上海一地的进出口总额能占到全国的40%左右。从图9来看,1900年的上海仅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了1930年代已经成长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将1900-1934年上海的比率与其他重要口岸的比率进行威尔逊相关性检验,结果是:上海与镇江之间的相关系数r=-0.731,p=0.000000608<0.05,具有显著的强负相关关系;上海与九江之间的相关系数r=-0.870,p=1.194×10-11<0.05,具有显著的极强负相关关系;上海与汉口之间的相关系数r=-0.910,p=3.807×10-14<0.05,具有显著的极强负相关关系;上海与芜湖之间的相关系数r=-0.749,p=0.000000221<0.05,具有显著的强负相关关系;上海与重庆之间的相关系数r=0.204,p=0.240>0.05,具有不显著的弱相关关系。这表明,上海经济地位的上升对重庆的影响不大,但对汉口、九江的影响最大,其次对芜湖和镇江的影响较大。汉口、芜湖、九江、镇江等地仅是区域性贸易中心城市,国内贸易的比率较高。上海是连接中国与外洋的最大口岸,外国商品和外国资本的输入以上海为纽带。1936年,上海所设的英国洋行占在华总数的59.86%,美国为59.32%,德国为47.24%,法国为76.00%,意大利为93.33%,其他多数国家都在70%以上[17]1521。上海经济地位的相对上升与其他口岸地位的相对下降意味着外国资本与商品地位的加强与本国资本与商品地位的下降。这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性质在1900-1934年期间是一个强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芜湖作为中级集散市场,其对外贸易历史变迁的过程也是一种自然的趋势了。 通过芜湖近代对外贸易的历史统计研究,我们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第一,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政局动荡,水旱灾害不断。这对以芜湖对外贸易为代表的安徽经济造成不断冲击,从而表现出对外贸易数据的波动性。但无论是政局变化还是水灾都只是一种外部冲击,对区域经济只有1~2年的暂时性影响,表现在图上即为短期波动。 第二,长时间段的经济变迁主要受到国际经济环境、政府关税政策等经济政策和半殖民地经济结构的影响。这表现在图上即为长期的变化趋势。其中,关税是近代中央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会对关税及财政收入产生巨大的长期影响。 第三,近代中国的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国家主权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较差,无法通过高关税政策等各种经济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并改变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局面。尽管大多城市的对外贸易总额及关税税额一直波动上升,但上海经济地位的相对上升与其他大多城市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十分明显。这表明,尽管1937年抗战爆发之前中国人民一直在为国家的独立自主而奋斗,试图摆脱外人的控制,但在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下,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的经济差距是在拉大而非缩小,因此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性质是在加强而非减弱。 [1]吴松弟,方书生.一座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库——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J].史学月刊,2005(3). [2]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1900-1933)[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中国对外贸易统计(1933-1934)[Z].上海: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1935. [4]请勘水灾[N].申报.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十八日. [5]马士.远东国际关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526.[6]王宏斌. 民国初年禁烟运动述论[J]. 民国档案,1996(1). [7]阿瑟·恩·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423. [8]邓云特.中国救灾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45. [9]约翰·F.乔恩.货币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1-163. [10]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612-617.[11]余耀华.中国价格史[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315. [12]吴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643-1644. [13]王鹤鸣.芜湖海关[M].合肥:黄山书社,1994:38-40. [14]吴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661. [15]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一)[M].北京:三联书店,1982:99. [16]姚锡光.致皖北道冯观察煦募振函(光绪辛丑六月)[C].//吏皖存牍,卷下(和州). [17]吴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岳林海]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Foreign Trade in Modern Wuhu YU Zhi-guo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 Management,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Wuhu 241002,China) Wuhu in modern times is just an ordinary port, but the logic on Anhui econom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can be revealed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modern external trade in Wuhu. Thre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external trade data and tariff data analysis. First,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unrest and disasters of flood and drought is only temporary. Second, because of weak management ability and poor independence of Beiyang Government and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heir economy and trade policies have long-term effects only on tax. Third, the relative decline of economy of Wuhu and other regions and a thriving economy of Shanghai indicate that the modern government was unable to reverse the trendency for semi-colonial properties to be increasingly enhanced. Wuhu;foreign trade;historical data;statistical analysis 2015-07-09 作者简介: 余治国(1978-),男,安徽芜湖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史。 1671-5977(2015)03-0023-06 F749 A二、海关关税的统计分析
三、与中国中部其他通商口岸的比较分析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