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

2015-06-06李瑞阳毛湛文

关键词:观察员电视新闻数据挖掘

李瑞阳 毛湛文

现状:作为新报道样态的大数据电视新闻

大数据在电视新闻中得到运用,与大数据概念的深入人心密切相关。具体到电视新闻业,以大数据的“大规模”和“全样本”特质作为依托,同交互性、可视化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对有价值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形态——大数据电视新闻产生了。以央视为例,2014年伊始推出的《据说春运》《据说春节》等报道,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视新闻报道样态,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2014年1月25日,央视《晚间新闻》推出《据说春运》板块,“数据观察员”顾国宁通过百度迁徙动态图以及抽样调查数据实时解读了“大数据”中的“春运”迁徙状况,包括迁徙最热线路、逆向迁徙现象等。这可以视作电视新闻报道领域中第一次以网络大数据为支撑完成整个报道过程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从1月25日到5月下旬,大数据新闻在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央视众多王牌栏目中出现的次数至少有50期。大数据的介入,让央视新闻生产的过程出现了很多变化,也带来了新的视听体验。无论是对于央视自身,还是对于整个新闻行业而言,都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学界进行深入的研究。

创新:大数据对电视新闻生产的变革性影响

1.从在新闻中寻找“数据”转向由“数据”生成新闻。在大数据概念没有火热之前,电视新闻报道中已经出现了以数据作为报道对象的新闻样态,即一般意义上的“精确报道”。如央视2012年8月21日推出的《数字十年》系列报道即是一种探索。其新闻生产的思路可以概括为“用数据说话”。在这样的报道中,文字性的新闻事实仍是最重要的,数据起一种辅助作用。这些数据样本可大可小,大多用于中观和微观的报道层面,其新闻价值点是已知的、显而易见的。因此,类似《数字十年》的传统精确报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新闻生产过程。

但转换至“大数据新闻”的背景下,所谈论的数据新闻则是“数据优于文字”的表达方式,在数据可视化上也更丰富多元,并一定程度上涉及“数据挖掘”的问题。数据挖掘是指通过仔细分析大量数据来揭示有意义的新的关系趋势和模式的过程。由于大数据依托互联网和云计算而产生,因此,多数的数据源是用户在互联网上的网络定位、网络搜索和网络行为痕迹。在这些海量的半成品化的信息里整合出有价值的数据,也就形成了大数据资源。但如何从庞大资源中获得有意义的判断和结论?这就需要数据挖掘来完成,即从宏观的角度来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在大数据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很大程度上是对相关的海量信息进行反复筛选整合,甚至在“数据挖掘”没有完成之前,没有人知道最终的新闻点是什么,它更考验新闻从业者的“信息整理能力”“新闻敏感能力”“数据研判能力”。大数据新闻生产要经过“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数据可视化”的过程。因此,与传统的精确报道相比,数据新闻尤其是大数据新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生产过程。虽然精确新闻报道也有大数据的运用,但大多是现成的官方数据,不是传媒主动在社会生活和互联网上挖掘出的数据。前者数据是较为死板固化的,是从新闻中寻找数据,样本不大;后者数据更鲜活有时效,是从数据中挖掘出新闻,关注宏观与中观。

2.引入新角色——“数据观察员”应担任信息传递的“连接点”。2014年1月25日,央视《晚间新闻》中的《据说春运》出现了“数据观察员”这一新面孔。出镜解读大数据报道的顾国宁,是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第一位数据观察员,之后央视其他报道中也出现了冠以“数据观察员”之名的主持人或报道者。这些数据观察员不仅承担新闻叙事与播报的任务,还担负数据解读的角色,并且要透过数据把有价值的信息提示、传达给观众。

首先,数据观察员完成了新闻叙事。任何新闻报道都是以传递事实为第一要务。数据观察员的嵌入让庞杂呆板的数据和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将有价值的信

息通过“人”这个更生动的媒介清楚明白地传给受众。

其次,数据观察员“热化”了冷数据。大数据毕竟是冷冰冰的数字,而受众却是实实在在的有温度的人。数据观察员的出现调和了这一矛盾,使专业化和硬邦邦的数据借助数据观察员口语化、通俗化的表达“落地”,让观众听得懂且听得舒服。所以,数据观察员是确保大数据电视报道更加吸引人、有人看的关键。

最后,数据观察员的肢体语言区别于传统新闻节目主持人。他们通常是站立着,或者一边解读一边在演播室中行走,和身边的大数据可视化元素进行适当互动,带来语言上的亲和力。例如,顾国宁在解读中大多是放松地单手插进裤袋,或适当移动;欧阳夏丹在解读《舌尖上的安全》这一话题时,甚至拿出一盘菜,坐在模拟的餐桌旁和虚拟人物互动。这样的小细节充分地将大数据趣味化、生动化。

3.对大数据价值的挖掘凸显了选题的时效性与贴

近性。在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中,受众的认可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因为只有公众认为有价值的新闻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新闻。放置在大数据电视报道的语境下,就意味着新闻从业者需要从繁杂而海量的数据中找到对公众有益、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对受众而言,有价值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是最鲜活的数据,二是与自己生活最贴近的数据。

具体到新鲜原则,也就是选题的时效。央视通常会在春节、清明、五一等重要节假日,还有“两会”“博鳌论坛”等特殊事件期间,推出大数据报道。这样的时间点选择比较契合观众的收视时间,大数据资源相对丰富,而且易于整合。更重要的是,央视采取直播形式进行报道,许多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的。这说明了大数据报道在满足鲜活这一标准时,需要紧跟社会公众的生活和视线。具体到贴近原则,也就是大数据报道的角度问题。受众认可的新闻,一般都与自身的心理距离、现实利益相关。例如《据说春节》报道中,央视对大数据的整合和挖掘主要立足民众过年期间的家常问题,切入角度都是最贴近受众日常生活的,也是过年期间普遍想得多的事情,最易引起共鸣和关注。报道角度的选择在《两会大数据》系列中也有体现,如欧阳夏丹的开场白“民有所呼,会有所应”反映出的报道的定位、所选择的报道角度仍是民众最关心的事件,涉及“反腐”“教育”“工资待遇”等方面。这些有针对性的报道角度,关系到受众的切身利益,具有较高新闻价值。

4.对数据的可视化呈现拓展了电视新闻的视觉元素体系。电视新闻中的数据可视化是一种结合了设计学、传播学、信息科学、数据挖掘、图像技术、音频技术、认知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的新型传播形态,是由抽象数据到可视化形式的映射过程。所以,央视在处理可视化的大数据新闻过程中势必要以融合的视觉形态为主,利用一些手段处理某些单靠数据或文本很难表达和解释的信息之间的关系,而通过视觉语言,可以提高信息图表中所要传达信息的丰富性、感染性和交流认识的效率。通过对46期样本的分析发现,大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运用地图解读大数据新闻出现了20期,占到40%;运用三维动画和虚拟人物解读新闻出现了25期,占到50%。地图和三维动画是大数据电视报道最主要的两种呈现形式。

从艺术的角度分析,大数据电视新闻的可视化带来了视觉的审美享受。46期样本中,大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达9种:交互动态图、饼状图、柱状图、坐标图、地图、简单图示、三维动画、虚拟人物、虚拟场景。这些视觉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带给观众新颖有趣的新闻形态。

可视化手段看似弱化了文字的作用,实则传递出更多文字所难以表达的信息,起到展现规律、展现过程或揭示结构关系的作用。又如《据说两会》中出现的“数据哥”头像是将大数据生成的各种“两会”热词汇聚起来,组成清楚明了的数据人形脸,通过热词的不同大小和不同位置,直观地展现出“两会”关注度高低不一的各种话题,从而显示话题热度上的差异,有利于受众一目了然地寻找到关键词。可见,这些可视化手段在大数据报道中的运用,达到了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即让信息去枯燥化,达到条理化、清晰化、形象化,进而充满美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察员电视新闻数据挖掘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中国品牌观察员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首席观察员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跨国公司缘何败走美页岩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