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与育己
2015-06-06牛和忠
牛和忠
从风华正茂至人到中年,几十年的岁月白驹过隙,几乎全部的热血都被我投入到了干部培训工作。这是一个育人的工作,但更是一种育己的机遇;要育人先育己,育人的同时尤其不能忘育己。
遇见与接受
那时我刚走上党员干部培训的工作岗位,意气风发,干劲十足,满脑子想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时,一纸文件下来,单位整体转型,由实体培训转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虽说远程教育也属于党员干部培训方式的一种,可在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我对现代信息技术却是两眼一抹黑。陌生使人退缩,满腔热血一下就结了冰碴儿。正当我与新岗位浑浑噩噩地“拉锯”时,一个意外让我彻底醒悟。一天下班后,我返回单位取东西,整个单位空荡荡、静悄悄,只有老领导的办公室传来“噼里啪啦”断断续续的敲击声。我惊讶地发现,科长正戴着老花镜,对比着计算机教材认真地学电脑。“您怎么还不下班啊?”我问。“哦,这不咱们单位刚转型吗,我得抓紧熟悉业务。小牛你也得抓紧啊。”说完,老科长又埋头奋战。
这边帮老领导带上门,那边我心里的那扇门却砰然打开。当比你优秀的人都在不懈努力时,当比你年老的人都在刻苦学习时,你有什么理由继续懒惰与逃避?一瞬间,我感到自己与那份热血激情久别重逢,感受到了血管里流淌的呐喊声。那是一种对创造价值的向往,那是一种对走向未来的渴望。多年后,再想起那段黄昏时的对话,我深深感到,那是一次心灵的邂逅与灵魂的开悟:老领导用实际行动教诲了一个青年人,在我的心底种下了一颗育人的种子。
了解与领悟
仅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必须快速掌握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的要领。在刚开展工作的前期,这个念头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还是科长,一语点醒梦中人:“多学习。”顺着科长的思路,我从中央和省市相关文件中找依据,从课本教材中找答案,不断结合实际边实践边探索。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搞好远教培训,丰富的课件资源与党员电教片是关键。可培训中心工作刚起步,我自身的电脑技术水平又不高,让我去哪里找资源呢?
还是学习。那段时间我白天泡图书馆阅览室,晚上泡单位,渴了冲杯袋装茶,饿了吃泡面。寻找、比对、研究、推敲,在不断的肯定与否定、不断的翻阅与检索中,一个清晰的培训工作蓝图在我心中逐渐成型:培训课件制作人和终端管理员——调研民意——制作课件,让课件资源成为一条游走的沙丁鱼,带动远教团队搅动一池春水。当从书山文海中抬头看这幅蓝图时,我欣慰,也有些怀疑:这真的是我做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又是肯定的。这是我,却不是那个以前一无所知的我,在不辍的学习中,我已经将工作烂熟于心。
付出与收获
不知不觉间时光飞逝,我从“小牛同志”变成了“老牛同志”, 称谓变了,我对工作最热忱的初心没有变。多年来,接受过培训的党员远教干部数不胜数,有的通过培训掌握了拍摄技术,制作出一部又一部获奖专题片;有的在培训中学到产品推广技能,回村帮助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从第一批学员毕业到如今,整整三十年光阴,改变了很多人,更造就了我。有人说:“牛老师,您是咱们培训中心的元老,大家都得管您叫老师啊。”开始几年,我会以此为傲,可接触的学员越多,我越感到“三人行,必有我师”。
年轻人的思想如奔腾野马,没有缰索,海阔天空,也激发着我的热情,让我止不住地想去多学多看。在实践操作中,80后、90后掌握的科技信息更加新颖超前,客观上催促着我这个“老一辈”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跟上时代步伐。如“新媒体改变了传统思维模式和拍摄方法”和“微纪实、微电影的特征和拍摄方法”这两个议题,就是在与年轻学员的探讨中受到启发,逐渐清晰起来的。
风雨送春归,季季有风景。当我在给别人输送知识时,也分享了学员事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更从一批批学员身上汲取到了滋养心灵的知识和品格,使我在岗位上的守望更加美丽与丰饶!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培训教育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