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看课
2015-06-05彭敦运
彭敦运
新课改需要向即时课堂寻计,而这个即时课堂,绝不只是自家课堂(本学科的课堂)。到邻家看课,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为信息技术背景下整合课程开辟平台。但在现实中,教师们大多是不会到邻家看课的,原因很简单,不仅由于体制约束,还因为思想束缚。
然而,更新课堂的组织技术却是决定课堂是否能够高效的关键,再好的教学预设、再好的教学资源,若没有和谐的课堂组织相匹配,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所以,跳出自己的学科,到兄弟课程的课堂上去看看课,能发现可以借鉴的好办法。
教师的邻家看课,需要教研来推动。突破教研传统,的确会面对别人的侧目。在这种侧目面前,是坦然还是畏缩?决定这两种态度的是看课的价值取向。
● 邻家看课
那次,为了推动数学教师走进兄弟学科的课堂,数学教研组的17位教师,在师培中心的帮助下,以音乐课为载体,在微格教室里组织了一次研究课。希望通过环节聚焦,看教师怎样组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时景片段一
这是一节初中音乐课。教师甲平铺直叙,眼里好像没有学生。她首先介绍《图画展览会》的作者和作品背景,着重欣赏了其中第六幅图画《两个犹太人》。学生也没有任何疑问,他们接受了教师的灌输。
◇时景片段二
……教师乙:大家想体验一下做演员的感觉吗?
学生相当兴奋,纷纷响应。
师:好吧,我先来说说剧本。穆索尔斯基是一位伟大的俄国音乐家,他有一个感情非常深厚的好友叫维克多·哈尔德曼,是建筑师。1873年好友的去世,给了穆氏很大打击。为了纪念这位建筑家,美术学校举行了哈尔德曼的绘画遗作展,穆氏在展会后写下了这首名曲《图画展览会》。(教师讲到这里,特意停顿了一下)你们有兴趣吗?
生:有!
师:这首曲子里一共描述了十幅画(板书十幅画名),我们今天着重欣赏其中的一幅,也就是需要大家来扮演其中角色的这幅(电子白板上展示十幅画)。先听一遍曲子,猜猜是哪一幅!
学生兴致勃勃等待音乐的响起。电子白板上开始播放《两个犹太人》的乐曲。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倾听,听完之后七嘴八舌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微格教室后半场的教师也议论纷纷。
生:音乐很明显有几个段落,而且是不同乐器演奏的,音响效果完全不一样,好像在演绎不同的角色,如果单独从画名上来分析,应该是《两个犹太人》。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那这两个犹太人有区别吗?
学生又开始了探讨。
生:区别大着呢,先出场的那个犹太人似乎很凶狠,而后出场的那个似乎很胆小很慌张的样子。
教师进行了总结,并做了必要解说。教师再次播放了音乐,而这次的聆听,学生加倍用心。
……
● 课后研讨
课后,数学教师们开始研讨,从音乐课切入初中的“因式分解”,讨论数学课堂上怎样采集并运用生成性资源。
由于现场教研时间有限,这次活动分成三个段落:其一,在微格教室看课;其二,在教研组布置研究专题;其三,在QQ群里交流。这是一次重点后延性活动,也是一次扩展性教研。当天晚上,我就看到了几位教师的帖子。
“……同一首音乐,两种组织模式,两种教学效果,很显然,我愿意做第二位教师的学生。原因很简单,教师甲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感情,剥夺了他们的创造性。教师乙则不同,她显然了解现在初中生的心态,因而她引入情趣,让欣赏课变成生动有趣的创造课。联系我的数学课,我突然发现自己很有些像甲,也常常邂逅她那般尴尬,疏忽学生的感受。这次到音乐课堂看课,得到的最大启示在于调动学生的课程情感,使学生也能积极地进入正迁移状态,激起他们对课的企盼和渴望,由此看来,陶醉才是最重要,如果醉心于课堂就不愁课堂不高效。那么怎样去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觉得有发言权,有表演的欲望呢?今天看来,我需要而且也是能够把数学问题故事化的,譬如‘相除式分解’……”
“蘸水笔”跟帖,“两节不同的音乐课,让我发现了一个陌生的‘自己’。有了这种发现,我开始寻找自己、矫正自己、设计自己,从而也开始创新自己,这种校本培训还有点意思。”
……
众所周知,在升学率还广有市场的初级中学,音乐是并不为多数学生看重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怎么处理?这些数学教师也许就是从自己课堂人气不高的现实中,生发出想改变的愿望;想看看在缺乏活力的类似课程学习中,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让课堂起死回生的。也许就是在这种穷则思变的思想指导下,他们以这节音乐课为起点,开始走进了邻家;他们看到了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并且也形成了准备改变自己的新思路。
我发现,在班级博客中,那位“上数学”被学生比喻为“像打仗”一样的女老师,感情变得细腻了,一位同学说:“‘女汉子’近来开始考虑我们的感受,好兆头。”
我发现,一位自称“老林”的家长反映:“孩子回家说,他们的数学老师开始在课堂上播放音乐,让课堂有了些轻松。这样做是不是值得斟酌?”看着这条信息,教研组长笑了。他说:“这说明原本僵化的数学课堂,开始有了解冻的迹象。”
● 看课感悟
任何课堂都是要聚集人气的,要提高课堂的效率,不能不考虑教师三个组织能力的培养。
第一个组织能力是教师组织教材的能力。善于组织的教师,只“用”教材而不会去“教”教材。数学教师们从上面案例中的音乐教师乙那里看到,她不仅把问题阐述清楚了,也将学生带进了一个浪漫的音乐世界。这是因为她理解了教材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代表而已。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他们开始认识到,“教教科书”是“匠性”表现,只有“用教科书教”来教课,才能彰显教师的时代性。
第二个组织能力是组织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学资源包含政策(如课标)、法规(如教学计划),还包括教育技术、既往教育成果、教育评价、教育方法……可是,由于升学压力重,许多教师专注于解题,而放松了信息技术的介入与支持。据42所学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2门学科中,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的,位列第八。许多数学教师就是把电子白板当黑板用,很少有什么新创意,更谈不上在学生中采集生成性资源,构成课堂新动力。其实,民间那些跨校跨学科的QQ教研群,是可以被教师们借力的,有时候,看似不经意的调侃,偏能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第三种是组织课堂的能力。这是教师最重要的组织能力,也是决定教学能不能高效的关键所在。组织课堂要做些什么?首先是要组织人,要组织人的课程情感,让所有师生、让教学资源、让教学策略都能围绕师生的课程性互动而发挥作用。我们要构建教研新常态,就必须关注这一点。但是,绝大多数学校的课堂上展开教学的教师依然只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只能属于“手工化作业”,这种行为决定了只能依靠教师,依靠他们的积淀,依靠模仿,依靠创新。无论是积淀还是模仿,都不会脱离自己的教学,不会脱离同伴的教学。这里的“同伴”,其内涵显然不能限定在同科教师的范围。于是,邻家看课(包括看别的学科的视频课)也就获得了相应的理论支持,而且这也恰恰是新课改的出路所在。
十多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应该是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研文化万不能疏忽的重点。如果说,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带领学生趋向完美,那么,教研的第一要务就是自设计、自导航、自督导,努力实现自身的完美;那么,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实施全面互动,展开虚拟教研就是当今教研的新常态。
怎样改革学校的教研文化,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新常态?经验证明,这不仅要依靠广接地气的校本教研,也急需科外教师的启发与引领;不仅需要教研制度的深度变革,更需要信息技术的全力支撑。新时代的教研新常态,应该关注专业教研的跨学科互动,关注教研组的数字化成长,关注数字教师的生成。也只有这样,新课改在不断走向“深蓝”时,才不至于迷失而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