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五感”策略

2015-06-05林秀芳

新教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五感乐曲分段

林秀芳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五感”策略,即让学生在直接而充分感觉音响的基础上,感知感受音乐要素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不仅得到音乐美的感悟,获得情感体验,而且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感觉、感知、感受、感情、感悟简称为“五感”,这“五感”既层层递进,又相辅相成。感觉是指音乐刺激人的感觉器官引起的直接反应;感知是在获取音乐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加上间接经验形成的初步认识;感受是将音乐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内化成自己的认识;感情是在获取音乐知识的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悟是在经历了以上“四感”后,感悟欣赏音乐美的方法。那么,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实施“五感”策略呢?

一、情境导入,激趣启思,激发主动性

音乐欣赏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考虑如何导入新课,而导入的核心是既能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又能启迪学生思考。因此,教师既要巧妙创设情境,又要善于设疑启思。如,在对黎英海创作的《静夜思》进行欣赏教学导入时,教师出示幽静的月夜情境图后设问:1.画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如果让你用音乐的方式表现画面所要表达的情感,你会怎样表现呢?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大胆尝试。有一位学生摇头晃脑、绘声绘色地诵读了李白的《静夜思》。教师顺势启发式追问:“谁能从音乐的角度来评价这位同学的朗读?可以尝试从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对其朗读加以评价。”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不难说出速度稍慢、力度轻柔、音色暗淡等的评价语。这时,又有一学生缓缓举起右手,在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教师相机追问:“大家觉得他的动作节奏、力度如何呢?”由这两位学生的表现不难看出,虽然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音乐方式表达画面的情感,但提炼出的音乐要素基本是相同的,即乐曲是以轻柔的力度,舒缓的节奏,稍慢的速度,淡淡的音色来表达深深的思乡情感。如此的情境创设和设问,为接下来的歌曲聆听(感觉)和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感知),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整体欣赏,感觉音乐,感知形象

音乐是感情表露的艺术,一首供人欣赏的作品,就是音乐家用速度、力度、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因此,初次接触作品,整体欣赏不可或缺。第一次完整聆听,直接感觉乐曲的总体情绪或风格特点,从而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体态动作;再次完整聆听,可进一步理解乐曲的段落层次及情绪的变化等,使聆听进入对乐曲的感知理解阶段。整体欣赏旨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专注聆听,教师应设计简洁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在聆听中感觉乐曲表达的总体情绪倾向,感知不同乐段间的情绪变化等。

例如,在欣赏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十册《北京喜讯传边寨》时,教师是这样引导的:首先,请学生一起完整欣赏作品。要求学生闭眼认真听完这首作品,并告诉教师整首作品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不少学生边听边自然而然地用不同的体态表现乐曲的情绪变化,这就是初听作品带来的感觉。学生听后,纷纷表达了对这首作品音乐情绪的看法,有的说热烈奔放,有的说抒情优美。而后,教师请学生再次完整欣赏作品。要求学生边听边用自己的体态来表现自己所理解的音乐情绪。这时,播放的乐曲先由圆号吹出前奏,在号角声的引导下,小提琴、双簧管等乐器齐奏。乐曲第一主题节奏感强,旋律热情奔放,学生瞬间激动异常,在音响刺激下,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聆听到的感觉。紧接着,双簧管、弦乐等奏出的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产生鲜明的对比,学生随音乐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结合已有经验,大部分学生能感知到整首乐曲中不同乐段的变化,为分段听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分段听赏,感知情绪,感受变化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整体欣赏让学生对作品的风格特征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带给学生许多疑问:到底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呢?……在学生达到“愤”“悱”的境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段听赏,深入感知作品中乐段的情绪变化,进而较准确地感受乐曲的情感表现。还是以欣赏《北京喜讯传边寨》为例。

师:有的同学说,作品给人以特别强烈、震撼的感觉,音乐情绪是欢快热烈的;有的同学说,旋律轻快活泼,甜美酣畅,音乐给人以优美之感;有的……我相信,同学们的感觉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同一首乐曲会让大家产生不同的感觉呢?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许多同学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了,让我们再次走进音乐,逐段仔细聆听感受吧!

在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时,分段聆听,并采用对比聆听的方法逐一辨析主题,引导学生再次感受作品不同主题的情绪变化,从中理解乐曲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在音乐情感表达中的作用。而后,有所侧重地利用演唱、演奏、声势等表现形式,启迪学生体验不同的主题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四、整体听赏,升华感情,感悟音乐美

分段听赏是深入体验,是学生对作品完整理解的积极情感积累。经过分段听赏,学生已自觉感性地建立了作品的音乐形象,此时再次整体欣赏,把乐段“串联”一体,引导学生再次选择喜欢的方式感悟音乐美,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既升华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又巩固了他们对乐曲音乐美的理解和感悟。

如在教学《北京喜讯传边寨》一课时,师生共同回忆每一个主题,出示图谱,疏理乐曲的旋律变化及所抒发的情感特点,而后完整复听。在复听的同时,鼓励学生同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音乐美,而后为乐曲命名,教师趁机介绍与乐曲相关的音乐文化。

实践表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施“五感”策略,既体现了音乐特点,又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是切实可行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避免面面俱到。欣赏的音乐作品乐句有多有少,篇幅长短不一,体裁不同,曲式结构各异,有的以整体感知为主,不必再分段听赏,有的可以分段听赏,教师宜根据学情侧重选择感觉感知教学方略,“五感”不可面面俱到,生搬硬套。第二,要重视问题设计。问题设计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在聆听中积极思维,直接关系到课堂的生成,也会影响到“五感”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影响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要善于巧问、反问、追问。但问题一忌“大”。问题不着边际,学生回答随意。如,“听了这个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二忌“空”。问题只求热闹,学生回答有口无心。如,“这首乐曲好听吗?”三忌“难”。问题抽象,学生难以回答。如,“请看曲谱,这一段用了两个“﹟”,在情感表现上起了哪些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endprint

猜你喜欢

五感乐曲分段
基于五感疗法的疗养花园景观设计
——以惠州市惠城区惠环医院为例
五感之下的艺术家手制书拓展研究
始乱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分段计算时间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关于年龄分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