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因素及对策

2015-06-05王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1期
关键词:血样检验科合格

王静

西安630医院,陕西西安 710089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检验成为当前疾病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并被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作为医院检验科来讲,加强对血液检验的质量,对提高患者疾病判断的准确度,提升医院整体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医院血液检验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影响了血液检验的质量,给患者和医院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后果。因此,分析血液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原因,从而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检验科所采集到的血液检验标本资料,并对其中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来检验科进行血液采集检验的1 178例患者血液标本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754例,女性424例,年龄在2~67岁之间,平均年龄(55.7±10.5)岁。血液标本全部通过专业人员送检。

1.2 方法

在对1 178例患者血液标本进行采集中,全部采用一次性的真空采血针和采血管。在对患者血液进行采集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血样进行收取,并对采集的血样进行检验。通过对1 178例血液标本资料的回顾整理、分析,找到其中存在不合格血样的原因与问题。

1.3 不合格血液标本判断标准

检验科采集血样的不合格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点:①标本凝块:查看血清或抗凝血标本中是否存在凝块;②标本量少:查看采集血样是否满足检测的需求,或抗凝血标本的采血量是否达到刻度要求值;③采血管出现错误:在采血过程中使用了不正确的采血管;(4)真空采血管出现皮损;⑤血样送检时间超时。未按照相关规定将采集到的血样送到相应检验室;⑥血样标本信息存在错误或者没有检测的项目要求;⑦没有采集到血样标本;⑧出现溶血问题,如重度或者重度溶血;⑨严重脂血,主要呈现为牛奶状;⑩采集到的血样标本受到污染,如运送中没有加盖导致被其他的标本污染。在检验中凡是满足上述任何的一个情况都将血样判定为不合格的血样,并立即致电病区护士,包括患者的信息、不合格原因等,在做出判断后对血样进行重新采集。

对其中不合格率的计算则采用Excel 2012办公软件分别对不合格的血样标本量进行统计,计算公式为:不合格率=不合格例数/整体抽样总数×100%。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1 178例采集的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为102例,占标本总数的9%。其中主要是以凝血(37例)、溶血(33例)、血量过少(21例)和采集操作不规范(11例)为主,见表1。

表1 不合格血液标本统计

3 讨论

人体血液包含各种不同物质,每种物质都有着正常的指标范围[1]。当人体健康的时候,这些指标都在正常的指标范围内波动,而一旦人体在不健康的时候,人体当中的某些物质成分会出现变化。因此,在病情诊断中,通常会通过查看患者血液中成分的变化作为病情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检验血液的成分变化,检验血液标本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从而通过这种成分分析,有效反映患者内部的身体状况,为临床医生准确判断病情提供参考依据[2]。由此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确保血液监测的质量,从而使得监测的数据能够准确。笔者认为加强对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监测,不仅可有效提高对患者的病情检测准确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医患矛盾,为医院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服务奠定基础。因此,找到在血液检验检测中导致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防范对策,对提高血液标本整体的合格率和检验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该研究对1 178例患者血液检验标本的回顾分析,发现在1178例血液标本中不合格的标本为102例,占9%。不合格原因的归纳,大致可以分为凝血、溶血、血量不标准和相关的采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其中出现凝血和溶血的血液标本为70例,占到不合格例数的70%。由此看出在该院开展的相关血液标本采集中,以凝血和溶血问题最多,必须大力进行解决。

出现溶血的原因通常包括以下几类原因:第一,在操作中出现穿刺困难和相关的操作不正确问题[3]。在采血时候对穿刺的部位拍打过大;或止血带扎得太紧,时间过长;采血定位不恰当或进针不准,从而导致针头在静脉中出现反复的进出;在对血液进行混合的过程中,使用的力度过大。第二,采集的血液在其运输或者是存放的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血液采集必须立马送达检验处,但因为未及时的送检,导致血液样本在温度过高或者过度的情况下放置太久;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巨大的震荡,从而造成溶血的问题。通过对上述两种原因的分析,最为主要的还是在于相关的医护人员在对血液进行采集或送检中存在不当的操作。

凝血作为不合格的一个主要原因,必须受到重视。通常可以将凝血分为肉眼不容易发现的血凝块或者是血液凝固两种类型[4]。导致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在对患者进行抽血的时候不顺利,抽血时间过长。这样操作带来的问题是血液可能在针管当中已经出现凝固;或在血液被注入到针管当中的时候,没有立即轻摇,从而也可能造成部分的血液凝集;或在进行摇晃的时候,摇晃不均匀,时间不够充分,使得血液没有和抗凝剂充分混合;在采血的过程中血液过多,其中的血液和抗凝剂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使用试管的时候错误,如忘记诸如抗凝剂等。第二,采血量不足或者是操作不规范的问题[5],相对的数量较少,也与护士进行采集时候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总结上述血液采集与检验出现不合格问题的原因,很大的部分是因为人工操作的问题。因此,要控制血液检测的质量,首先应该提高检验科对血液采集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体采集的合格率。只有通过这样方式才能更好地确保检验的准确率,并最终为广大的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报告。要提高血液检验的质量,关键还是从工作人员入手,规范血液检验的标准和操作。具体在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加强对检验科血液采集人员的专业培训。当前随着医疗检验器械的不断增加,各种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变化。血液检验是非常专业和严谨的工作,如果对其中的检验项目不熟悉,或者操作不谨慎,则很可能在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验中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最后的检验结果。因此,定期加强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让广大的血液采集人员熟悉血液采集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中的各项操作技能,才能够更好地确保在血液检验与采集中不犯或者是少犯错误,更好地避免因为个人的操作导致血液检测质量出现问题。第二,必须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标本采集仪器进行检查,确保采集使用的注射器、试管保持干燥无菌。第三,在对血液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必须减少各项不规范的操作,防止出现凝血或者溶血的出现。而要解决溶血问题,采血者必须要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对器皿进行充分消毒,并使其干燥,从而避免在采集中因为人皮肤上的消毒液混入到血液标本中,对血液样本造成污染。采集者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采集的时候,也必须要严格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防止因为注射器针头与注射器没有紧密连接,导致在其中混入很多的空气,使得患者采集的血液阻力增大,出现血液内的红细胞遭到破坏的问题;另外在试管中加入相关的抗凝素之后,避免对试管进行过度的震荡。因此,对检验人员来讲,必须要充分熟悉采集的工作流程和相关操作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在操作的时候尽量做到手法熟练。第四,在采血中还必须尽量使用正确的抗凝剂,并采用适当的比例与血液进行混合和摇匀,从而更为有效地降低凝血情况的出现。第五,在对标本进行采集之前,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并详细地告知在采血前的相关注意事项,即禁水、禁食,必须保证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抽血,从而才能更好地提高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率。在对患者进行抽血过程中,要严格避免在输液同侧的手臂上进行抽血。在使用抗生素时进行血样采集,也会严重影响血液的检测结果。

综上,对检验科的工作来讲,血液采集的标本和质量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把握,并决定后期的治疗效果。看似简单的工作在患者疾病的诊断中起到了及为关键的作用。

[1]何敏,何婧婷.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J].当代医学,2014(29):49-50.

[2]刘远程.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中不合格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5):165-166.

[3]Plebani M,Lippi G.To err is human.To misdiagnose might be deadly[J].Clin Biochem,2010,43(1-2):1-3.

[4]王蓓丽,孙林,周佳烨,等.2007至2010年检验不合格标本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4):305-308.

[5]Romero A, Cobos A, Gómez J, et al.Role of training activities for the reduction of pre-analytical errors in laboratory samples from primary care[J].Clin Chim Acta,2012,413(1-2):166-169.

猜你喜欢

血样检验科合格
血常规样本采集时间、分装时间及放置时间对患儿凝血发生率的影响
枫叶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细菌感染血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
不合格的洗衣工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做合格党员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