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崔永元,那对快乐挤兑的老男孩
2015-06-05达达
文/达达
白岩松崔永元,那对快乐挤兑的老男孩
文/达达
小白和小崔,是电视观众对白岩松、崔永元的亲切称呼。20年来,他们一个主持真人脱口秀,一个主持新闻评论;一个幽默风趣,一个严肃深刻。但谁曾想,这两个看上去性格迥异的著名主持人,其实从大学时代开始,就是一对不折不扣的损友;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如今两人年近五十,仍然见面就挤对死嗑,俨然一对长不大的老男孩……
我的青春你作伴
20世纪80年代末,崔永元和白岩松同时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崔永元比白岩松高两届。两人都喜欢踢足球,白岩松刚刚加入系足球队时,崔永元已是球队主力了。几场比赛踢下来,两人有些惺惺相惜。一来二去,两人就称兄道弟起来。
两人不仅在球场上配合默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是一对出了名的校园浪子。有次上课,崔永元坐在窗边,白岩松溜到窗外小声招呼他去踢球。崔永元决定分两步溜走:第一步把书包从窗户扔出去,第二步趁老师在黑板写字时跳出窗台。结果,扔出去的书包正好砸在窗外的白岩松头上。白岩松“哎哟”一声,老师一回头,正好看到崔永元骑在窗台上,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一脸尴尬。结果两人当然逃课未遂,还分别写了检讨书。
这桩轶事在中国传媒大学流传至今,据说两人的检讨书现在已成为新闻系的“镇系之宝”。
这对“狐朋狗友”声名在外,读书时让老师头疼,毕业后让领导叹气。1987年,崔永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巧合的是,两年后白岩松也被分配到这里。
入职第一天,崔永元带领他四处参观:“这是总编室,那是录音室……”崔永元俨然一副资深员工的风范,让职场新丁白岩松好生崇拜。
“喂,你们干什么?”两人正在畅想事业的美好未来,忽然身后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一个中年人严肃地说:“北广的系主任给我打过招呼,你俩碰一起就没好事。听好了,以后不许勾肩搭背,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白岩松小声问崔永元:“这牛哄哄的老头是谁?”崔永元赶紧把白岩松脑袋按下去鞠了个躬:“老实点,这是咱们新闻部主任!”
被主任这么一搅和,崔永元苦心树立的光辉形象算是破碎了。原来在新闻部,崔永元是个让领导又爱又恨的角色:爱的是他能力出色,每次新闻反响最好;恨的是这家伙特立独行,经常为了选题跟上司争得面红脖子粗。
白岩松来到新闻部后,立刻成了崔永元的小跟班,每次崔永元有了什么标新立异的选题,白岩松就为他摇旗呐喊。主任常常被这哥俩弄得哭笑不得,“北广那边果然没说错,咱这有了一个活宝还不够,又来一个!”不过,也正是在崔永元的带领下,白岩松很快进入角色,做的新闻越来越好,在同期入职的年轻人中脱颖而出。
除了在工作上互相扶持,崔永元还给白岩松的爱情来了一次完美“助攻”。1990年8月末的一个傍晚,崔永元和白岩松一起下班,突然,白岩松被不远处的一幅画面吸引了:一个身穿长裙的女孩沿着林荫道,袅袅婷婷地迎面走来。白岩松一把抓住崔永元,“那女孩是谁?”崔永元露出坏笑,“咱‘台花’,经济部编辑朱宏钧。臭小子,眼光不错呀!”
朱宏钧不仅长得漂亮,还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在众多追求者中,白岩松毫不出众,这令他十分气馁。崔永元鼓励他:“等着,哥给你创造机会。”
1990年9月下旬,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电台集合了多部门开专题会议。会上宣读了亚运会直播名单,由各部门的精英组成,崔永元、朱宏钧都在其中。
谁知,名单宣布之后,崔永元说:“岩松脑子灵、反应快,做直播比我合适。”所有人大跌眼镜,领导将信将疑:“你确定?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我确定!”崔永元肯定地说。
白岩松十分感动,他知道,直播工作组要在亚运会场连吃带住工作七天,崔永元这是牺牲自己,为他和朱宏钧制造机会。七天后,白岩松不仅出色地完成直播,且凭借自己的才华引起了朱宏钧的注意。亚运会结束后,两人关系发展迅速。
1992年,白岩松和朱宏钧走进婚姻的殿堂。婚礼上,白岩松还特地对崔永元发表了一通感谢致辞,崔永元回应说:“幸亏你小子追女孩有一手,要不然,我这炮灰死不瞑目!”
师兄弟结伴“不归路”
说起来也怪,小崔和小白这两人,不仅在性格志趣上相近,事业轨道也是同时转弯,连转弯的方向都是一样的。
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创办新栏目,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东方时空》。节目制片人名叫时间,是崔永元的大学舍友,崔永元被他拉过来帮忙做策划。栏目初创时人手紧张,崔永元干脆把白岩松也推荐过来。就这样,两人同时走上了电视这条“不归路”。
《东方时空》头几期播出后,时间对主持人很不满意,他想要有思想、有见地的主持人来掌握节奏,而不是只会念稿的“人肉喇叭”。
正好这时,白岩松撞进来,为选题跟他争执。“你们还好意思做这样的节目,要是我早就跳楼了!”看着白岩松义愤填膺的模样,时间灵机一动:“那主持人就你上吧!”
白岩松百般推托。当时他的工作关系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东方时空》算是兼职,电台领导知道自己“接私活”,那咋好?
崔永元给他吃了定心丸。《东方时空》当时播出时间是早上8点,小崔说:“你见过有人早上8点看电视的吗?没有。等电台那边发现,估计半年后了,到时再说。就算被领导骂,还有我呢。”白岩松想“反正有崔永元垫背”,就这么上了主播台。
白岩松主持的《东方时空》反响不错,时间很快又有了新想法:创办一个以主持人为核心竞争力的谈话节目,也就是后来的《实话实说》。他问崔永元:“像小白这样的,能再推荐个吗?”崔永元无奈:“没了,就剩下我了。”
时间把崔永元狠狠打量了一番:虽然嘴歪眼斜,但这脑瓜、这嘴皮,绝对不输给小白!
崔永元对自己当主持人并不自信,这回轮到白岩松来安慰:“我说话还带内蒙古口音呢,不照样上了吗?”时间也对崔永元说,你先干几期,有合适的再替你。结果,崔永元这一干就干了9年,而且把《实话实说》做成了中国最成功的脱口秀节目。
一个在《东方时空》中针砭时弊、慷慨激昂;一个在《实话实说》里谈笑自如、口吐莲花。哥俩同时收获了中国电视圈的收视奇迹,也一起登上了事业的巅峰,成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小白”和“小崔”。
2001年9月,崔永元去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座,一个学生提问:“《东方时空》最初的主持人找的是白岩松而不是你,你没想法吗?”崔永元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有想法。”
话音未落,满堂皆惊。崔永元接着说:“我当时想的是,如果连白岩松这么难看的人,观众都能接受,我的未来就有希望了。”观众哈哈大笑,那学生告诉崔永元:“你知道白岩松怎么说?他说台里先推一个丑的,看看反应不大,然后就把最丑的推出去了。”
为什么喜欢给彼此拆台?对此,白岩松的解释是:“电视是一个看上去很风光的行业,背后的艰辛只有同行才会了解。我和崔永元的互相拆台其实是一种发泄方式,因为我们知道对方的难处,也不会去碰对方的底线。”
拆台也是心理手术
白岩松道出了实情,电视从业人员的压力极大,积劳成疾在圈内屡见不鲜。在主持《实话实说》的日子里,崔永元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让节目出彩。长此以往,他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在2003年离开了舞台。
几乎同一时间,《东方时空》的收视率下滑,白岩松陷入了低谷期。他主动向电视台提出辞去《东方时空》的职务,让更年轻、更有想法的年轻人接替自己。
在淡出公众视线的时间里,两人偶尔会约着踢足球。绿茵茵的球场上,一切都好像回到了大学时代,只不过意气风发已经远去,中年危机的阴影笼罩着他们。
一次,因为裁判的一个判罚,两人争执起来。白岩松说:“崔永元,你之所以得抑郁症,就是太争强好胜,把自己架到一个高度下不来。”崔永元也不甘示弱:“你当自己是谁,《东方时空》离了你不也照样转吗?”
没想到,这种恶毒的吵架方式居然打开了各自的心结。最后,白岩松说:“咱俩过去是不是都太跟自己较劲了?不就是有了点名气吗,没必要给自己那大压力。”崔永元点点头:“其实以平常心做个普通人才是最幸福的!”
这次史上最激烈的互相拆台,变成了两人之间的一次心理手术。白岩松重振旗鼓,投入到新节目《新闻1+1》的创办中去。崔永元也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并尝试做一些符合爱好和兴趣的工作。然而,社会对于他们的关注仍没停歇。崔永元患抑郁症的消息传出后,一些小道消息铺天盖地:有人说他已江郎才尽,有人说是因为与领导的关系处得不好,还有传言说他已经自杀了。
对这些流言,崔永元没出面表态,倒是白岩松愤愤不平。2009年7月,他策划了一期《新闻1+ 1》,在节目中大力抨击了社会上对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现象,并特别提到崔永元:“我的同事崔永元,他自己说他有抑郁症,但是你看我们都不歧视他,而且还觉得他特有才、特聪明。”
崔永元乐了:“这小子,这么些年终于肯夸我一句了。”
崔永元和白岩松互相支撑着走过了事业低谷,给予对方最大的心理支持。可在外人看来,这两人还是一对损友。
2013年金话筒奖的颁奖礼现场,获奖的崔永元当时出差。主持人和崔永元电话连线,让他请同事代领。崔永元说:“今天现场的都是我老师,只有白岩松是我学生,就让他代劳吧。”在满堂哄笑声中,白岩松佯装崔永元的口吻,代他发表获奖感言:“能让我最尊敬的主持人白岩松替我领奖,是比我得奖更荣幸的事。感谢一直支持我的观众,我要告诉大家,我的抑郁症治好了,现在不仅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了。”崔永元电话那头接话:“不愧是我的学生,真贫呀。”
从球场上的追风少年,到电视界大放异彩的知名主持,再到黯淡无光的中年危机,崔永元和白岩松总是携手同行。
在两人的“伯乐”、现为央视著名制片人时间的眼中,闻名全国的小白与小崔,仍然是一对不忘初心的老男孩,在人生重大的十字路口,互相照亮对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