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追忆:Web 2.0的质疑
2015-06-05
当流行的热潮过去之后,我们才能清醒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互联网的脚步跨入本世纪之后,网络技术的革命催生了Web 2.0,形形色色的Web 2.0的技术形式粉墨登场,让我们觉得在网络时代,技术已经不是问题,适应才是生存的选择。
Web 2.0铺天盖地而来,把我们笼罩其中。当我们目不暇给地撞入博客、维基、标签、聚合等的怀抱中时,蓦然回首,忽然发现身后的BBS、BT、Google原来也是Web 2.0前辈,不禁有些哑然失笑。融入P2P的理念之后,迅雷都能成为Web 2.0的代表,而网游,则早就名副其实。Web 2.0,已经成了“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Web 2.0突出的是人的交互,因此才深入人心。当它的热度已经点燃了整个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已经不需要去界定它的含义,因为每个人在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解读。一千个网民,就有一千个Web 2.0。众多眼花瞭乱的名词背后,是信息技术教师们的大力追捧,在个人教育研究的领地撑起了一个个的空中楼阁。
数字化学习时代,E-learning似乎成了不可不说的内容,Moodle在Web 2.0的浪尖上残喘,翻转课堂从微视频中脱颖而出,MOOC掀起又一个在线学习的热潮,非正式学习步入正式的全面扩展……学习的革命已覆盖了教育方式的绝大部分,连接主义诠释着网络时代学习的最新特色,社会化网络推动着我们去迎接创感时代的到来。
然而,内容永远重于形式。打着2.0的旗帜,走着1.0的道路,众多Web 2.0的教育应用正是这么不尴不尬地走着。
正当Web 2.0在网上如火如荼时,Web又祭起了3.0的大旗。从Web 1.0的展示,到Web 2.0的参与,再到Web 3.0的创新,创新2.0(Innovation 2.0)的提法更是要将Web 2.0收在麾下。在感叹新的理念层出不穷时,我们又有了一些被概念忽悠的感觉。
在博客和BBS大行其道之时,微博又已经大踏步地走来。新浪、腾讯、网易、和讯,一个个不甘落后,在全民互联的浪潮下拢起一个个的“粉丝团”。教育研究者们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哪怕只有百十字的容量也足以让一对一答的交流汇成信息的海洋,让不经意的围观成为热烈的注视,在教育研究的领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可惜,微博的风头很快被微信抢走,“二微”成为流行的社交元素。QQ曾经是协作学习的最好阵地,搜索引擎也曾经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好工具,然而它们太普通了,太大众化了,不能凸显教育研究的高度和新意,注定大家会逐渐对它不屑一顾。可以替代和补充的平台太多了,UC、校信通、飞信、微信,哪个还不能拿来应用一把呢?在4G和WiFi如此普及的今天,一部手机已足以让我们融于网络,一个Android系统也足以让山寨紧绑Web应用。你播客来,我切客去,反正有数不清的试验品供我们进行教育尝试。
曾经沸沸扬扬的QQ与360打架的事件,让我们更近地走到云计算的身边,教育研究者们眼前一亮,机会来了,分布式运算摇身一变,云计算遍地开花。今天你云了吗?君不见从高校到中小学,一朵朵的小云在竞相开放,吐露芬芳,谁也不会认为自己是雨中的花纸伞……
BBS说,我是网络常青藤;微博说,活在当下;微信说,连接无处不在;云计算说,我的未来不是梦……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也许,不需要我们关心这些新生事物的技术底蕴,但是,我们也不能一直疲惫地追逐在教育应用的拐点。只有在为我所用的教育实践中,才能找到技术形式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