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技术
2015-06-05魏宁
魏宁
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科背景,也都习惯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这几乎成为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它不易察觉,因为它已经成了你骨子里的东西。就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天然的就带有一种“技术思维”,他们以技术为骄傲,甚至视技术为信仰。看问题自然从技术角度出发,其典型特征包括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用技术去解决,坚信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最佳的……
作为以技术为学科背景的人,上述行为不但无可厚非,反而是技术人员的一种优秀品质。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如果我们总是从技术出发看问题,久而久之,难免会让我们忽略一些东西甚至偏离事物的本质。
我们常说“换位思考”,但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因为,当我们习惯了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时,会无视甚至排斥其他角度的对立观点。所以,换个角度看问题,首先要善于倾听并勇于接纳不同的观点,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真正跳出技术去反思技术应用的得与失。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从一个更宽广的视野里,更深刻地理解问题,也更深刻地理解技术。
在计算机发展史上,计算机第一次证明数学定理——四色问题,绝对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事件。站在技术的角度上,这无疑是一次完美的表现,堪称摘下了智力“皇冠上的明珠”。但站在数学家的角度,又会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呢?一片欢呼?心存感激?不屑一顾?听听数学家的说法,对我们来说正是一次难得的换位思考的机会。
我们还是首先回顾一下四色问题的证明过程。四色问题最初由地图着色而来,通俗的说,就是只需四种颜色就可以给一幅地图着色。这说来简单的问题在数学证明上却遇到了绝大的困难,一百年来无人破解。直到1976年,美国人阿普尔和哈肯借助计算机用反证法的思路“证明”了这一难题,他们用计算机花了1200小时,用穷举检验检查了1482种情况,证明了不存在需要五种颜色着色的地图,从而反证四色问题成立。
在计算机发展史上,这毫无疑问是计算机挑战人类的重大胜利。但出人意料,四色问题的“解决”却并没有得到数学家们一致的掌声,反而遭到了不少质疑。
在数学家眼中,数学证明从来都是天才的智慧与简洁的过程的混合体。而计算机证明看起来却没有一点智慧,甚至是笨拙的,因为它靠的几乎是蛮力。过程呢?对不起,计算机不会给你看证明细节的。事实上,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数学家看过计算机证明四色问题的全过程,只能得到这样的答复:“计算机花了1200小时,完成了上百亿次计算,找到了约2000个图形的集合,产生了数百页程序文件,结论是四色问题成立。”更糟糕的是,由于计算机程序难以避免的bug,自从证明结束之后,就不断有人发现其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如有些图形被误算了。虽然事后这些漏洞都得到了修正,数学家们也被告知这并不影响最终结论,但谁能保证下一次的错误不会是致命的?一些数学家甚至愤怒了,“这简直是用一个坏方法毁掉了一个好问题!”
从那时到现在,很多数学家依然把四色问题列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人们依然为之着迷、为之奋斗。“我们希望看到像一首诗一样美妙的数学证明,而不想看到一本电话簿!”——数学界依然在等待着一个简洁的、充满智慧和美感的、纯粹的数学证明。
重温四色问题的这一段争论,是为了能站在技术和数学的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而并非一定要分个对错。正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换个角度看问题,并不是为了否定技术,而是想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最终更全面、更辩证地理解技术。对此,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