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励精图治展英姿

2015-06-04纪仁文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惠水县山鸡计生

纪仁文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8月,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州内居住有汉、布依、苗、水、毛南、瑶等43个民族,总人口40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8.23%,是贵州省少数民族种类最多、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黔南州计生协人在这片少数民族众多的土地上,多年的辛勤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承担了桥梁作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输送到千家万户。

青春在深山苗乡绽放

王卡村地处福泉、开阳等四县的交界处,多年来,一直是福泉市最落后的一个边远村寨。过去外面的干部都怕被派到这里来工作,可是却有一位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的年轻人,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王卡。他就是王卡苗寨史上第一位汉族村委会主任胡一茂。

胡一茂的老家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河北省张家口市,2007年7月28日胡一茂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受共青团中央统一派遣来到贵州省福泉市,曾经参加贵州省“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等基础服务计划,经过两年多的锻炼,2010年1月胡一茂转聘为 “大学生村官”,分配时,胡一茂选择了福泉市最偏远最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寨王卡村。

2010年11月,王卡村第八届村(居)换届选举中,胡一茂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成为王卡有史以来第一个汉族干部,第一个村民海选产生的大学生村官。

在这个偏僻贫穷的山村,胡一茂经过仔细地走访调研,他发现王卡村土质、气候非常适宜种植生姜,当地苗族群众也有种植生姜的传统,王卡生姜品质上乘,素有“仙桥的大蒜、王卡的姜”的美誉。胡一茂看准了发展种植生姜是王卡村快速脱贫致富的可行之路,胡一茂决定以发展生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

2010年5月,胡一茂做通村其他几个村干部的思想工作,拿出自己仅有的1万元积蓄,筹资承包了10亩土地进行示范种植,同时,组织人员到长顺县引进优质生姜种进行品种改良。

从土地承包、生姜播种到田间管理,胡一茂都亲自动手,他要用实践来寻找总结出有效的经验。

刚开始时村里的种姜大户王德训对他说:“我种了一辈子的姜,还用你来教怎么种?”

胡一茂说:“老王,咱俩来打个赌?你用两块地种姜,一块按你的老品种、老种法,另一块地,我送新姜种给你,你按我的新办法种,看看我们谁的收成好,怎样?”

收姜季节到了,结果是按新方法和新品种种植的一亩地收了5000多斤生姜,而王德训的只有2000多斤,且每斤的价格要高出他五毛钱,这一比,王卡的村民服了,王德训也服了。当年全村共收获生姜10万斤,农民增收20万余元,户均增收2000多元。

2011年7月,王卡村登记注册了“王卡苗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5月,还成功拿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的“王卡”牌生姜商标。

找准了产业,没有公路,产品根本运不出去。胡一茂知道,王卡村必须先修路解决交通瓶颈问题!

胡一茂开始组织运作,打算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来修通组路和联户路。但是,王卡村2400人,其中1000多年轻的壮劳力常年外出打工,村里没劳动力,公路就無法修!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胡一茂反复和村民组长以及寨老们商议,终于拿出了“以资抵劳”、“以工换工”、“轮流排班”等方案,购买沙石运输成本太高,就组织群众就地自己加工,施工缺水,就每天开着拖拉机到10公里远的地方拉水,整整半年时间里,胡一茂没有睡过一天好觉,与群众奋战在施工现场,完成了通组路和联户路的建设。

王卡村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每年正月十七“斗牛节”、三月三“跳月节”、“杀鱼节”等独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化节异彩缤纷。胡一茂认为民族民间文化也是王卡村的一张有特色和亮点的名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千方百计到市里各个单位去“化缘”,让王卡村民族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胡一茂为王卡村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视角,经过王卡村支两委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现在全村上下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由原来的“等、靠、要”变成了现在的“争、拼、干”。到2014年的4月份,全村563户已经全部接通自来水,受益人口2400多人;投资2000多万的通村小康路正在实施,将彻底改变王卡交通不畅的困难,王卡人看到了希望和奔头。

计生技术服务的拓荒者雷良华

从省会贵阳市驱车约六十公里,我们来到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长顺县,这个少数民族占56%的贫困县,曾经由于计生技术服务工作薄弱拖了后腿,县的计生工作在全省、全州都排名挂末。

1984年,当时二十出头,刚从黔南卫校毕业的雷良华回到了家乡,被安排在县计生技术服务站工作,紧接着被送到省里的大医院学习培训。经过专业培训回来后,雷良华就挑起了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县计生技术服务站的重担,从此与计生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几十年,她在一张一无所有的白纸上绘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

雷良华刚到县计生技术服务站时,全县能够开展计生手术的就只有个别乡镇,开展计生手术的条件十分简陋。他们经常打着背包下乡镇开展手术,乡镇学校的大教室就是他们的手术室,课桌就是手术台,一下乡就是十天半月,一年365天,绝大部分时间在农村,被戏称为“城市户口的乡下人”。照顾不了家庭更照顾不了孩子,以致自己的孩子对妈妈都有了陌生感,但是雷良华义无反顾地投身工作之中,挑起了全县计生技术服务的重担,在她的传帮带下,从县到乡培养了三十多个主刀手,使计生技术服务工作在全县的各个乡镇开展起来,在最短的时间里扭转了长顺县计生技术服务工作的落后局面,全县的计生技术服务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2012年,雷良华从县计生局副局长的岗位调任县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全面负责全县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担任县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后,雷良华最大心愿就是发挥协会作用,帮助计生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长顺县《人口福利·生育关怀基金》挂牌成立后,募集到资金80万元。基金主要用于农村“两户”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建立以“关注人口、立足家庭、服务家庭、发展家庭”为核心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新机制。

广顺镇新寨社区养殖户罗小兴是计生独女户,根据条件她获得了《人口福利·生育关怀基金》的项目资助。在她的带领下,养殖鲁西肥牛的产业搞得红红火火,旗下的兴祥养殖合作社成员有计生户9户,现存栏肥牛50头,每头价值12000元左右,预计可使31户低收入养殖户户均增收7400元以上,带动一百户发展养牛产业,使项目区农户1~2年内实现脱贫致富。

在雷良华的帮助和努力下,热水村的绿壳蛋鸡养殖获益,精品葡萄种植99亩,平均亩产达4000斤,这些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扶持了当地绿色产业的发展,得到了计生群众的大力欢迎。

善于搭台唱戏的白洋发

结束了在长顺县的采访,驱车约半小时就来到了惠水县, 比起长顺县,惠水县的个头要大得多,总面积2470平方公里,辖八个镇十七个乡,人口46万,享有“中国金钱橘之乡、中国黑糯米之乡、好花红的故乡”等三顶头衔。

“好花红”是惠水著名的布依族民歌,发源于辉岩布依族山寨,“好花红”曲调优美,历经几百年传唱,经久不衰。如今“好花红的故乡” 辉岩寨,已经成为贵州最美乡村之一,惠水县展示布依族民俗和文化风采的窗口。

惠水县计生协专职副会长白洋发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他要借展示“好花红”这个平台,展示和宣传计生协的工作,他费尽苦心制定了惠水县“五家五和进景区”方案,为了争取上级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他不辞辛苦、磨破嘴皮地游说于各部门之间。

“精诚所至,顽石为开”,在白洋发会长的不懈努力下,“五家五和进景区”方案,终于获得大家的理解支持,成功的进入了“好花红”景区。

创新计生协工作的宣传方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计生协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白洋发在宣传创新上不仅点子多,而且善于把握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展工作。继“五家五和进景区”之后,按照“五家五和”的思路,又由惠水县计生协组织拍摄了“惠水县计划生育十大幸福家庭”电视专题片,从2014年7月22日起,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每个家庭播出一周,每天播两次,每次5分钟,相当于给每个家庭做了70分钟的免费广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幸福就在奋斗中》一片讲述的是一个计生家庭靠搞建筑勤劳致富的事迹,本片播出后,这个家庭开办的建筑公司参加工程竞标,中标获得投资规模达4亿元的“惠水县2014年城西公租房整合生态移民建设项目”,一时轰动全城,传为佳话。

惠水县计生协靠思路和主动作为,使惠水县计生协的工作渐入佳境,白洋发也信心满满,他相信来年会有更好的收获。

回乡创办野山鸡养殖场

在荔波县小七孔镇尧花村,笔者见到了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夫妇黎炯和张廆。黎炯是本地人,张廆是贵州安顺人,两人在学校相识并在毕业后结为夫妻。2007年大学毕业后,黎炯和张廆一起来到广东中山谋求发展。回到老家过年时,黎炯看到家乡有相对廉价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不安分的脑袋里有了大胆的想法,与其把时间和金钱都消耗在路上,倒不如趁现在年轻回家乡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于是他与张廆商量,两人一拍即合,毅然决定一起回老家创业!

最初阶段,小两口养过土鸡,甚至养过作鸡饲料的苍蝇。黎炯说刚回乡时什么脏活、累活、丢人现眼的活都干过。经过初期的探索,他与张廆商定搞野山鸡养殖。靠腰包里的两万多元钱起步,俩年轻人一头扎进了深山老林,在电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的荒山野林中埋头苦干。

没有钱雇工就自己干,像抬石头、建圈舍、铺水管、铺电线这些力气活都是自己动手,在深山里一呆就是三年,终于建起了一个养殖一千多只野山鸡的养殖场。

两个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比他们的父辈更加能吃苦,每天他俩抬着饲料进山,单程就要走半个多小时,没有叫声累,只当做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砺。一天天的苦和累,换来的是养殖场的一天天发展成型,看着自己的奋斗初见成效,他俩创业的决心和意志更加坚定了。他俩思考着下一步的发展,看到野山鸡养殖的市场前景,更加增强了他们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

大学生黎炯夫妇回乡创业的故事引起了荔波县计生协的高度关注,在他们最需要资金扶持的时候,荔波县计生协专职副会长黄乾孝,雪中送炭地为他们送来了20万元的“幸福工程”项目资金。黎炯夫妇贷款八万元,加上县计生协投入的20万元资金,黎炯的生态山鸡养殖场很快行动,从交通不便的山上搬到了紧靠公路的山下。

2014年出栏商品野山鸡达800羽,黎炯的生态山鸡养殖带动了当地这一产业的发展,为计生户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出路。

2014年,野山鸡养殖合作社的社员已发展到200余人,其中计生两户就占55%,小七孔镇计生两户养殖野山鸡的已经超过了八十户,平均每户增收达两千元。

為了让养殖户尽快地掌握养殖技术,黎炯还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对计生养殖户实行售苗优惠,凡是计生“两户”来购买鸡苗的,一律按九折优惠。并对计生养殖户的产品实行包销。

荔波县小七孔镇的野山鸡养殖,在县计生协会的支持下,在小七孔镇的大力扶持下,在黎炯夫妇的带动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按照小七孔镇近两年的规划,2015年,小七孔镇的出栏商品野山鸡要达到一万羽,预留种野山鸡要达到300羽,扶持计生户100户,2016年,出栏商品野山鸡要达到二万羽,预留种野山鸡要达到500羽,扶持计生户150户。野山鸡养殖成为了小七孔镇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猜你喜欢

惠水县山鸡计生
人口计生法修法获通过明确实施三孩政策
惠水县老年大学音乐班举行“欢歌迎春夕阳增辉”主题活动
详解人口计生法修改
笼养七彩山鸡的做法和体会
惠水县老年大学开展进社区宣传活动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卫生计生整合服务“生生不息”
惠水县老年大学举行秋季开学典礼
惠水县中老年健身协会正式核准成立
山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