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的问题与对策
2015-06-03罗君艳
罗君艳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猜测、探究、讨论、解决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大胆想象、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思考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小学科学课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纪律方面
低年级学生的自律意识相对薄弱,学习常规习惯的养成较差,加之实验课通常是由教室走向实验室的过程,更是给老师控制队伍秩序和课堂纪律带来困扰。
学生好动,以及对于实验的兴趣,是天性。当有实验材料在眼前时,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去碰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所以,相对灵活和多动的学生,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材料上,因此,对材料的放置和收缴,老师也很矛盾,提前放在桌上怕干扰学生听讲,不放则课堂时间紧张。
2.教学效果方面
课前甚至肯定答案时学生总会不约而同地询问今天是否做实验,当得到肯定答案时,会有学生发出欢呼。这些表现都是老师能够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表现往往只是停留在实验现象上,当老师开始讲解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实验步骤等理论内容时,学生就兴味索然。
科学实验课上常常出现学生忙得热火朝天,但当需要小组讨论实验报告时,竟然有一部分学生连本次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都还没有搞清楚,更谈不上探究实验了。以“溶解”的实验为例,学生迫切要做的是人人争着放盐、争着搅拌,到了最后小组汇报时,有很多学生还不知道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正确的操作步骤更是无法表达清楚。
3.课后延伸方面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很多科学实验活动的问题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得以解决,需要课外继续研究。但现实情况却让科学实验课的课外拓展举步维艰。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课余安排十分紧张,在语、数、英等传统主课的作业压力下,很多学生还要参加诸如乐器、作文、外语等形形色色的培训班。而有些课后实验是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与记录的,这也从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没有余力徜徉在科学的海洋中探寻自然科学的奥秘。
二、解决科学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学生的纪律养成
从开始上课,到排队,再到做实验,教师要将纪律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强调实验设备的拿取摆放、实验安全守则、甚至是坐姿等细节,将科学的严谨态度与纪律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没有良好的纪律是无法顺利完成科学实验的。
2.建立专门的实验准备岗位
必要的惩罚措施在实验教学中更加必要,诸如,如果停止实验就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复述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为自己不良行为负责,帮助整理所有实验材料;转换实验角色,如,本身是实验操作者,由于走偏实验方向,取消其操作资格改成实验记录者的角色,有针对性地采取惩罚措施,有时效果还是十分有效的。
3.家校结合营造探究氛围
为了进一步将科学探究延伸至课后,可以以“家庭实验室”的形式,让学生将一些课后延伸内容带回家,由家长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再由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带回课堂,共同探讨,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还能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亲子感情。
新课程的实施,使科学实验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关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地去发现、去纠正和改变,从实效性上考虑和审视课堂教学。我相信,只要能发现问题,总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完善科学教学,是老师永恒的追求!
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