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农村文化 回归本真自我

2015-06-03成秀清

新课程·上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习作课文教材

成秀清

摘 要:在基础教育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园地中的一朵美丽奇葩,是集思考力、观察力、表达力、想象力、创造力于一体的综合技能的表现。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学生;习作;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写作水平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表达、想象等综合能力。

一、加强课内外阅读,积累素材,是提高习作的基础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除了在课内阅读上加强语言积累,我还利用本校浓郁的人文环境——图书馆,把学生引向了浩瀚的书海。我们农村孩子由于条件限制等客观原因,视野比较狭窄,知识面不够宽广,造成习作中语言干涩的弊端,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引领阅读。我平时结合教材,向学生推荐相应的读物。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们可以推荐学生读《安徒生童话》等课外名著,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又如学习《匆匆》后推荐朱自清的《背影》等等。看到学生借到心仪之书的那种欣喜甚至有点得意的神情,我看着他们如痴如醉地沉浸于书海,再看看他们阅读时不经意流露的浅浅微笑,我也开心极了,因为我确信他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课内课外相结合,在书香校园里品味感受,极大地丰厚了学生的语言储备,这样不断的积累,表达起来就得心应手,笔到意尽。

二、体验自然,就地取材,激发写作兴趣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农村孩子生活天地十分广阔,简单却又异彩纷呈。一人一事一物,都可成为习作中的主题,然而,拥有丰富素材的学生,却不会“为我所用”。因此我认为,我们在教学作文时,应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生活的农村也有它独特的优势,作为农村孩子从小接触的是蕴涵无数知识学问的农村生活,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以“农”为本,立足于农村,指导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细微之处别样的精彩,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立足教材,拓展习作空间,进行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历来是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有很多课文给我们留有习作练习的广阔空间,如果我们教师好好地挖掘、利用这些教材资源,根据阅读教学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适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既可以使学生学到充分的习作技巧,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1.仿写

在教学了《詹天佑》《十六年前的回忆》等课文后,我们可以在归纳课文写作特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写人记事的写作训练。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又能将习作方法的指导渗透于其中,从而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2.改写

在学了《元日》这首古诗后,我指导学生对这首古诗进行改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景象,然后回想自己过年的景象写成一篇习作。这种做法,学生既得到了习作的训练,又加深了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3.续写

很多课文言虽尽,韵味却无穷,给人余音缭绕、三日不绝的美感。这时,指导学生把这些“余音”写一写,学生往往热情高涨。

4.扩写

有的课文在关键情节处用词语点明后并没有做细致描述,此时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恰好可以利用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扩写。

5.写读后感

我们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无论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都很强,对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深刻人生的启迪。学习完一篇文章后就要求学生写写学后的感受,比如我们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联系到自己,学生是感慨万千,于是写出来的感受是非常的真挚感人……这不仅增强了对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发出对可怜孩子的爱心援助,感悟到自己的幸福,倍加珍惜。

四、多角度批改,勤于练习,养成作文习惯

作文教学重在指导和批改。有的学生说:“我认真写成的作文,满怀期待地交给老师,结果发下来一看却发现被修改得面目全非,老师将他的思想强加于我,我真觉得心灰意冷。”其实,儿童有他独特的观察视角,有他的独特的童语。教师应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评改。讲评学生写成的作文时,要经常提醒自己善于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挫伤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坚持不懈的。作文教学如果方法得当,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农村的学生虽然见识少,知识不丰富,语言组织能力差,但教师只要能恰当地、合理地运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持之以恒,不断探索,一定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全集[M].北京出版社,2007.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誗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习作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