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深深“话”黑板,追根溯源要读书
2015-06-03李明
李明
一堂突发奇想的课。
想想也不能这么说,这样做的想法由来已久。
一、看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来写一写与我们朝夕相伴、默默无闻的黑板。”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这有什么好写的?”“不就一块黑板吗?”“语文老师别这么折腾我们好吗?”嬉笑声、抱怨声此起彼伏,耐心等待一阵,看他们的眼神有了更多的期待,“大家仔细看看,认认真真看看这块和咱们朝夕相处的黑板,你看到了什么?”
最快的接着就喊:“就是一块黑板。”“还是一块黑板啊。”……我一直无语,慢慢说话的内容就变了“黑板是个长方形的。”“是墨绿色的。”“不同的三块长方体构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拉开中间就是我们喜欢的多媒体。”……嗯,有点意思了。
二、想到了什么
我感觉第一步差不多了,就抛出了自己的第二个问题,“大家刚才说得很对,这是对这位亲密伙伴的外貌描写。你能想到什么?”
这次大家没有立刻七嘴八舌,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开始了思考。
声音慢慢起来,“每天老师们都在黑板上写下我们学习的知识。”“哪些知识啊?”我追问了一句。“您写下美文理解,诗词歌赋;数学老师写下公式定理;英语老师写下a,b,c,d;地理老师带我们遨游世界;历史老师领我们探索远古……总之,黑板每天都带给我们丰富多彩又趣味无穷的东西。”这是一个才思敏捷的学生脱口而出的文字,赢得了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大地表扬了她一番。
我又继续追问:“黑板承载的东西,刚刚宇轩给了我们很明确的表达,我想让大家静下心来,展开联想与想象,还能想到什么?黑板像什么呢?”
这次是真正开始思考了,过了一阵子,依然无人回答,我轻轻地来了一句:“墨绿的黑板像沙漠中的绿洲,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梦想。”有人开始犹豫着举手“黑板像指明灯,让茫茫大海中航行的我们看到了方向。”形象明确,好!冰山一角被打破了,“黑板是那个井口外的世界,让坐井观天的青蛙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这是读书给他带来的惊喜。随后一个学生补充“这就是小小的黑板带给我们一个大大的精彩的世界。”学会形象总结啦,精彩!……
三、悟到了什么
“同学们,你们刚才的回答非常精彩,一块小小的黑板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知识和生活,你们也用开放的思维生动描绘了黑板。那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黑板告诉了你什么或者黑板让你明白了什么?”
前面大家给自己带来的惊喜不断,这次是彻底沉默了。静默的氛围让我都有些不适应了,我又抛出一块砖,“黑板给我们打开一扇窗,一扇通往外面精彩世界的窗。”“黑板映亮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寻找光明。”哈哈,仿写美妙。“黑板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累的工作,告诉我们平平淡淡才是真。”有哲理。“擦去的是知识,擦不去的是我们的青春。”抬眼寻去,这些精美睿智的语言都来自那些喜欢读书的人。
可爱的孩子们,我给了你们一次小小的机会,你们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学生积极性很高,眼里是兴奋的期待,连连问我:“什么时候写这篇作文啊?”“马上。”“OK,开始。”教室里一片沉寂,一片刷刷的书写声,埋头奋笔疾书,才思泉涌啊,是我最大的期待。
平时抓耳挠腮、绞尽脑汁45分钟或者一晚上憋出一篇文章的孩子们,半小时左右就有半数孩子写完。
收上一看,对初一的孩子来说,虽然漏洞时有,言语稚嫩,但已经非常不错了,精彩语句随时闪现,不少是课堂谈到的,属于现学现卖,不过我已经很满足了,枯枝上初冒新芽,荒漠中找到一口井。毕竟初一的孩子,对于刚进门时的干干巴巴、不会表情达意来说,我已知足。
借用佛家的境界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学生写作也是如此,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进入初一,在了解了学生非常薄弱的写作底子后,我就尝试着打破原来明确的单元写作,缩减写作篇幅,扩大写作范围和事物。从最初的一个词语扩写成一句话、一段话;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词语写成一段有内容、有意义的话;观察你喜欢的人,用生动的文字描写他(她)的外貌或者动作神态等等。每天都有一位学生精心准备课前五分钟演讲,包括课件的设计制作,锻炼学生清晰简洁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开设学生讲坛,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用自己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感受,激发他人的阅读兴趣;把学生最得意的作品集结成我们的“精品集”,让他们享受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的喜悦。
其实我这样花样繁多地做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兴趣。这犹如做菜的佐料,再怎么花样翻新,首先需要菜的新鲜。所以选材一定要新颖,老是生病了妈妈背着上医院、下雨了妈妈给我送伞、晚上睡觉给我盖被、写作业给我端水端牛奶等等,一看就让人倒了胃口,又何谈阅读的兴趣。不过也有时家常菜可以变换不同的做法,也让人胃口大开,精神一振,最最普通的白菜,可以是白菜豆腐,可以是醋溜白菜,可以是白菜粉丝肉末,可以是腌白菜,可以是火锅涮白菜等等不一而足,如果这样,那也是让人很期待的。这就告诉我们,写作的素材很重要,但怎么写更重要。
从这次的课堂即兴作文来看,即使老师引导,给了他们思路、想法,甚至有些感悟,但就写作的水平来看,还是平时喜欢读书、会读书的孩子写得灵动、鲜活,而有些一看是有想法,但无奈手中笔不生花,心中美不会言,写作的热情受阻于语言的干涩、心灵的枯竭。因此,为了学生手中有一支生花的妙笔,可以行云流水,可以文思泉涌,就要读书,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中让学生读什么样的书呢?非常喜欢一位登山运动员回答记者为什么自己一定要登上珠穆朗玛峰时的回答,“它就在那里。”对,读最好的书、读经典、读名著、读名家。这学期我引导学生读了《草房子》《老人与海》《简·爱》《目送》等中外名家名作,学生讲坛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给同学讲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明朝那些事儿》,在班里掀起了不小的读书热潮。
但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探寻的东西还有很多,不过有书香相伴,我和我的学生都在路上。
?誗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