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言语,扎下表达的“根”
2015-06-03李淑兰
李淑兰
摘 要:语文教学中,常遇到以下问题:学生的表达语序零乱,缺乏条理性;人云亦云,表达无个性;言不由衷,表达不准确。论述如何聚焦“文眼”、直面“文体”、擦亮“妙语”,扎牢有序表达、个性表达、准确表达的“根”。
关键词:言语表达;条理性;有个性;准确性
如何改变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语序零乱、缺乏条理性,人云亦云、缺乏个性,言不由衷、表达不准确的问题?笔者在阅读教学中从三方面入手,让学生不断地品赏言语表达,从中学会言之有序,言之有色,言之准确。
一、聚焦“文眼”,扎下有序表达之根
表达的语序零乱,缺乏条理性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学生。教学中,我发现教材中的作品,言语条理特别清晰。而“文眼”则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教学时,一是可聚焦“题中之眼”,以开枝散叶法,点亮“文眼”,引导学生关注篇章表达的条理性。如,《彩色的非洲》围绕题目中“彩色”一词,篇章布局极具特色。教学时,我围绕“彩色”一词,巧设两问,层层剥笋:一问,非洲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题中“彩色”一词。二问:作者怎样有条理地介绍各种彩色景物的?引导学生品读文章首尾两段呼应式表达,并关注“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等段首句子,研读如何过渡。至此,围绕“文眼”作者如何以“总—分—总”方式构篇,如何运用关联词有条有理地巧妙过渡等,一一呈现眼前。不仅关注彩色的风光,更关注了构篇及过渡的表达。二是聚焦“文中之眼”,以上勾下联法,擦亮文眼。揭全文之旨在篇首的,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的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因此,我采用上勾下联法,点亮“文中之眼”。如,丰子恺在《白鹅》写道:“鹅的高傲,更表现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围绕此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不断地品悟: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有条理地写出鹅的高傲?如此拨开云雾,感受内容,更学习“言”如何围绕“眼”层层展开表达。
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抓住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或句,品之、悟之,便能为习得有条理的表达打下根基。
二、直面“文体”,扎下个性表达之根
人云亦云,个性化语言少之甚少,怎么办?细品教材,不难发现,不同文体的文章其表达是各具特色的:游记的言语常给人移步之感,如入其境;童话、神话、小说等文体,常以峰回路转式的表达,带来震撼……借助这些独特的表达,能有效改变现状。
可直面文体特点设问,抓住关键潜沉品味。如,教学《颐和园》时,我顺游记的特点启发:“作者游览了多处景点。他是怎样把我们从这一处带到下一处的。”引导学生聚焦每节首句“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等。品读后,学生明白了:作者运用了“走完……就来到”“从……下来”等词巧妙地移步、换景,将景点巧妙连接,让人如临其境,并在游记习作中实现了会说会写。可直面表达特色质疑,创设冲突引发品味。教学《桥》一文,我抓住此小说在环境创设上的表达特色,引发质疑冲突:作者在小说开头写道:“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原意是“雨很大,像从天上一下子泼下来、倒下来似的”,这样写不是更具体吗?但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通过对比、朗读等,学生渐悟:两字就成一句,简短的句、段表达,极富个性,鲜明地创设出独有的环境,强烈渲染出紧张、动魄的气氛。安徒生在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开篇为什么一直写“冷”?王尔德在《巨人的花园》里怎样描写童话中的花园,随着巨人的态度发生神奇变化的?这些都是学习个性化表达的重要素材。
教直面文体,才能让学生紧紧地抓住语文的缰绳,学习和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三、擦亮“妙语”,扎下准确表达之根
如何解决词不能准确达意、言不能准确由衷的问题?需要牢牢抓住表达准确、精妙的词句,反复品悟。教材中的范例不胜数。可这样做。
1.在更换中,擦亮一个“字”,品悟用字的精准
《和时间赛跑》写道“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短短一句话,连用了五个“了”字,作者为何不用“啦”“啰”,小小的5个“了”里面究竟藏着怎样的“情”。通过换一换,不难悟出其用词的精准。
2.在加减中,擦亮一个“词”,品悟用词的精妙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写道:“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地,那么……就……,但是,如果……就……。”句中的两次“如果”准确地写出了伽利略的推想。这样写有何好处?能否去掉?在减一减发现,去掉后,原意完全改变了。如何深刻体悟如何准确表达。《太阳》第一节“……其实,太阳离我们……”“其实”一词将传说与事实巧妙连接,也可用减一减的方法体悟表达。再如,《桥》一文中“像泼。像倒。”可让学生试着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些,体会运用短句之妙。
3.在想象中,擦亮一个“点”,品悟标点的妙用
小小标点,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形象、情感、意蕴,更是道不尽作者心中万般言语、万般情,可在想象画面中体悟用法。如,列夫托尔斯泰在《穷人》一文连用5个省略号表达桑娜的内心;《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写道“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为什么不用顿号或者感叹号?均可通过激活孩子的想象力,读出意,读出弦外之音,感悟准确运用标点的益处,学会使用。
只要不断地聚焦“文眼”,直面“文体”,擦亮“妙语”,就能引领学生含英咀华,吟咏精髓,品出有条理表达、特色表达、准确表达的真味,就能逐渐摆脱言无序、言无个性、言不准确的困境。
参考文献:
吉春亚.吉春亚“语文味”课堂[M].吉林音像出版社,2008.
?誗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