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情感的天地里徜徉

2015-06-03李雄傲

新课程·中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哈尔船长课文

李雄傲

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人们的经验、情感和理性精神的集合产物。语文教材中的名篇精粹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它们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传递并丰富着人类所共有的美的精神与境界。教材中的这些文质兼美的文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让学生感动呢?

一、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学生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必须先动情。语文教材中以情动人的文章有很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营造特定的情境氛围的基础上,我常采用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的方式,把自己的情感体验毫不掩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如,在学习《甜甜的泥土》这篇文章时,我先截取了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最感人的一段,上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了这一段催人泪下的视频,在经过思想和感情的预热铺垫后,再用自己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特别是当我读到课文的最后两段“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流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时,我看见大多数同学都表情严肃地看着课本,甚至有几位学生在悄悄地抹眼泪。

二、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现行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课文与生活的通道,使课文内容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勾连起来,也是让学生感动的关键所在。

长征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较远,因此,在《七律·长征》这篇课文教学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观看一段精心剪辑的关于红军长征的录像片。画面上,“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93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沙,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到达陕北……”这一组组生动逼真的画面,把学生带上了长征路。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很快进入诗的意境。此时学生学习诗歌的欲望和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纷纷跃跃欲试。

三、为想象插上美丽的翅膀

要让学生感动,那就要求学生有真切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备通过语言文字而幻化出完整形象的审美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去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进而在这样的审美体验过程中被“美”感动。

例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在学到课文:“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哈尔威船长,此时正站在舰桥上同自己的轮船一起缓缓下沉。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哈尔威船长这个人物形象,也都被哈尔威船长的坚定、刚强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哈尔船长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背课文的小偷
出发吧,船长
背课文
当船长
船长,我的船长
杰克·吉伦哈尔比弗利山庄不够味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