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句·文学·文化

2015-06-03陈艳

新课程·中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兰亭人生态度

陈艳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应用也使学生对它难以热爱。我就自己的《兰亭集序》的教学为契机,在文言文教学的文学和文化方面取得了突破,下面是我的教学课堂实录。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3.提升文化的高度,理解王羲之的感情为人类共同的感觉,他的乐观,悲观之处的达观成为一种文化!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及作者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进一步阐释这种观点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用品】

多媒体教室、《兰亭集序》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结识一位东晋的文化名人,让我们一起去找寻他的身影吧!

(放映《东床快婿》故事小片)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是否能看出王羲之的性格呢?

答:性情旷达之人。

(放映《墨池》片段)我们的故事还可以换一个开始,相传王羲之七岁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字,他曾经临池而书,洗砚染黑了池塘。后来他北游名山,终于成就一代书圣。

其实,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认识王羲之并不重要,这些就像是道路,或长或短,或曲或直,最终都通向一个目的地,那就是兰亭。(放映《兰亭》画面)因为王羲之的一篇《兰亭集序》,兰亭成了中国书法爱好者的朝圣之地,兰亭也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象征。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为中国书法巅峰之作的《兰亭集序》吧!(放映《兰亭集序》书法)

我们不一定具备行家的眼光,但我们要懂得用心去欣赏,看看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答:美。

对,美!这幅作品被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人们称赞它“飘如浮云,矫若游龙”。从文学的角度看,它还是一篇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它的深刻的意义和内涵,值得我们反复去探究和品味。下面就一起学习《兰亭集序》!

二、朗读课文

老师诵读课文,同学们注意文中的重点词语及表现感情变化的关键语句和词语。

三、重点字词(略)

四、分析课文

本文表现感情的关键句有哪些?

答: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

根据回答板书:记乐——言痛——言悲

1.分析第一段。

文章第一段记乐,这种“乐”是一种什么样的快乐呢?谁能概括一下你所感知的结果。

答:山水之乐,与友人出游之乐。

兰亭的风光到底有多美呢?王羲之他们在那里做了什么,以致让他情不自禁地感慨“信可乐也”?这样吧,我们不妨身临其境,到兰亭去看一看吧!(放映《三月三日的兰亭》)

现在,你对这种快乐是不是感受真切了呢?我们再进一步品味文中的语言,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快乐的?

提问:寄情山水之乐表现在哪里?找关键语句。

答: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提问:还有当时的季节,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答:暮春。

……

文学作品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汉武帝《秋风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的体会。魏文帝曹丕也有“乐往哀来,怆然伤怀”的感受。

王羲之的感慨与他们的感慨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2.重点品味文章的第二段,自由朗读。

深入体会作者所抒发的痛源自什么?

盛会已成往事,欢乐已成流水。再快乐的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因为欢乐的易逝,所以才生出这样的感慨来。

老之将至,担心生命太短暂,进一步想到生与死,人生的短暂都要走向死亡的宿命,文章是怎么说的?

答: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谁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宿命,由此怎能不感慨?生与死的确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很难做到超然物外,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

讨论:这种生死之痛是王羲之一个人所独有的吗?你们有这种生死之痛的体会吗?

学生讨论。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所抒发的生死之痛实际上是一种千古之悲,虽然时代不一样了,但人们很多的情怀是一致的,青春、生命、欢乐、痛苦都是我们真实的体验。

历史上有没有人把生死看得很另类的呢?把生死看得很清淡、很超脱的呢?

答:庄子,把死生看成一回事。

那么,王羲之是怎样评价这样的观点的呢?

答: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在一次兰亭集会上生出这样深沉的感慨来,你以为王的人生态度是如何的呢?

讨论。意见不一,有认为是乐观的,有认为是悲观的。

出示参考意见:《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淡、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之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这里其实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读文本思想的方法,了解文章的主旨要对作者以及文章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结合东晋的时代背景了解本文的主旨。

3.齐读第三段,再次品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其实《兰亭集序》的真本已经失传了,但我们还是有幸听到王羲之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的琴声雅韵。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王羲之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执著的精神有所感悟,同时也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要把“生如夏花”这四个字送给你们!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风吹雨打,我衷心祝愿你们的生命之花能努力绽放,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精彩!

编辑 王团兰endprint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兰亭人生态度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世界观(二)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
人生态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
ТРИ ШЕДЕВРа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