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与白内障混淆的几种眼病
2015-06-03
很多年以前,一位部队首长因高血压到眼科会诊,目的是排除眼底动脉硬化。结果发现患者有轻度白内障,中度动脉硬化。由于患者没有眼痛、头痛等自觉症状,且那时为患者测眼压需要点麻药手工测试,就忽略了测眼压,嘱其点眼药水治疗白内障,口服复方丹参片改善动脉硬化。几年以后再见到他时,患者的一只眼睛视力已经没有了。测眼压发现,他的双眼眼压都在40毫米汞柱左右(正常值为11~20),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来当年白内障的诊断是误诊,我内疚不已。故在此谈谈容易和白内障相混淆的几种眼病,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青光眼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眼病,分多种类型。如能早期发现,正确分型,在不同的病期采取相应治疗方案,该病可伴随患者一生而无很大影响。但其中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很难及时发现,患者在不知不觉中视野变小,晚期中心视力下降且不可逆。由于青光眼的多样性,常伴随头痛,被当作脑血管病收治于急诊科、神经内科;或因恶心、呕吐,当作急性胃炎收治于消化内科;甚至因应激性高血压收治于心内科。因此,遇到疑似患者时最好到眼科测个眼压,这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
屈光不正 通俗地说,就是近视、远视、散光。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眼科屈光检查,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远视、散光,年轻时由于调节功能尚好,能自如应付日常生活工作;步入中老年后,由于合并轻度的白内障,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才到眼科就医。如果没有很好的验光,这部分患者常常被建议做白内障手术治疗。其实有的患者不必手术,借助眼镜仍能正常地生活工作。据统计,全世界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是导致成年人视力低下的第二大元凶,必须引起眼科工作者及患者、家人的重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人们夸奖一位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其实,人年纪大了耳不聋是好事,但眼不花一定不是正常现象。因为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大,睫状肌开始老化,晶状体弹性下降,会出现老视(俗称老花眼),近距离阅读、操作时必须借助于眼镜,这是一个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如果到老也不需要戴花镜,可能是这些人年轻时有不同程度的近视,抵消了部分老视。如果一位患者之前一直戴花镜,如今不用花镜就可以近距离阅读或穿针引线了,那极有可能是白内障在作怪,由于晶状体的混浊,使体积增大,呈现假性近视状态。中老年患者到眼科就诊时,做个简单的验光就可以明确诊断。
黄斑变性 人眼球的后方有一层膜,叫视网膜。如果将眼睛比作一架老式照相机,视网膜就相当于照相机里的底片,外界影像都通过镜头(角膜)光圈(瞳孔)调焦距(晶状体),最终落到视网膜上的黄斑区。黄斑区的感光细胞通过神经纤维的传导,将这些影像传导到大脑。因此,黄斑区就像电影院里一块纹理质地很好的幕布,上面没有污渍,没有破损,外界任何精细的图画投射上去都不变形,不朦胧。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电子辐射泛滥等原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黄斑变性就是这块幕布的质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看人看物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甚至朦胧不清。黄斑变性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影响视力的主要病种,而且尚无可靠的根治方法。到眼科做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以无创迅速检查出黄斑变性以及其他黄斑病变。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由于遗传、日光照射等多种原因,导致患者球结膜也就是白眼球长了像昆虫翅膀一样的肉膜,开始很小,仅限于白眼球,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当深入角膜2毫米以上时,可行手术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科门诊常常有患者因视物模糊来就诊,医生检查有白内障,药物散瞳看眼底时发现视网膜上有微血管瘤、出血点,患者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患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而糖尿病患者从发病到发生视网膜病变一般需要5~10年。所以中老年人每年都应当进行一次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每两三个月例行一次眼底检查,以及时发现新的病变,采取合适的治疗。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仅遵医嘱控制血糖,应用保护视网膜的药物治疗即可,到一定程度时则需要行激光治疗,进一步发展则需要行手术治疗,因此早期发现是关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