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2015-06-03灵丘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李洪梅

大众标准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单位作业

灵丘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洪梅

试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灵丘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洪梅

近年来,灵丘县质监局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手段,使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实现了连续多年零事故的目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技术装备差、基层单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管理不规范、不到位等。这些都是特种设备管理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改善,否则极易形成安全隐患,影响管理成效。

特种设备 管理 完善

灵丘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特种设备的数量及其安全状况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其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县的经济发展状况。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近几年来,灵丘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手段,使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实现了连续多年零事故的目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技术装备差、基层单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管理不规范、不到位等。这些都是特种设备管理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改善,否则极易形成安全隐患,影响管理成效。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和方法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消除特种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物质基础。要实现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从指导思想来看,首先要从物和人两大方面来着手,物的方面就是要保证设备本体安全技术状况良好,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结构电气等部件良好;人的方面就是要保证作业人员必须是合格的,能熟练正确操作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和原理,能处理一般隐患和故障。从物和人两个方面的结合,总体上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目标实现。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两大方面,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途径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加强设计、制造与安装各个环节相关单位的资质控制监督,以实现特种设备的本质安全

为使特种设备达到本质的安全,就必须实现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最佳组合,也就是通常说的本质的安全化。特种设备的生产制造单位必须有相应资质。在人员技术、业务素质、生产装备、管理能力及质量工艺控制等方面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只有取得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制造。对生产制造的特种设备或有型式试验要求的产品部件,必须经国家认可的监督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或型式试验,并出具制造质量证明,对其质量和安全负责。

首先要对特种设备的采购进行严格把关,这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严禁采购无证、不合格产品,从源头上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合格的产品才能符合生产需要,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不合格的产品为事故留下了隐患,贻害无穷,不合格的产品严禁进入市场投入使用,必须进行管理控制。采购完,就进入了安装环节,这也是特种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过程,安装要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对特种设备来说,安装是制造过程的延续,只有安装完毕,经过专业人员调试好并进行试运行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因此,安装环节很重要,从事特种设备安装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具有相应的安装资格证书。设备安装单位必须对其安装的特种设备的质量与安全负全面责任。从事特种设备安装的人员必须持有安装资质证书,安装前要编制安装作业指导书,进行全员安全技术交底。对危险源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对每一道安装工序进行检验,有关人员签字负责。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程序作业,严禁违章作业。大件吊装进行必要的计算,对工器具进行检查,防止发生事故。

2.加强特种设备过程管理,及早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加强对运行中特种设备的监测,掌握设备运行参数和性能变化,是及早发现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以便及时处理故障,避免设备带病运行的现象。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对主机设备和重要附件要做到定时检验维护,注意有无异常声响、泄漏、破损等。特别要重点检查安全附件是否正常,开关的接触及线路联锁的可靠程度,电气接地接零是否良好,系统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和完好等。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和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若发现有危及人身和有可能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情况,应立即停机进行维修。对于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是保证机械良好安全技术状况的有效手段。使用单位要重视机械检查工作,每月组织一次机械大检查,由主管机械领导带队,机械使用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主要检查机械的接地、结构、机构、安全装置,对查出的问题以下发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通知使用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机械部进行验收,工作形成闭环,进行检查记录。对一时难以整改的缺陷,进行跟踪、监控,直至完成整改。对于影响安全使用的重大缺陷,责令停机,待缺陷处理完后方可继续使用。

除定期检查外,还要进行现场巡查、专项检查活动,对重要机械作业进行旁站监督。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机械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从源头上保证机械安全运行。特种设备的运行过程控制和监督也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观察主机设备仪表、仪器直接反映的参数,如压力、流量、速度、温度、温升、负荷、载重量、水位、电流、电压、功率因数、频率等的变化幅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有没有达到极限值或最低值。对主机设备的运行参数作完整的记录,将设备状况、有无故障、检修内容全部记录在运行日记中,做好交接工作,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对运行记录各种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判断设备有无缺陷,是否需要维修,从运行记录参数分析设备运行规律,从而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设备管理方案,指导一线作业人员正确使用管理。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目前,我县部分工厂企业对特种设备的检查、监测还停留在利用目测、耳听等简单的方法上,技术手段落后,影响了设备故障检测的效果。所以应采取科学的检测手段,利用各种仪器,通过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的应用,及时发现特种设备技术参数的变化,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范围和时限,为制定抢修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3.发挥职能部门和技术机构作用,加强特种设备检验监督管理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提高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加强特种设备监察管理,鉴于特种设备安全的特殊性,我局应加大县属工矿企业所有特种设备监察管理力度。局相关部门应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责,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积极进行特种设备普查登记工作。相关人员要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监督检验规程要求对特种设备依法进行监督检验,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检验人员应依法、公平、公正地进行检验,并出具真实的检验报告,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对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包括安装人员、维修保养人员、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严禁无证作业现象,否则,一经查实,应给予责任单位重罚。只有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了,业务技能提高了,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全因素,从根本上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

4.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交接班等制度,建立完整的机械安全保证体系和网络图,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达到机械安全管理的目的。建立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特种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参与和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一个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完成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是机械管理有效运行的基础,制度是前提和基础,力争管理制度全面、完整、严谨、实用,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实现特种设备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从机械的进场准入、告知、安装、试验、检验到使用中检查及维护保养,整个流程按程序进行管理和过程控制,每个环节严格把关、监管到位。

加强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结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具体规定,明确管理职责,督导使用单位加强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部门应采取动态管理的模式,建立健全设备验收记录、检修记录、每年的检验鉴定记录等,使特种设备档案更加充实和完善,同时应做到档案资料真实客观,避免造假应付检查等现象,从而为设备的使用和检修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依据。加强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大多特种设备动作频繁,各种部件、电器元件易磨损和失效,应及时维护保养,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要建立有计划的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制度,利用故障诊断技术,发现设备故障并及时处理完善,安全装置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一道重要防线,因此尤其要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使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以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维修保养单位要具有相应的资质,保证维修保养的质量。使用单位与维修保养单位要签订合同,明确维修保养质量和安全责任。维护保养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状况良好的最直接的手段,维保单位要严格按照保养计划执行,制订保养工艺,严格遵循保养技术要求,达到保养实效,严禁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保养作业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加以重视。

总之,要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特种设备管理部门、使用单位、操作人员必须各尽其责,三管齐下,方可做到事半功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关乎民生,关乎稳定,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各负其责,警钟长鸣,不得有半点马虎和侥幸。尤其是使用单位,必须管理到位,建立一把手负责的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加强队伍建设,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建立安全管理目标,并分解细化,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按要求严格管理,就一定能实现既定安全管理目标,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book=8,ebook=342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单位作业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西部特种设备网
协办单位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