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好人”的标签撕掉!
2015-06-02李晓庆
李晓庆
当我收拾好书包,正准备回家的时候,耳边传来同桌的声音:“亲爱的,我爸爸来接我了,麻烦你帮我把垃圾倒下。”“呃……好吧。”其实,我想说:我妈妈也在门口等着了。
上次室友生病,我帮她打了3天的热水,之后好像我帮她打水变得理所当然了。“亲爱的,我今天着急去找老师答题,帮我打个水哟!”“亲,我急着赶作业,可以帮我打下水吗?”其实,我正在生理期,肚子痛到只想就地躺下,也希望有人帮我打个热水呀!可是,我还是习惯性地答应下来。因为她顺口说了句:“我就知道你是个好人!”
……
上面这位同学的郁闷估计很多人都体会过。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因为不会拒绝别人,甚至对别人有求必应,而成了“老好人”。如果自己不计较也就算了,可偏偏心里又各种别扭。有时候还因为开不了口拒绝别人,干扰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有些“损友”会邀请你一起去做一些“损事”甚至违法的事情,比如考试的时候要求抄一下答案,打架的时候邀请你一起去凑个人数等等。你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就是不会拒绝。一旦造成严重后果,那真是后悔莫及。
那么,你会拒绝别人么?是朋友眼中的“老好人”吗?下面让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吧!
1. 你的朋友说今天来找你玩,并提议一起去吃顿大餐。朋友远道而来,你觉得自己应该请客。可由于正是月底,你身上仅剩一点“喝粥钱”,你会:
A. 借钱请朋友吃大餐。
B. 向朋友提议在学校附近吃点有特色的小吃,价格也合理。
2. 周末的晚上你正在赶作业,这时你的朋友打电话说要你上线陪他玩,你会:
A. 和他玩一会儿,然后拼命赶作业。
B. 告诉他你没有时间,下次再约。
3. 你正在安排和一群朋友一起去度假。在商量时间的时候,别人很明显都比你愿意早出发几天,但你这几天恰巧有个约会,这时你会:
A. 很不情愿错过你的约会,但最终你还是选择了和别人一起出发。
B. 告诉他们不能错过重要约会,你就不和他们一起去度假了。
你选了几个A和几个B呢?如果你的选择是3个A,说明你很难拒绝别人,并且通常为这种“考虑别人”的心态而付出代价;如果你的选择是2个A和1个B,说明尽管你会考虑自己的需求,但多数情况下你还是接受了别人的请求,把别人的需求放在了自己的前面;如果你的选择是1个A和2个B,说明当你的确有必要拒绝别人的时候,你不会害怕说“不”。你可以很好地平衡自己与别人的需求;如果你的选择是3个B,我相信你可以毫无困难地说“不”。你在自己认为可以接受和不可以接受的事情中间画了一条非常清晰的界线,虽然有时会让对方感到你不近人情。
不会拒绝,明明想说“不”却说成了“不谢”,这到底是因何而起呢?一种观点认为是“面子”心理在作祟。这种心理要求你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顾忌自己的面子,并且给足别人的面子,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使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人们常说“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这个道理。而往往有这种“面子”心理的人其“里子”的自尊心水平会比较低,因此只有在对别人的“讨好”中才能充分感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偷换概念”导致了这种境况。对于拒绝的意义,正确的理解是“我不要”,而在那些难以拒绝别人的人看来,则意味着“我不能”。一字之差,但二者在心理上引起的反馈却截然不同。具体来说,“我不要”给出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反馈,它是指“我作出了‘不的选择”,是对我们拒绝某一件事情的决心的肯定;而“我不能”这个词语表明你在强迫自己做某样你不想做的事情,体现的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反馈。这两种不同的反馈自然会导致我们不同的行为。《消费者研究》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研究者试图用巧克力棒诱惑两组先前受到不同训练的人群,其中一组在之前接受的是“我不要”训练,而另一组在之前接受的是”我不能”训练,结果发现“我不要”组中大多数人都拒绝了巧克力棒,而“我不能”组中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巧克力棒。回想一下,你在对别人的需求作出回应前,心中想的到底是“我不要”还是“我不能”呢?
有求必应并不能用来刷存在感,刷的只是一张好人卡。在你被贴上“老好人”标签的那一刻,你同时也丧失了说“不”的权利。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说“不”,摆脱“老好人”的形象呢?或许下次当你的“不”被别人的请求消音时,你可以暂缓回应,三思而后行。比如你可以告诉对方“我稍后给你答复”。此外,我们需要设定并坚守自己的界线。“有了三八线,才有好同桌”,学会说“不”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划定自己的界线,并且要明确告知他人。最后,学会说“不”,先从拒绝朋友圈或者QQ空间里各种整蛊游戏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