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文本进行鉴赏性阅读教学
2015-06-02曹江林
语文阅读教学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这期间也是一个不断反思、探索的过程。新课改为阅读教学吹来了改革的春风,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更是为课程改革之路指明了方向。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一必修课程”中对学生提出“阅读与鉴赏”的具体要求,第一次把“鉴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我们建构“鉴赏性阅读教学”成为可能。
课改影响最深远的是让人们对学习方式有了重新认识。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学生解读文本,也就是通过鉴赏,重新获取文本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观念,变知识传授者为对话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对话活动中“平等中的首席”;重构学生在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自我生命意识,保持主体性地位。
鉴赏的过程,是受到美感教育的过程,要在了解文本思想内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作品的语言风格、表达技巧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力,获得美感体验。鉴赏性阅读教学要关注人的精神、人格、灵魂,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反复阅读,潜心揣摩
反复阅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在阅读中要充分尊重作品,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把主观和作品实际结合起来,因为不读就进不去,也就无法获得真知,尤其是古文学作品,必须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比如我们鉴赏柳宗元的《游黄溪记》,就要对文本反复阅读,仔细鉴赏,体会到作者表面文字下那颗看似平静实则激愤的心灵。作者被贬永州已有八个年头,游赏的并非名山大川,而作者誉为“最善”。这一点不通过文本的深入挖掘是无法做到的。文中所写之景偏僻却并不遮其美丽,正如人不会被贬荒芜而遮其有道,这正是作者隐藏在游赏文字下的深刻意蕴。又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描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我们要反复朗诵,仔细吟味,方能体会那种如烟如雾、似梦似幻的迷蒙境界,从而领悟到作者蕴涵其中的“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独特情调了。
寻找失落的人文意识,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张扬充满生命的个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可以披文入情,以己之情融作者之情;以己之情碰撞文本之情,可以让学生进入绚烂多彩的精神世界,体验情感,感悟人生,才能自觉生成语文素养,提升审美品位,在鉴赏中提升人文品质,健康成长。
二、带着期待和暗示阅读
在鉴赏阅读教学中,当学生满怀阅读期待,教师要善于适时地加以暗示,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
1、暗示入境,强化学生的阅读期待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语言技巧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语文老师应该善于借助语言,“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普希金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善于用语言的魅力,暗示学生进入情境,点燃学生心中的好奇之火,打开学生思维之门,并强化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具有一定的期待视野,一种迫切的求知心理。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恰当地创造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如果没有阅读期待,体验就会被压抑,审美能力就无法提高。
2、巧设导语,暗示入情
学生的阅读期待往往和作品之间还有一定的审美距离。这时,教师要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用暗示的语言,引导学生入情,更好地进入审美情感中。情感教学是教师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使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
导语,是教师讲课前的引子、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发出的第一条信息,以导入新课。导语开得好,学生便能产生愉悦和共鸣,从而获得美感享受。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在导语设计中,要善于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入情,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如在引导学生鉴赏《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时,为了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可以采用情景化的方式导入:每个人都有着难以忘怀的往事,而这些往事又会时不时牵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丝情愫。大家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候呢?这种导入,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带着强烈的期待进入文本,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
三、还原与补白
作者创作作品,和读者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相逆的心理过程。阅读文学作品常常需要想象,而文学作品中往往有许多留待读者去填补的“空白”。具体可运用以下方法:
1、贴近文本,真实阅读
鉴赏性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教师、学生、文本三主体的对话中,使师生(特别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断深化和优化,最终升华美感体验,提高审美水平,达到知、情、意的全面生成。语文是一门非常讲究个人理解与感悟的学科,这种理解感悟不依靠教师的讲授,更多地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阅读与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由地阅读文本,拥抱文本,真实地阅读。要让学生从头至尾地、一层一层地阅读,遵循阅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阅读规律,让学生拥有自然流畅的完整的阅读过程。教师如果将文章主题一下子呈现给学生,势必大大缩短学生对文本的真实感受,受到教师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影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学生作为阅读的主题,要让学生自己进入文本,真正贴近、拥抱文本,才能进行鉴赏活动。在鉴赏性阅读活动中,没有贴近文本,没有真实阅读,对文本一知半解甚至十分陌生,那么,就无法品鉴文本,阅读教学势必很难进行。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文本第一的意识,要求并鼓励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对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给予充分关注。
2、还原语境,激发想象
作品一旦生成,创作的语境因素也就自然消失。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作品的言语表达回复言语与语境的关系。这是以与语境生成相逆心理程序实现还原语境的过程。作品往往是高度概括的,读者在鉴赏的时候根据文本的语境,激发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扩大画面,从而获得形象丰富的美感。比如我们接触到古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冬天的一个清晨,雄鸡唱响了第一句歌声。月亮西沉落,凄冷的月光撒在茅店上。一座木桥,上面结了一层薄薄的霜。霜上,留下一行脚印,而这行脚印的背后,又发生了什么呢?通过想象画面,我们对作品有了形象具体的美感。又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尽管我们许多人并没有去过塞北荒漠,但我们根据想象依然可以看见一幅冰天雪地的奇异壮观。
3、寻找美点,填补空白
在创作中,作家和艺术家按照事物运动及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的构思,经常给读者和观赏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每一部文学作品在原则上都是未完成的,总有待于进一步的补充。”因此,空白就是一切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有意无意留下的“笔所未到,意有所忽”的地方,也是留给欣赏者通过“有形”部分而进入想象的艺术空间。接受美学认为,每个文本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召唤结构”,文本本身存在许多“未定点”、“空白点”。作品的未定点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空白和模糊具有激发调动鉴赏主体的联想想象的召唤功能。教师在鉴赏性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创造空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留下广阔的想象、遐想空间,让学生在自由思考的灵性空间飞翔。
比如:《马姓》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有关马的姓氏,看似无意空洞,实则正是作者设置的“空白点”,这时,读者会想为什么要这样花篇幅写这些毫无意义的信息呢?由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加深他们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同时来解读出文本的主题——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又如《林黛玉进贾府》,文中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外貌服饰都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对林黛玉却只描写了她的眼睛。为什么不描写她的服饰呢?这里,林黛玉的穿戴服饰就是一个“空白点”,可以让学生补写出林黛玉的服饰,进而体会不写她的服饰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总之,学习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学生解读文本,也就是通过鉴赏,重新获取文本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观念,变知识传授者为对话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对话活动中“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避免一些对文本架空分析或过度阐释的误区,尊重和认可学生合理的个性化阅读理解,尤其要珍惜学生的独到见解,独特体验。
参考文献:
1、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2003,9
2、张心科,《从接受美学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与学》
3、赖瑞云,《混沌阅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曹江林,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