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员工援助计划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5-06-02张静

关键词:援助新生计划

摘要:员工援助计划(EAP)是企业组织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的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专业的援助与福利项目。大学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刚刚从高中生活进入大学生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一段时期内,许多新生都会感到无法适应新的大学生活。作为高校的教师教辅人员做好大学新生的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EAP模式对于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调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员工援助计划 大学新生教育

EAP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最初是为了解决员工的酗酒、吸毒和不良药物滥用的问题,后来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以此来增进员工的工作绩效及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EAP是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的英文缩写,是企业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的心理帮助,以解决员工及其家属的心理问题,为员工提供战略性的心理咨询及帮助,以提高员工的组织绩效。研究表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员工援助计划可以有效的解决员工的心理困扰,帮助员工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员工援助计划的模式也可以在大学新生教育中发挥作用,以解决大学新生的各种心理困扰,帮助大学新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1 员工援助计划(EAP)的内容

员工援助计划的内容十分广泛,且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及企业组织文化等密切相关。从总体上,员工援助计划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在起初的员工援助计划的实施中,并不包括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的问题。但是,从现实中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及相关学者发现,新入职的员工在职业方向的定位上非常模糊,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会导致新员工工作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员工跳槽现象频繁,缺乏工作热情。因此,国外一些大公司对新员工在职业规划上提供较长时间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员工找到工作中的方向和目标。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到位,很多刚入职的年轻人往往存在着各种困惑,比如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在新工作中手忙脚乱,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不知如何处理与新领导和新同事的关系等等,由此就会出现年轻人频繁跳槽的现象。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则认为这些年轻人眼高手低,浮躁,没有吃苦的精神,不想留用这样的员工。这与企业在员工援助计划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任何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一点离不开组织和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员工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与组织的长远目标融合起来,建立员工和企业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这需要依靠开展持续的员工援助计划活动得以实现。

1.2 为员工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员工除了要承受工作压力之外,还要应对工作以外的生活压力,长期处于诸多压力之下很有可能会导致心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工作状态及工作绩效。目前,我国的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众所周知的富士康跳楼事件也有力的证明了,在企业员工中实施员工援助计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注员工的心理压力,并以恰当的方式给予关注和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1.3 为员工及家属提供生活方式方面的指导。这部分工作包括很多生活细节方面的指导,比如健康的生活方式、医疗服务、减肥健身等等。西方很多知名企业都十分注重员工的生活健康,并给予员工更多细节方面的关注和指导,以此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还有一些企业甚至为员工提供照料老人和小孩的服务,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

2 当前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2.1 迷茫、厌学,无法快速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大学新生刚刚从高中考入大学,在高中阶段,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并且有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监督,他们习惯了在这样的方式下学习。但是考入大学后,目标已经实现,新的目标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没有目标的学习状态下,很容易造成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同时,大学的教育模式与高中完全不同,大学的学习是自由的,缺少了老师和父母的监督,大学新生在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厌学、旷课、虚度大学时光的现象。从而就有了“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心理和行为。另外,由于新进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四年将要学习的专业并不是十分了解,对今后在学习中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也不是很清晰,以及所学专业今后要从事的工作方向也不是很明确,所以迷茫,不知道该做出哪些努力,所以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2.2 遇到心理及情感问题没办法很快调整心态。对于新入学的新生在心理及情感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部分新生在高中阶段成绩突出,名列前茅,习惯了老师的夸奖和同学们的羡慕,进入大学后,大学里到处都是精英学子,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自卑或恐惧的心理,这对今后的学习和个人成长都是不利的;无法很好处理与舍友、同学、老师等的人际关系,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人际关系也相对单纯,进入大学校园后,远离了父母和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渴望在新的环境中与周围的同学快速熟悉起来,但由于自身缺乏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因此就会陷入一种想要交往又不知道如何相处的尴尬中。同时,由于周围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性格和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差异,这也会导致同学之间的相处会产生矛盾和摩擦,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大学期间,学校对于学生谈恋爱这个问题,是不提倡也不反对的,但新生在情感问题上很难有个清楚的定位,因此也会产生很多心理困惑。

2.3 生活方面缺乏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大学新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在进入大学之前,生活起居都由父母安排好,进入大学后,不光要好好学习,还要把自己的生活起居打理好,这对于第一次离开家的大学新生而言,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甚至有些学生缺乏生活方面的基本常识,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面对这样或是那样的生活方面的问题,没有人对其进行帮助和指导,也会影响其学业的正常开展。

3 员工援助计划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应用

3.1 帮助新生树立学业目标。在新生入学的前几周,认真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详细讲解学校的校史校情,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请各专业课教师把该专业的性质、特点、就业方向等给大学新生讲解清楚,在每个学期应该达到怎样的阶段性的目标,今后从事工作后该专业对学生的要求等等,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明确学生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

3.2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在新生刚入学的前几周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为了使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的新环境,学校辅导员要做好新生的心理教育,进入新生宿舍,了解学生的住宿情况,以跟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想法,及时解答学生的心中的疑问,打消学生各种疑虑。在信息时代,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比如QQ、微信、微博等等方式,这些方式也是“90后”新生喜欢的聊天方式,可以获取新生更多真实的想法。

开展多样课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聚餐、出游、篮球赛等活动,这类活动可以帮助新生快速融入集体,帮助其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同学关系,充分利用班级和宿舍的整体效果,使学生找到家的感觉,减少新生离家产生的各种心理不适。

3.3 关心新生的生活情况。对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培养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十分重要,可以开展相关的讲座来普及生活方面的常识,也可以在寝室中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模式,帮助那些不能适应住校生活的新生尽快的适应生活环境,帮助其掌握一些生活必备的技巧和常识,只有新生适应了大学的环境才能更好的投入到生活中去。

综上,员工援助计划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还可以应用在高校新生教育中,这对于各高校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做好高校新生的入学教育,有利于对高校学生的教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奎莲.员工援助计划相关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1(27).

[2]江丽娜.浅谈大学生心理问题调试[J].石油教育,2014(1).

[3]吴爽.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措施[J].青春岁月,2014(2).

[4]张留柱.论EAP对高职高专就业生的帮助[J].现代教育管理,2012(9).

基金项目: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张静(1981-),女,副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援助新生计划
爱心援助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