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快乐教学策略 促使新生快活成长

2015-06-02沈财妹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儿歌卡片生字

沈财妹

开学伊始,一年级的新生,一张张如花般纯真、可爱的笑脸。他们很明显还或多或少带有幼儿园的痕迹,这些学生从幼儿园大班毕业后直接进入到小学,这对于这些还很好玩的小孩子来说好象是很自然的事情,自然得如同年龄的增加,他们甚至认为换了一个环境,也许会更好玩,但却不知小学生活已不像幼儿园生活那样自由、无拘无束、嘻嘻哈哈,等待着他们的是厚厚的书本以及来自学习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一年级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给他们一个过渡的时期、适应的过程,还要帮助他们很好地衔接好这个过渡期。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针对一年级新生的这些突出特点,因势利导,实施语文快乐教学策略,让他们在班级乃至学校这个大家庭里面找到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

一、在扮演幼师角色中提高教师亲和力

为了让一年级新生由幼儿园学习生活很好地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教师可以让自己扮演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幼儿园的教师大部分是年轻、美丽、活泼、可爱的,她们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到本领,而小学的教学模式却不允许我们这样做,但我们可以给他们幼儿园教师一样的微笑,让他们感受到小学的教师也一样可亲;说话也尽量采用儿童化的形式,让学生觉得既好玩又容易理解;课堂教学也尽可能地穿插一些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觉得小学的课堂也很有趣。

在教学中,也尽量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通过看录象、编儿歌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准则。学生来到学校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而小学的学习模式就是一节课40分钟的课堂教学,那么这些学生应该在课堂活动中做些什么呢?我在课前教给了他们一首儿歌,是针对课堂纪律而编的,我让他们在上每节课之前背出这首儿歌,并根据儿歌里面的要求来对照自己的行为,这些学生大部分能在背完儿歌以后就做得如儿歌里面说的“铃声响,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多动脑。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学习好”一样好了。这样,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就富有亲和力,学生就特别愿意听教师的课,学习语文就自然而然有兴趣了。

二、在激发学习兴趣中感受语文学习情趣

在新生适应了小学生活以后,就要进入正式的学习阶段了,如何让他们在这个阶段也能愉快地学习呢?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学生学得好、学得轻松就要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怎么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首先,不要把学生管得太”死”,要给学生一定的人身自由。我告诉学生,课堂是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活动的地方,当你有想法的时候你就可以大胆地提出来,当然你想举手的时候也可以想怎么举就怎么举,或者你要站起来也可以。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为所欲为”,只要不影响教学成效,甚至对学生的身心有好处,我放手给他们“自由”。

其次,要灵活设计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如在生字教学的时候,我在课前已布置学生去预习生字,在检查预习情况的时候,我出示了自制的生字卡片,当一位学生读出生字的正确读音的时侯,我就把那张卡片送给他,这一“送”可不得了了,其他学生也想要了,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啊,怎么办,当然是读得好的才能得到卡片了,于是甭提那些孩子有多兴奋了,我把这些卡片送给了那些读得既准确、声音又响亮的学生,再让他们带读,并在他们在带读的过程中,把卡片继续送给那些读得好的同学。就这样,学生在类似于竟赛的过程既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又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这种方法不仅仅用于字音的教学,在其他方面,如识记字形也可以灵活地应用。教师只有营造出这种既轻松又有刺激性的教学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三、在教给学习方法中体验语文学习的魅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习得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在离开学校后,同样具有学习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累积而不断提高的,但我们也不能否定一年级的学生就没有自学的能力,能力是培养出来的,而且是愈早愈好。况且这种自学的能力也和学习兴趣息息相关,学生只有掌握了自学的能力以后才能对学习产生愈发浓烈的兴趣。所以,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尽管如此,也不能一蹴而就,对于这些刚入学不久的小学生而言,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在教完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总会帮助他们总结一下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字体结构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想想想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生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临近下课的前5分钟,我也会帮学生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让他说说是怎么学会的,在帮助学生总结好学习方法以后再请学生用这种方法去教教他的爸爸妈妈或身边的人。一个月下来,学生对每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力好的一些学生已能自学课文了。

四、在培养学习习惯中形成语文学习能力

很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都很好,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书写规范。但在回家以后可不是这样,他们大多要在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实这既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原因很简单,这些在校表现好的学生是想得到教师与同学的认可,而回家以后他们就失去了这种表现的动力。这种现象持久下去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这些学生,我通过讲故事,表扬班上几名回家后能认真学习、自觉制作生字卡片、坚持晨读等的学生,让学生知道教师时时刻刻在关注着他们,这样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习惯养成了,还怕学生会学不好吗?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形成了语文学习能力。

一年级,是学生小学学习阶段的开端,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实施了语文快乐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一下子喜欢上语文这个科目,更是促使学生迈向快乐成长的关键性的一步。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儿歌卡片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生字辨识大闯关
一张卡片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