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活”美术课
2015-06-02陈曦
陈曦
摘要: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这给我们新时期的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新时期的教育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做到以生为本,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收获知识,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使学生实现全面提高。那么,作为小学学科中的美术学科应该怎样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指出“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口号,教育专家更是强调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当中,社会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依然以分数的高低做为衡量标准,这就造就了社会、家长,以及学生仍旧把注意力放在文化科目的学习上。而美术作为所谓的“副科”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美术课堂上的气氛更是死气沉沉。作为美术教师,我们面对着社会对美术教育赋予的期望,面对着新课程改革的迫在眉睫。怎样让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之余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艺术素质呢?我认为要想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现状,必须要结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际,抓好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课,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会迸发出无限的精彩。那么,如何让美术课堂“活“起来呢?
一、教师要“活”
新课改下对师生角色有着清楚的定位,那就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意味着在新课改下我们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它是不同于旧有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角色的,因为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全面操控课堂教学,学生完全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往往会被限制,无法真正的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学生的兴趣会大大下降,最终导致课堂死气沉沉。
新课改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教师只要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就可以了,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桥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去学习、体会、感悟相关的美术知识、绘画技巧,他们大胆地尝试、创新,在相互交流和沟通中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感悟美术知识的内涵,感受在美术学科中学习的乐趣,这样我们的美术课堂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这样的生机与活力会逐渐感染到每一名学生,他们会喜欢上美术课,积极性会大大提升。我们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加以及时的引导,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肯定。学生在内心会充满对于美术知识的探究欲,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都被调动起来了,最终会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二、教学形式要“活”
“美术”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艺术。它所表现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只坐在教室里面对着课本的美术创作是停滞的,我们要适当地拓宽学生美术创作的空间,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乡间田野,自然校园,让学生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创作,阳光下的庄稼,花草,操场上嬉戏的同学。用真实的美术形体刺激学生的眼球,激发作画欲望。有了灵感动笔作画,没有技法指导,没有思维定向。如在教授《想象中的机器人》一课,我们可以采用接力游戏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接力,每个学生添画一个几何图形,最后组合成一个新型机器人。学生在接力作画时会审视自己小组的作品,完成后再由学生自己评价比较,评出大家认为最好的创意机器人。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置身于游戏当中,创作欲很强,画出的作品更是各式各样,新奇百出。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将活动教学法视为儿童教育的最重要原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再如,在上《美丽的花边》这一课时,有的教师紧扣教材,安排游戏活动,让数名男学生和数名女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指导台上同学按各种动作组合成一条美丽的花边,然后请台下学生思考有没有别的组合方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组合出了多种由人物造型变化出来的花边,甚至有学生用体育课中各种队列的站法、舞蹈的各种动作组成花边,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出只要把生活中的东西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就都可以组成花边。此时,学生已经把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思维也真正地活起来了。
三、教学环节要“活”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还是比较差,所以一定要抓好每节课的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习齐白石的《虾》一课,可以采用欣赏导入,先出示范画,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让学生产生美的向往。激发强烈作画欲望。再如《面具的设计和制作》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事先准备的面具,根据面具角色特点的不同,进行一段简短的造型展示。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课堂活跃气氛,同时学生在这种快乐的气氛中学会了观察思考,自我展示的能力。另外,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应该把视野拓宽,深挖教材。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课外寻找问题的答案,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判断的能力,又实现了培养学生脱离课本去学习的目标。
四、学生要“活”
美术课主张通过学生自主的创作,发展其个性和创造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性,创新能力的个体,在美术活动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少数几个“好”学生。我们的教育目的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每一个人素质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培养,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给每个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例如,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当小老师的表现自我机会,让学生教学生。讲的学生,认真讲述,尽力表达,下面听的学生更是很认真思考分析,找出不足上台去补充,当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产生发挥与表达的愿望时,趁机让学生作画,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画笔画出来。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要特别关注基本技能薄弱的学生,鼓励他们,提出建议,和他们一起改一改,并讨论修改后的效果如何?时间久了,他们的绘画能力也会有所进步,这样就照顾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总之,面对着新的课程改革,面对着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要,美术教师任重道远。只有不断的学习探究,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让我们的美术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参考文献:
[1]新美术课程标准.湖南美术出版社.
[2]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3]陈学文.如何上好美术课.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