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5-06-02王丰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性高中物理物理

王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和具备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机遇,就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对物理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思考,从而找到解决办法。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向学生介绍著名物理学家的事迹来让他们认识到创新意识在探索物理知识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分析问题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让他们获得更宽地视角,为物理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二、注重对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的创新

高中物理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从中挖掘富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力求课堂教学过程充满创新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教师创新精神的影响下,不断获得创新思维。在根据教材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时,教师不能脱离学生的基础和教材来进行设计,要在深刻把握教材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一) 教师要不断进行物理专业知识的学习

物理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还要不断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物理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物理理论知识,才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问题,才能在对知识进行讲解时能化繁为简,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较难的物理知识。在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创新性教学时,才能从多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灵活使用教材中的各种内容

在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中,要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地教学方法,从教学思想进行创新,通过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来不断给进课堂教学设计内容,并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规律来打破教材中知识的顺序,重新组织知识内容,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物理学科中包含着很多实验,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和操作,能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动手操作中找到创新思维培养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在思考和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创新性不断发展。

(一)利用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常常是教师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练,学生只是普通的观众,没有机会接近实验,进行主动操作,这不仅不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还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实验演示时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想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在进行实验演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种激烈的思维冲击,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传统的物理验证实验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进行实验的讲解和示范,最后让学生按照规定好的实验方式进行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完成实验后根本不知道实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例如,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掌握读数规律,导致错误的产生,这是由于学生对螺旋测微器的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掌握如何读数。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的思维具备创新性,就要从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教师作为指导者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动手操作中,能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索,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解决。

四、利用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进行探究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促进思维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有问题才能促使他们进行主动思考,通过思考对问题获得深入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让他们对物理学习更感兴趣,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把这种思维有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在传统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负责知识讲授和问题的提出,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之后,在回答问题时不能提高物理思维能力,这是因为他们在被动的学习下,对很多物理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回答问题时是对问题生搬硬套。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枯燥,对物理的兴趣不能长久的保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意识,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进行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正是思维发展的体现,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他们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物理知识进行理解,并提出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促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挖掘,只有能够提出问题才是创新的开始,发现现实中的问题是提出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教师创设的情境深深吸引学生后,才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思维的发散,最终实现思维的创新。

总之,社会要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向其属于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对物理知识和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时能找到独具特色的思考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使物理课堂教学体现出创新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创新性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我不是教物理的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