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教版第六册《恐龙》教学案例与评析

2015-06-02李嘉银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知识评析恐龙

李嘉银

摘要:多次教学研讨会对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评论,根据教学案例的整体情况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谁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现阶段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口号下,以前那种教师在课堂上大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到底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本文通过对苏教版第六册《恐龙》教学案例的评析探讨了上述问题。

关键词:恐龙 教学 课堂 资源 知识 评析

本文分析的苏教版《恐龙》教学案例中,教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要秉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并就恐龙的知识和学生展开交流,以此来了解学生学习本节课的起点,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网络、博物馆等渠道来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让学生感知知识是广泛存在的。

一、与课文之间的对话不足

(一)案例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将恐龙这一动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一次学生没有注重教师的问题,又重新读课文,第二次大家想积极发言,教师却只让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就进行下一环节了。下课铃响了内容还没结束,还停留在阅读课文内容的阶段,匆忙之下随便叫了几个学生将后面的的内容讲述了下便结束了这一环节的教学工作。

(二)评析

由于教学对象的年龄问题使得他们对这样的课文内容特别感兴趣,阅读起来往往也是津津有味,谈论起来更是有一种“百家争鸣”的态势。当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没有做到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恐龙的特点,去亲手体验丈量恐龙的庞大,去探究10亿年前恐龙的奥秘,去发现认识恐龙时的惊奇与刺激,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表明自己的感受,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牵绊,本应充满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结果变成了简单地认一认恐龙,找出简单的数据,对小节内容进行简单总结。试想:这简单无味的问题怎能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探究式教学中缺乏正确合理的提问

(一)案例

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先让学生自己熟悉一下课文内容,然后互相就自己熟悉的恐龙进行交流。之后教师询问学生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学生齐声说:“没有”!教师又继续询问:“真的没有不同意见?”聪明的学生认识到教师并不满意他们之前的回答。于是有学生回答:“鱼龙、翼龙不是恐龙。”教师随即将胡田田小朋友向教材挑战、向编者质疑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十分佩服胡田田小朋友的精神,纷纷响应教师的引导,要敢于质疑书本,挑战权威。在讲到剑龙时,教师就让学生将剑龙的剑板指认出来,学生正确指认出来,但是他没有理解教师想让他质疑的用意,没有指认图中的错误。最后,教师替学生说了出来。

(二)评析

在新的教学史发展阶段对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大力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这方面的问题,在学习中能够、敢于提问变成了很重要的一个要点。虽然学生最后质疑了,也解疑了,可他们一直是被教师牵着的。学生的质疑没能真正深入课文,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独特体验,不能像胡田田同学那样通过查阅资料、自主探究提出质疑,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牵头的质疑是课堂中教师至上的表现。

三、教学与合作学习的形式缺乏多样性

(一)案例

教师先引导学生对不同恐龙的特点进行学习,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并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将课本放下,尽情地在舞台上扮演自己喜欢的恐龙。表演完后进行汇报。首先是包头龙兄弟,他们介绍了包头龙好斗的性格,然后教师让他们碰碰头以示友好便下了台;另外两组分别是三角龙家族、肿头龙家族与霸王龙家族,学生介绍了两组家族的性格,并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搏斗,结果三角龙家族和肿头龙家族把霸王龙撞翻在地,使得所有师生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二)评析

虽然活动的进行,课堂氛围被调动起来,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欢闹的背后还能看到什么呢?学生只对教师补充的恐龙进行了介绍,忽略了文中其他的恐龙,不够广泛。假扮恐龙进行自我介绍,可以汇报各方面的内容:个人的、小组的,可以介绍恐龙的样子,也可以对恐龙的本领或生活习性进行介绍。还可以进行绘画,或将恐龙的本领演绎出来。这个环节应该是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好时机,但是由于缺乏教师的适时点拨,使得合作交流缺少激情趋于平淡,显得有些肤浅。这个案例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落实所谓的自主学习?

四、反思

(一)为学生留自我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师要坚守“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做到“惜句如金”,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思维自由地驰骋在文本中,在互相交流中发生碰撞,在诵读中得到尽情的展示,帮助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收获多元成功智能。

(二)为学生设置有层次的挑战

在解放学生想象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的同时还要为他们设置一些有层次的挑战。让学生有兴趣对课文信息进行重组;丰富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该学会大胆地放飞学生,飞出自己的束缚,飞出物化的课堂,挑战权威,对死板理解的误区提出质疑。

(三)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选择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观念,做一个有主见会选择的人,让他们能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指引学生寻求语文知识大海中的宝藏,帮助和支持学生学习和理解世界各种语文信息资源;与有益的网络世界进行链接,收获丰富多彩的信息类语文课程资源。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人类灵魂的教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教授新课程,让学生学会读后进行思考,从中受到启发,并最终收获知识。把课堂教学演变成一个大舞台,让学生尽情地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进行生命的对话,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最终获得收获的喜悦。

参考文献:

[1]胡修喜,陈红.苏教版(中年级)《恐龙》——教学实录及评析[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1):34-36.

[2]孙丹.谁是课堂的主人?——苏教版第六册《恐龙》教学案例与评析[J].教育科研论坛,2006(3):29-30.

[3]顾涛.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知识评析恐龙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