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更生活

2015-06-02吴元军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教材

吴元军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使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感悟和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一、导入生活化,引出数学问题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情境,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沟通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学习、体验数学的价值。

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先向学生讲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通过熟悉生活故事,学生发现故事是不断重复的,再让学生举出每星期从星期日到星期六,过了星期六又是星期日……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学生发现这些现象是不断循环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迅速形成“循环”的概念。我进一步问:“生活中有许多循环现象,那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我们来试算1÷3,看一看你们有什么发现?”通过学生的计算、观察,从而得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这样生活化地导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通过生活的实例使学生迅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新知探索之中。

二、例题生活化,体验、感受数学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多方面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对原例题进行优化加工,从而使教学例题更加活生生的,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学习知识,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第九册应用题例5,“一个工程队铺一段路,每天上午工作4.5小时,上午工作3.5小时。如果按每小时铺路48.5米计算,这个工程队一天共铺路多少米?”在教学时,我根据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出示一本日记本2.8元、一本相册6.5元,各买4本的信息,让学生自己编题。学生兴趣盎然,积极编出应用题,如“小明买4本日记本,每本2.8元、还买4本相册,每本6.5元。小明共花了多少元?”师生围绕此题展开讨论,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三、返回生活,解决数学问题

学于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华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辟叙述,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依托生活,返回生活,实践第一。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一)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或条件,这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的认识”后,我创设兑换零钱和购物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自由找伙伴进行兑换零钱,以及自由购买自己喜爱的物品。这样做加深学生了解元、角、分的作用和之间的联系,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组织数学趣味活动

组织数学兴趣活动,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在学习“常用的长度单位”后,我让学生进行量身高、量黑板等活动,并把量出的数据在小组中读出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获取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数据,学生能迅速地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名称,以及它们间的进率。这个数学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三)改革家庭作业形式

传统作业观将作业视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途径或工具,追求的是作业终结性的实效。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生活价值的重要内容。进行家庭作业形式的改革,必须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操作。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类型的作业,这样做会使数学知识更富有趣味性和生活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法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使数学真正地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多方面多方位地面向生活、面向问题、面向创造,得到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从而使数学教学成为酿造“甜蜜”的事业,培养“智慧”的事业。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教材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