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2015-06-02曹兰芳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提高有效性

曹兰芳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外作业是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依据之一。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作用明显且无法替代。

关键词:提高 小学数学 课外作业 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外作业是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依据之一。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作用明显且无法替代。

一、弄清常见问题

(一)针对性不强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在临近放学时,才匆忙而不加提炼地布置课外作业。通过课外作业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和巩固什么方面的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要从哪些方面训练等等,教师没有仔细研究,缺乏针对性,导致布置的作业带给学生重复机械的劳动。

(二)偏大作业量

按照新课标要求,小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量应在一小时内能够完成。作为任课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往往考虑的是所任学科。对于学生,既要完成数学的课外作业,还要完成语文的,甚至既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一般学生完成每天的课外作业要两三个小时。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的发展,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反而降低学生作业效果,形成作业抄袭现象,负面影响很大。

(三)内容质量低

一部分教师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各次考试中名列前茅。课外训练不是为了巩固新知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布置作业不经过设计、备课和研究,导致课外作业内容粗糙,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更多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极不情愿的情形下勉强接受任务,结果作业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四)应用意识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运用,学生缺乏应用意识。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时只按类型做题,不会应用。他们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更不知道怎样去获得数据、解决问题。虽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但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却受到了极大的压制,系统运用知识整体性降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伤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非但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讨厌课外练习的消极情绪。因此,要发挥课外作业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关键是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二、改进操作措施

(一)设计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有动力。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跳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产生完成作业的欲望。这样,把知识的学习巩固、数学技能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联系起来加以作业的设计。如采取游戏式作业、绘画式作业、故事式作业等。

(二)内容体现差异性

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就要考虑这一点,在课外作业设计、布置时,不能“一刀切”。有差异的学生如果来完成没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够”,有的学生“吃不完”或“吃不了”。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因此,教师布置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可以安排同一知识点中一定数量、不同形式、不同训练题型、不同要求等训练内容,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外作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训练中收获成功,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布置体现层次性

教师在充分了解到学生存在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从内容难易分层,即使是同一训练题目,也从不同层次设计问题,既要有基础性的知识题,又有理解、运用层面的题,还要有难度较大的综合应用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完成不同的训练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益的训练,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都能得到发展;从作业量分层,对后进生可以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作业分担。如要求他们必须完成每课的基础性联系,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扩展题、思维训练题,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从作业完成时间分层,只要学生乐意去做作业,教师可以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如,在课中不能完成的作业,允许他们课后完成;在校不能完成的,可以回家完成;30分钟不能完成的,可以推迟30分钟。

(四)做好作业检查批改

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情况,能充分体现出学生课外学习的态度,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一面镜子。教师对精心设计、布置学生完成的课外作业,要及时、多形式地检查、批改和讲评。对于差生,教师要热情帮助,耐心指导。通过检查批阅,能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纠正和弥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发现后进生的闪光表现要给予肯定,以激发他们完成课外作业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

总之,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发挥课外作业的教学辅助作用,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无可替代。这值得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研究和探索。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提高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