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造就本真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5-06-02赵雷英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文情境

赵雷英

在进行新课改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成为给学生提供“真实”情感体验场所,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感受用心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要在课堂学习中呼唤真挚的情感、真实的语言、真切地感悟,还学生一个本真的语文课堂。

一、真实的语文课堂呼唤本真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真实情感,可以借助直观的教具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深入课文内部,对内容进行分析,掌握课文的重点。例如,在教学《小动物过冬》一文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玩具带到课堂中,学生拿出玩具之后,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这时我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喜欢的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然后让学生主动探究小动物的过冬方法,并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手中的动物过冬的方法讲给其他同学。由于是让学生探究他们喜欢的动物的过冬方式,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倾听其他同学讲述时,让学生了解了更多动物的过冬方法。在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我接着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探究课文中小动物的过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真实情感的激发,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对课文知识探究过程中,促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过冬方法的探究,把他们引入到对课文的深入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对小动物的爱进行了拓展,使他们通过探究课文内容了解更多的动物,把学生的兴趣从课堂外引入到课堂上,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用充满激情的话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中燃起探究知识的兴趣,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真实的语文课堂呼唤本真的语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也要以能促进学生进行探究知识为目的,使丰富的教学设计和环节为学生的进步服务。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思维。但是在一些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堂情境教学的真正目的,他们在创设情境时只考虑了氛围的调节,而忽略了体现真实的课堂。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师教学内容是语文综合实践课,我曾是上了《望月》之后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示有关月亮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起来了,有的学生背诵了李白的“静夜思”;有的学生讲了“嫦娥奔月”;还有的学生用画笔画出了有关月亮的画。我让其中一名学生把自己的画粘贴到黑板上,画上显示的是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在望着月亮(同《望月》课文内容相似),在对着孙儿说什么?接着我让学生说一说画中表达的意思?学生说:“我给这幅画的名字命名为《盼归》。”我很有兴趣地问:“说说看,为什么命名为《盼归》?”学生说了:“老人青年离开家乡,现在居住在台湾,老人希望早一点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希望两岸关系统一,他在教育他的孙子。”我表扬说:“你说得多好啊!”于是所有学生一齐抬手说:“棒棒棒,你真棒。”那个学生得意地坐了下来,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一堂看似成功的语文课,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却存在追求课堂表面化的缺点问题。教师为了在公开课上有好的氛围,可以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如果过于追求课堂氛围的表面化,而忽视了学生是否能真正说出自己的感受,是否能表达真实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情趣,没有必要进行一些不真实的拔高,要让教室里的声音都是学生自己真正的表白,使他们能说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真情实感,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真实的语文课堂呼唤本真的课堂感悟

课堂它最需要“真”,也就是真心实意地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师生真诚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话实说,无需虚假的造作。课堂上,真情投入,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师生一道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真心地去面对学生情绪、情思。如在外地考察听一位名师上《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教师和学生倾情品读,倾心感悟,通过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悟,感受,体验,表达,体会母亲的无私,博大。

师:母亲为了家庭,为了子女,付出了这么多的艰辛,作出了这么多的牺牲,这是她心甘情愿的吗?从哪句话中能看出来?

生:母亲点了点头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哪一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呢?”多么质朴的微笑,多么朴素的话语啊。我看到了一个平凡的母亲,一个伟大的母亲。从“哪个”词中,你还想到了谁?

生:我想到了我的妈妈。

生:我想到了我的奶奶,我妈妈的妈妈。

师: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妈妈。她也是一位平凡普通的妈妈,在我们兄妹三人很小的时候,妈妈几乎天天为我们织毛衣、织毛裤,缝补衣裳……如今她上了年纪,却全身都是病,但她对我的关爱,仍然不断。她仍关心着我,关心着我的孩子。

课堂上,情深深,意切切,师生在真情的喷涌中获得美好情感的洗礼和升华。课堂上,因为有了真情,所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上,因为有了真情,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学生有效地参与,不止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进行课堂内容的设计,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引导,使他们能通过深入阅读课文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情感,使文章描写的场景能真实地再现到脑海中,让学生走入语文课文情境中,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发生情感的碰撞,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文学感悟,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文情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