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兴趣与任务结合法探究
2015-06-02赵克燕
赵克燕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学生的自主性被充分尊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以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任务驱动学生不断深入,这就是兴趣与任务结合教学法。实践证明,兴趣与任务结合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有了求知欲,就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提高了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目前存在虚假繁荣的状况,也就是说,表面看起来,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信息课,愿意上信息课,但是他们的关注点不是信息技术本身,而是上信息技术课可以玩游戏、聊天、上网、看帖子,这些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兴趣索然提高了上课积极性,但是对于学习教学内容却没有多大益处。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转移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对于课程本身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兴趣,主动求知,进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善用语言艺术,唤醒学生激情,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有些教师课讲得很到位,认真负责,但是学生就是“不买账”,没有学习的意愿,问一问,原来是觉得教师讲课干巴巴、没意思,这就显示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善用语言艺术,合理使用幽默风趣、有感染力的语言,唤醒学生的激情,激活课堂氛围,让整个课堂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勃勃生机,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使用幽默语言,增强语言感染力。采用启发性语言,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二,利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动学习。利用语言艺术引发学生的好奇,使其主动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三,用饱满的情绪、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教学,愿意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其四,用真诚的语言、宽松的态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从心理上愿意与教师亲近,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压抑感和害羞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为推动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任务的完成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也就是说,教师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出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才能进行有效率的学习,也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学生比较喜欢玩游戏,如果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合有利时机引入游戏,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甘心地学习,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时,就可以用游戏来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将“农夫过河”游戏发到学生机上,学生一看,非常高兴,精神振奋,兴趣自然来了,教师再适当引导,让学生演示步骤,归纳总结,并引出“算法”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游戏中理解抽象的概念,接受起来非常容易,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轻松地学到了新知识。这样的学习,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发学习动力
高中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素材,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增添了动力。比如,学习“多媒体作品集成”时,教材上选用的素材虽然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和教育作用,但是因为不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总是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一般。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素材的调整,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将学生活动的照片进行精心的选择,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热情。接着教师让学生以Flash多媒体作品的形式展示活动,学生看着熟悉的内容,非常兴奋,认真操作。然后教师再展示自己制作的“我们的美丽家乡”,讲解多媒体作品合成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下自然而然地学到了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使之具备可操作性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尽可能选取学生感兴趣和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学生熟悉的任务型活动,如看病、购物、游戏等,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因此,高中信息课教师要设计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进行Excel学习时,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之后,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任务:用Excel电子表格画超级玛丽。学生比较熟悉并喜欢这个卡通人物,非常愿意去完成这个任务。当教师讲解操作步骤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着,非常想知道这是怎么做出来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带着迫切的求知欲望去学习,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采用兴趣与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兴趣与任务结合在一起,在兴趣的驱动下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其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时时刻保持着旺盛的学习激情,紧紧围绕“任务”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学习“程序算法”时,教师事先设计一个学生熟悉的QQ登录界面,进行登录演示,学生面对非常熟悉的内容,自然想知道“背后的秘密”。面对学生求知的眼神,教师将程序代码演示给学生,讲解其中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非常愿意学习,从而快速地掌握了选择结构的使用,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将兴趣与任务结合在一起,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热情,并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进而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