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2015-06-02颜桂兰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多媒体

颜桂兰

摘要:为了做到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多媒体可用图像、声音、色彩、空间等有形有声地表现教学内容,打破时空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抽象的客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重难点得到合理的突破。长期以来,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课堂 优化数学教学

很多学生平时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但往往在综合应用时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追踪溯源我认为是学生对知识更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多媒体可用图像、声音、色彩、空间等有形有声地表现教学内容,打破时空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抽象的客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重难点得到合理的突破。长期以来,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媒体达到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为了理解“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知识点时,我利用多媒体动画设计了这样一幅动画:一只狗熊坐着一辆带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中前进,小狗熊被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捧腹大笑。接着,我又演示了小狗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小狗仍被颠得一上一下。这是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被真正激活了。接着,我又演示了小猴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并且平稳前行。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演示中不知不觉会体会到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道理。三次动画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

二、增加密度、加大容量

在实际的教学中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感知规律,恰当地、高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可以比传统教学的密度大、容量多。

例如,我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可能会迁移已学的2、5倍数特征猜测3的倍数。为了验证,我在环节“验证猜想,积极探究”时设计了以下环节。

1.课件出示Excle表。要求:请说一个是3的倍数的数,这里有较小数,有较大的数,为了避免我们一个个计算验证节约时间,我顺势把这些数输到Excle表格中。

2.用Excle的筛选功能筛选出3的倍数。发现有的学生说的数并不是3的倍数。这与他们之前的猜测不一致。

3.接着我与学生一同探究这些筛选出来的3的倍数到底有哪些特征。

4.在教学完3的倍数特征时,我又让学生们迅速判断在Excle表格中的:369639693、13693692、121212127、18275499、9233……3是不是3的倍数?

5.再利用Excle验证。通过合理的操作演示,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并没有在计算方面花很多时间,而是利用多媒体某些功能节约了一定时间来探究3的倍数特征,有效地延伸这节课的宽度。

三、突出主体,有效学习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

在教学五年级“可能性”掷一掷时,学生掷完后,把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报给教师进行统计。学生亲自试验,收集数据,汇总小组试验数据。把收集到的小组数据两小组为一组合计,选择部分统计数据利用图表功能,在自动生成的条形统计图中,电脑自动填充功能画成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观察结果:抛的次数越多,正反面的次数会越来越接近,有可能相等,即这个规则是公平的。这里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动静结合的演示中,学生非常容易就能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课时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在方格图中物体的具体位置,为了让学生感受座位图如何过渡到方格图座位位置的表现,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课件演示)“数学中,我们经常把多少组在横线上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用0、1、2、3、4、5、……表示出来,把第几个在垂直的竖线上按从下往上的顺序用0、1、2、3、4、5、……表示出来。这条水平的横线叫横轴,垂直的竖线叫纵轴。这个座位图就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方格图表示了。”之后让学生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中xx、xx的位置。这里最大化地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从真正意义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数形结合,变抽象为具体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在具体对象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图象或图示,使过去只有“特殊才能”的数学家才能观察和想象到的数学知识,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想象和联想,能够促使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和不同思维形式的整合。这不仅能促使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为向逻辑思维过渡奠定基础。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避免走形式、以多媒体代替板书、“一键定乾坤,电脑为中心”等现象,而应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思维互动。这样的数学教学应该更有利于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也才是高效的课堂。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初中化学因多媒体而绽放光彩
巧用多媒体 让课堂练笔更加有效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