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渗透学科历史的实践与思考

2015-06-01金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电子表格表格软件

金琦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学科的发展,培养目标从着重学生编程能力到着重操作(图形界面)能力再到信息素养,不断改进。尤其近几年,信息素养内涵的百家解读对信息技术背后文化探寻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知识不是固化的物体,而是人类发展的某一阶段,有过去也有未来。学科的历史使我们学会其中的联系;历史教育我们:世界并不是每天都被重新创造的,每个人都站在他人的肩头上。秉持这种学科史的思路,信息技术课程视野中技术的内涵与外延就得到了拓展,师生们就不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生活于信息时代而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忽略信息技术的过去与未来。”因此,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渗透学科历史有助于本学科人文性的丰富与拓展。笔者将阐述如何在课例《电子表格软件发展史——第一课:电子表格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渗透学科历史。

● 课例《电子表格软件发展史——第一课:电子表格设计与制作》

本节课通过回顾过去、体验现在、展望未来三阶段融入“电子表格软件发展史”的文化主线。

1.回顾过去

课堂伊始,教师播放一则数字故事讲述第一个电子表格软件是如何诞生的。通过故事,同学们了解到“大量数据计算的需求”是电子表格软件诞生的原因。由此引出电子表格软件的发展历史。用文字形式呈现如图1所示。

2.体验现在

教师在设计、制作、评价表格环节,体验现阶段主要电子表格软件的一些功能。首先依据上述文字,在纸上设计表格,学生作业如图2所示。

再依据纸质设计,在电子表格软件中实现它,如图3所示。

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现代电子表格软件一些功能的同时感受软件的历史变迁。

另外,在电子表格软件中实现纸质设计表格之前,笔者用“我来选电子表格软件”的自制小游戏(如图4),请同学们一起喊“开始”和“停”,决定A-H八组同学分别尝试三种不同电子表格软件中的一种:Excel2003、Excel2010和WPS表格,初步体会用不同电子表格软件制作表格的一般方法以及它们之间微妙的差异,初步感受当代软件多样性的局面。

3.展望未来

最后小结阶段展示:日本一位70多岁的老人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水墨画;加拿大的学生用它制作角色扮演游戏;本节课“我来选电子表格”小游戏,也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通过这些小案例感受现代电子表格软件除数据计算和分析功能之外的强大功能外,还体会其未来的无限可能。

总之,学生通过“电子表格软件发展史”的文化主线感受电子表格软件发展过程中人类设计与创造的智慧。通过“设计与制作表格”的技术主线初步体验当代主要电子表格软件的一些功能,感受当代软件的多样性。

● 渗透学科历史教学原则

设计与实践“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渗透学科历史”课例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选择与学习内容匹配的历史资料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发现绝大多数资料描述的不是电子表格软件的技术是怎么依据人们的需求突破和发展的,更多描述的却是商业营销手段,利润等内容。虽然技术与商业、利润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极具争议的辩证话题,但在六年级学生接触电子表格软件的初期,先了解其发展的本质是“为了解决大量数据计算与分析”更为妥当。所以虽然那些风起云涌的商战给备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促进了从未有过的思考,但是它与教学内容不符,因而没有纳入本次教学项目活动。

2.把握与学生情况匹配的呈现时机

教学中,教师一般用“比较文字处理软件中的表格与电子表格软件中表格的相似和不同”导入。而以“电子表格软件发展史”作为教学主题后,备课时教师发现,现在日常生活中文字处理软件远比电子表格软件普及,比较两者的相似和不同是认识电子表格软件的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但史料告诉我们,办公软件家族的“老大”是电子表格软件,正是第一款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促进了个人计算机的迅速普及,而个人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又催生了其他应用软件的市场需求。作为一项新技术的第一课,学生既要了解它的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又要体验现代同类多样化软件的通用功能及微妙差异,容量已经非常大。“办公软件家族谁是老大”又是一个比较曲折、出人意料的故事,所以 “不同类软件比较”的导入则放在本次项目活动的最后一节课与这段历史故事一起作为点睛之笔。

3.选择或创造新颖的呈现方式

这节课历史故事的导入部分本来决定是由教师自己讲述的。随着备课的缓慢进展,史料有视频、图片、数据、经典解读等,日益丰富。而教师讲述又容易变成与学生年龄不符的一言堂,缺少共鸣。因此,决定尝试用同龄人的思想去激荡更多贴近的思想,即请一位善于思考,会表达的学生依据备课资料,用数字故事表达他的观点,也就是本节课导入所使用的数字故事雏形。事实证明,同龄人思想的分享表达更容易感动学生,引发共鸣。

● 技术主线与文化主线融合的优势

笔者尝试采用技术主线与文化主线融合的方式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渗透学科历史,是因为这种渗透方式主要有两个优势。

1.节约课时,提高课堂效率

以“所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背景”为主题更换原先教学项目活动的主题,是为了用所学技术了解本项技术的历史发展脉络。例如,电子表格软件学习单元最开始的主题是“水、电、煤气费用”,而随着时代变迁,缴纳家庭水、电、煤气费用已逐步网络化,该主题不再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换成“电子表格软件发展史”后,在相同课时内,学生除了能够体验电子表格软件强大的数据分析与计算功能外,还能感受和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背景文化。

2.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品质

渗透学科历史,呈现人类与自然界碰撞的故事,了解技术和社会心理世界的关系,有助于呈现技术的来龙去脉,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例如,本节课电子表格软件的诞生故事是由头发花白的布莱克林讲述他的学生时代,教授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几间教室那么大的黑板都不够用,还特别容易出错,因此激发了他开发电子表格软件的灵感。当学生看画面,听故事,能很明确地感受到电子表格软件诞生的使命就是大量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同时,学生也能够逐步明白任何技术不仅是一个静态的结果、一个工具,而是人类倾注情感和智慧传承、创造、发展的历史,它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当然,“使用技术而了解技术”不是在教学中渗透学科历史的唯一方法,像其他教师在课堂中尝试地运用“学子讲堂”、“事件解析”、“信息技术教材中科学史探秘”系列等,也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总之,多样化的尝试有助于信息科技学科人文性的丰富与拓展。

猜你喜欢

电子表格表格软件
组成语
电子表格的自动化检测
电子表格的自动化检测
有趣的识花软件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电子表格音乐合成器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巧用EXCEL电子表格计算土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