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三合一,共育专才
2015-06-01谢小青黄华添
谢小青+++黄华添
一、实施背景
河源市地处广东粤北山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积极有效应对困难挑战,全力以赴推动加快发展,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全市经济稳中有进,2014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名取得“两金两银”的佳绩。
随着职教集团化办学正在全国各省市展开,职教集团办学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加快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推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集聚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拓展。为此我校自2010年开始,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职教集团化办学。
二、主要目标
成立多元化办学集团职业教育集团,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为目标,提升区域集团化办学优势,体现职教合作特色。通过集团化办学模式,整合资源、壮大力量,促进职业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推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集聚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拓展。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充分发挥企业作用,以校企双主体,三合一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服务于当地企业,助力经济发展。
三、实施过程:
(一)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实现组织衔接。
1. 组建职教集团
在河源市教育局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以河源理工学校为龙头,以上联高职院校、横连行业企业、下接初级中学为链条,共同构建河源理工学校职教集团。集团创建于2010年12月,以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初级中学共同参与,“三位一体”的职教集团,目前有65家企业、130所初级中学、5所高职院校。职教集团各个成员单位本着“平等自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目标,共同推进集团发展,集团以“自愿参与、成员平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原则。
2. 完善职教集团的组织架构
为了完善集团内组织架构,邀请河源初级中学、省内外职业院校、省内外有关行业协会以及在珠三角地区和河源地区落户的相关企业加盟,组成河源理工学校职教集团的核心层,成立集团理事会。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等若干专门工作机构。通过举办研讨会共商招生改革、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取得成效。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形成集团办学长效机制。
(二)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共建,实现基地衔接。
推行校企合作,积极与企业共同建成一批具备实训和生产双重功能的车间厂房,创设数字仿真、虚拟现实场景的实训环境。校企共建、企业捐赠或赞助等形式,各企业先后投资将达到800多万元。与学校在校内共建汽车维修中心、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室实训室,跟航嘉(河源)工业园创建校办工厂、惠州海格科技校内手机维修实训中心和SMT一体化生产线等。
充分利用集团内职业院校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实现集团校校共享、校企共享。目前已建成校外实训基地46个,校企共建具备实训和生产双重功能实训场室36个。校内外基地共建共享,为校企双主体,实现校企三合一培养人才模式提供了基础。
(三)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衔接。
职教集团办学过程中,为整合资源,匹配资源,积极探索集团内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河源理工职教集团信息化平台,为此建立河源理工职教集团网站。宣传职教集团成员企业的产品、文化、发布企业的用工信息,宣传成员单位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学生风采,发布集团招生及毕业生就业等信息;同时也将初级中、大中专院校、企业整合在职教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实时共享,更好的整合资源。
(四)通过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实现生源衔接。
1. 内部资源共享,解决我校招生问题
集团内初级中学成员学校有130所,学校在集团作用下招生工作连年呈上升,建设前学校招生人数每年1500多人,建设后学校每年招生人数达2500多人以上,目前学校学历教育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多人。
2. 完善中高职贯通,解决我校学生升学问题
学校与各职业院校联合办学,通过3+证书、对口自主单招、三二分段、函授大专等方式,实行中高职对接,为毕业生升学、提升学历搭建广泛的平台。目前,每年200多人参加3+证书高考,录取率达95%;每年250多人参加对口自主单招,录取率达96%;每年1500多人报读成人函授大专,录取率90%。
(五)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过程衔接。
1. 校企双主体,共育人才
校企无缝对接,合办企业特色班,针对企业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人才。学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中兴专班,设有电子、计算机、旅游、物流等专业。先后与16家企业合作,在15个专业创建企业专班。
订单式培养人才,校企开展协同攻关,共享知识产权,与企业管理人员、能工巧匠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参与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和教学授课,共同参与考核评价学生。企业专班引进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企业的岗位需求与教学标准的对接。突出了企业在教学中主体地位,达到校企双主体共同培养人才。
2. 工学结合,探索“三合一”模式
学校以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中心,面向支柱产业,开展校企合作,与西可通讯、航嘉、海格科技等50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探索“三合一”模式(即一年级见习一周,二年级生产实习一个月,三年级顶岗实习一年)。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中做”和“做中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实践环节,实践动手能力提升,解决了过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六)通过集团成员师资共育,实现团队衔接。
建立集团师资合作交流常态机制,建立集团共享的“兼职教师备选人才库”,职业院校积极聘请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行业人员及能工巧匠到学校从事兼职教学工作。建立并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作用,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基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提练了企业师傅的教学业务水平,也提高了学校老师实践操作能力。endprint
四、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职教集团特色项目建设工作组,组长由招生与就业科负责人担任,招生就业科、实训中心、教研室、各教学部、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集团化办学特色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相应的各指导委员会,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理工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
(二)运行机制保障。
集团成立后,完善职教集团的组织架构,组成河源理工学校职教集团的核心层,成立集团理事会。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等若干专门工作机构。通过举办研讨会共商招生改革、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取得成效。建立和完善了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形成集团办学长效机制,为集团长效发展提供了运行机制保障。
(三)经费保障。
集团化办学得到各级市教育局等政府部门的指导,各级部门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另外学校自筹资金55万元用于集团化办学特色项目建设,该项目资金使用率达100%,给集团的正常运转提供了经费保障。
五、取得成效
职教集团运行4年多以来,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培养市场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订单式”培养市场紧缺专才,与集团内16个企业联合冠名企业专班,实施订单式培养目标,自2010年至2014年共培养企业专班人数有5000人,共有专班班级83个,“订单式”培养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紧缺人才。
通过集团化办学,联合企业、其它院校等多种办学方式,近年来为当地输出大量企业急需专业人才,提升当地各产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二)集团化办学成果辐射广。
集团成立以来,每年举办两次集团化办学研讨会,至今为止举办八次研讨会,研讨会邀请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初级中学、兄弟学校、高职院校等共4000人次参加,对集团内办学成果起到很好推动及宣传作用。组织集团内成员,定期送教下乡,不定期组织为社会提供培训、维修等服务,辐射河源市各个县区,直至边远乡村,为社会就业及再就业工作作出巨大贡献。
(三)形成校企 “双主体、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无缝对接,合办企业特色班,针对企业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人才。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探索“三合一”模式(即一年级见习一周,二年级生产实习一个月,三年级顶岗实习一年)。缩短了企业培训时间,实现快速上手。形成校企 “双主体、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企业专班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提升办学质量。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形势喜人,生源质量明显有所提升。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毕业生就业率99%,专业对口率为85%,毕业生就业平均薪酬2500元。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用人部门对我校毕业生评价反馈好,满意度超过98%。
责任编辑 龙建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