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时代”能来吗?
2015-06-01宋奕青
宋奕青
新加坡大华银行称人民币今年加入SDR的概率为60%,摩根大通则预测这一概率为“五五开”。
5年一次的SDR评估将在2015年下半年展开,人民币能否如愿将部分取决于IMF是否会改变其2010年对人民币的看法,即人民币不能“自由使用”。 此举引发了国际舆论关注。据悉,这次SDR篮子货币币种和权重的调整将再次决定人民币能否进入SDR。这将是IMF十多年来首次改变立场。
“人民币时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此前表示,目前IMF正在就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进行讨论,可能7月形成初步报告。
特别提款权SDR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同时也作为一种名义货币单位,用来计量IMF成员国所获分配的份额。目前SDR货币篮子中包括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四种货币。如果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这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2010年,人民币就积极寻求加入SDR,但未能如愿,而今年则是人民币第二次尝试加入SDR。之所以政府要如此积极地推动人民币加入SDR,是因为它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人民币加入SDR可以得到IMF180多个成员国的官方认可。这有助于增强持有人民币的信心,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可接受性和金融便利性,提升人民币的影响力。其次,SDR属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与规则的一部分,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跻身全球主要货币之一,也意味着我国对现有国际规则的承认与接受,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人民币加入SDR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货币“可自由使用”,因此,加入SDR可以倒逼国内资本账户的开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以及汇率制度的调整,并提升金融体系的监管效率。
全球有近15个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包括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及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首尔、巴黎、卢森堡、吉隆坡、悉尼、多伦多、多哈、苏黎世和霍尔多斯。从流动性角度来看,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30个境外货币当局签订了总规模超过3.11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离岸人民币存款超过2万亿元,且离岸人民币债券和其他人民币资产市场蓬勃发展。
随着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投资结算与储备货币体系中比重的不断提升,全球有望在2020年左右迎来货币格局变迁史上的“人民币时刻”。
无法撼动美元地位
尽管此举主要是象征性的,但象征的意义却很大,突显出中国正多么迅速地按照中国央行的改革政策,采取措施解除资本管制。
中金公司对此发布研报表示,今年对人民币国际化将是关键的一年。随着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人民币可能可以被称为一个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
中金公司表示,从历史上看,国际货币体系从来都由一种或少数几种货币所主导。货币的国际地位与发行国的经济地位往往是不相称的。其原因在于,货币和语言一样具有网络效应,因为其他人的使用而产生价值,这使得以少数货币为中心的机制更加有效率。
在报告中,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更大程度地融入当前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过程。要说人民币挑战美元为时尚早,但是在现有体系下,人民币仍有足够空间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使用。
在当前条件下,基于其他储备货币的过往经验,我们估计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潜在份额可达3.7%,相当于2.7万亿元。这大致相当于英镑的储备地位。
当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份额达到当前美国的水平,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潜在份额可达 19.2%,相当于 23.4 万亿元。也就是说,届时人民币的储备地位可能与当前欧元的地位相当。
中金公司预计,中国政府将很快推出一系列重大资本账户开放措施,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人民币的崛起可能才刚刚开始,但从一个很低的起点,它完全可以实现较高的速度。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过,如果将人民币的崛起视作对既有货币体系的颠覆性革命,恐怕既不专业也不实际。
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实际地位与美元、欧元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与英镑和日元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就基本数据而言,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份额不足美元的5%,只相当于欧元的6.6%;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美元、欧元、人民币的比重分别为60%、25%、1.98%;在国际债务和票据市场存量中,欧元所占比重约为45%,其次是美元,约为36%,英镑和日元分别为9.5%、2.2%,人民币所占比重不足1%。而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体系中,美元几乎是独家垄断,人民币只是在黄金交易体系中打开了一点点缺口。根本谈不上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
重要性在上升
在我国去年创造的高达10万亿美元的GDP中,真正得益于有效经济增长推动的比重不会超过40%,而其中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成分又要减去一半。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在数量上的长足进步并不能掩盖质量上的不均衡乃至某种程度上的虚弱。在全球主要经济大国中,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质量依然是最高的,其中尤以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基础最扎实。美国强大的制造业体系、依然举世无匹的金融资本以及对高端贸易价值链的掌控,提供了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货币的基础性条件。而美国花了200余年打造的上述体系,迄今为止依然不乏国际竞争力与活力。另一方面,美国还有中国所没有的机制化霸权体系。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美元的红利期。
未来十年,美元在全球交易与储备体系中的强势地位的确有可能减弱,但只要美国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金融市场不出现根本性衰退,美元仍将居于全球主导货币地位。全球或许在2030年形成美元、人民币和欧元三边均势的货币格局。
在世界各国的竞争性货币贬值愈演愈烈之际,人民币迄今为止是少数几个相对美元币值保持坚挺的货币之一。中国最近开始放松货币政策,但相对于日本或欧洲,中国在努力以更谨慎的方式做这件事。对中国来说,与其实施一次性的竞争性贬值以支持出口,不如缓慢升值以增加人民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吸引力。此外,人民币正统地位日益增强的同时,世界其余国家正在寻找美元的可靠替代品,以作为唯一的实际储备货币。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经济学家陈仲华戏称,SDR这个英文缩写应该代表“some day renminbi(有朝一日将是人民币)”。这一天正迅速临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