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历史作业形式,彰显历史教学魅力

2015-06-01蒋立兰

文教资料 2015年5期
关键词:历史作业教师

蒋立兰

(临泽县第二中学,甘肃 临泽 734200)

作业既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又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更是教师检验一堂课学生掌握情况的尺度。作为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指标,作业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日常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授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相当多的历史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就显得简单机械,有时作业成了一种应付检查的工具。为了使师生交流、对话的信息渠道畅通,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方法创新历史作业。

一、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画思维导图或建构知识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每上一堂课,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标注知识要点,以便于学生课后巩固复习,但由于受授课时间的限制和学生书写速度的影响,一些学生要么将其标记得凌乱不堪,无法清晰辨认,要么将其写于书本,课后不闻不问,这些现象都不利于知识点的内化和迁移。为此,笔者引导学生采取画整为零法,用活页纸画思维导图或知识树,学生为完成一个漂亮的知识结构图,必须再次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明确一节课的标题,标题下分为几目,每目所讲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目与目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学生画知识结构图或建构知识树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真研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深入思考、精心组织、加工与浓缩表达的过程,等结构图勾勒完毕,一节课的知识脉络便清晰地再现并保存于学生的头脑中。这种用整体眼光建构“知识骨架”的做法,既利于学生记忆、内化学过的历史知识,又利于学生分析、概括、动手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利于教师从学生画的思维导图中发现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辅导。每次作业后,教师都要求学生将这些制作的结构图粘贴在相应课节,便于随时浏览和巩固。教师还可将那些制作精美、逻辑性很创新性强的作业挑出来,作为范本引导其他同学参考。这既是对制作者的一种精神激励,又是对其他同学作业的现场指导。期中、期末复习时还可作为复习的第一手资料,引导学生在“智慧树”上采摘智慧果,效果不言而喻。

二、在拷贝、绘制历史地图中夯实基础,弥补学生个性差异。

“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比起文字的表现形式,地图以简明的、直观的、立体的“语言”再现历史,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教师授课时结合教材内容,运用相应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提取信息,比起干巴巴的说教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学习了《探险者的梦想》一课后,对于《新航路开辟示意图》,笔者采取以下分层措施:对学困生,要求他们用拷贝纸描画新航路开辟图,只要求他们在描画中准确标记住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即可;对学业中等水平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拷贝的地图上用彩色笔准确勾画四位航海家航行路线,并能说出他们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且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要求他们用8K纸,左面自行绘制图文并茂的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右面将自己在绘制过程中发现和提炼的诸多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并以导游稿和测试题的形式进行呈现。学生拷贝、绘制地图的过程就是一次搜集、提炼、组织、处理教材内容的过程,在动手中学生准确地拿捏住了本课的关键点,创新思维得以进一步提高,个性得以进一步张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了知识,这种作业形式正是他们所需求的。运用此种方法还可以完成张骞通西域、三国鼎立、郑和下西洋、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三角贸易、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与强化。

三、即兴虚拟历史故事,展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历史是过去的东西,初中历史教材中有些知识点,如《远古人类的文明》中有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简介、《原始的农耕文明》中有关半坡氏族居民和河姆渡氏族居民的简介,所占篇数很少但比较抽象,初一学生在学习、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在新授过程中,即便教师采取图片讲解、视频还原历史等多种方式,效果还是不佳。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以表格对比形式呈现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特征,然后将全班同学均分两组,即兴书讲关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一天”的故事。几分钟后,一个个充满个性的故事出现在了课堂:有梦游的、有穿越时空隧道的、有做导游的……同学们各显神通,将真实的历史与虚拟的故事结合起来,在想象中明晰了北京人和山顶人的异同。即兴虚拟历史小故事,巧借某一历史的关键点,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深入历史,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帮他们插上思维的翅膀,在想象中化难为易,轻松掌握知识,并锻炼书面表达能力。这正印证了黑格尔那句“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历朝历代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涉及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方面,虽然很具体,但很枯燥,老师串讲往往缺乏新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其做一位吃力不讨好的讲授者,不如用几分钟时间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笔者让学生以我是XX朝代的农民(或商人、或手工业者)为题,就使用的生产工具、取得的成就等内容写1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这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历史的做法学生乐于接受,写时兴趣盎然。等学生写完,老师点几位同学读读习作,并要求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直言不讳地指出小作者们的文章中哪些内容与真实的历史不符,应怎样写才符合历史原貌。在这写、读、评的系列活动中,学生准确地消化了教材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对历史学习兴趣。同时,即兴虚拟历史故事克服了教材相关史料不足的弊病,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更为历史教学拓展了一条新的途径,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以小论文形式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介绍了古今中外许多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教材为了凸显重大历史事件,对这些人物的介绍要么穿插在历史事件中,要么以辅助文形式只作简单的生平简介。这不但给授课老师的历史人物教学带来难度,而且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更不能给予准确的评价。为弥补这一不足,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利用多媒体补充一些资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但由于受教学时间和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这种补充往往不能尽兴。教师必须超周备课,明确某一单元、某一章节所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并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影视片和网站,引导学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查阅、观看,并把自认为有用的史料摘抄下来,为写小论文提供论据,等学完与这一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后,教师指导学生写与此相关的历史小论文。如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就涉及三位重要历史人物,华盛顿、哥伦布和拿破仑,其中后两位争议最大,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个“恶魔”,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个“有功之臣”;“法国人认为拿破仑是英雄,部分欧洲人认为他是战争狂人、是恶魔”。到底是“英雄”还是“恶魔”,需要用具体的历史事实论证。笔者便以“我眼中的哥伦布(或拿破仑)”为题,要求学生客观、公正评写。写前笔者特别强调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拿破仑对内对外政策,旨在引导学生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和事件中评价,并要求书写的小论文语言要规范、科学、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在学生书写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巡回指导,发现偏离主题的要及时给予指正。书写完毕的小论文老师要认真批阅,最好面批,对一些错误的观点要当面解释,在个性化辅导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对书写精、巧、实的小论文,教师可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并评议,进一步明确哥伦布、拿破仑在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以小论文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华盛顿、林肯等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在评价中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读、写、说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有助于老师提高综合素质。这样的作业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正是历史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总之,除上述四法外,历史课创新作业的方式还有多种,但具体采取哪种方式最佳,最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学生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不断摸索,真正使历史作业的完成过程成为学生智慧、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

[1]脱天文.如何引导中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2]宋运来主编.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3]黄炳麟.我怎样使用和绘制历史地图.

猜你喜欢

历史作业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历史
圆我教师梦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