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下1/4骨折行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5-06-01蒋武平黄达新郭鹏飞
蒋武平 黄达新 郭鹏飞
肱骨下1/4骨折行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
蒋武平 黄达新 郭鹏飞
目的分析肱骨下1/4骨折治疗采用锁定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肱骨下1/4骨折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 分析两组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和骨愈合时间情况。结果治疗后, 研究组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下1/4骨折患者予以锁定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 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且可缩短骨愈合时间。
肱骨下1/4骨折;锁定板内固定;重建钛板固定
肱骨下1/4骨折属于临床上较难处理的骨折类型之一,常发于12~19岁的青年男性以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女性人群[1]。由此, 本文针对已选定的62例肱骨下1/4骨折患者予锁定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4年8月本院诊治的肱骨下1/4骨折患者6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31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5例, 年龄12~66岁, 平均年龄(37.69±9.55)岁, 左侧骨折18例, 右侧骨折13例;研究组中男15例、女16例, 年龄11~65岁, 平均年龄(38.12±9.63)岁, 左侧骨折19例, 右侧骨折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研究组 予以锁定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本组患者均行常规臂丛神经麻醉, 其后采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侧卧位, 在患者及胸廓间予以垫架处理;曲肘90°并于肱骨下段后正中造切口, 小心分离切口近端后, 沿切口行纵向切口, 切开内侧头肌直至骨膜部分。直视复位患者骨折部位,并根据骨折线长度挑选锁定钛板, 后将其置于肱骨后外侧直至外踝处;然后, 于肱骨钱外侧放置重建钛板, 并行固定牢固。
1.2.2 对照组 予以锁定板内固定治疗, 其操作步骤与研究组相同。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放置引流, 术后选择恰当时机拔出引流管, 术后3~5 d内需给予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1.3 观察指标 以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患者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可分为优(屈肘>131°, 伸肘丧失15°)、良(屈肘>120°, 伸肘丧失40°)、可(屈肘>110°, 任何程度伸肘丧失)、差(曲伸<100°)四个等级;随访9个月, 记录患者的骨愈合时间[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 研究组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n(%)]
2.2 两组患者的骨愈合时间情况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骨愈合时间为(6.72±2.13)周, 对照组为(16.44±3.61)周;研究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肱骨下1/4骨折指的是在肱骨远端累及肱骨干与肱骨髁上的骨折,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本病症在成人中的发病率较低, 约占成人骨折发生率的2%, 但此类型骨折病症复杂,属于临床治疗中较难处理的一种骨折类型[3]。本研究对62例肱骨下1/4骨折患者分组予以不同手术方案治疗, 比较分析锁定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与单使用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差异, 发现联合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组术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可知:研究组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10%, 对照组为67.74%,研究组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表明予联合手术治疗肱骨下1/4骨折后, 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分析其原因在于, 成人骨折处理较为复杂, 因而对技术要求较高,而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包括手术入路、固定策略的选择以及神经处理方式等。联合治疗采用的是从肱骨下段后正中造切口方式, 其不仅可充分暴露骨折部位, 减少对肱三头肌血运和神经侧支的破坏, 而且固定更为牢固, 有助于患者进行术后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因此肱骨下1/4骨折患者行联合手术治疗的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4]。
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表明予联合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骨愈合时间。临床上多选用钛板作为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内置物的主要材料, 这是因为钛板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耐腐蚀性强、弹性模量与皮质骨相似,与钢板相比, 其在抵抗高频反复作用外力的功效方面较强;且该材料比较容易弯折, 可在塑性后实现与骨质紧实贴合,进而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并缩短患者骨愈合时间[5]。本研究尚未对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分析, 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锁定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手术创伤较小, 且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骨愈合时间较短, 值得推广。
[1] 李小伟, 赵巨伟, 仇小华, 等.锁定钛板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临床骨科杂志, 2012, 15(3):247.
[2] 肖军, 黄瑞良, 曲广鹏.锁定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13例.中国医药研究, 2011, 17(6):546-547.
[3] 熊文华.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强效镇痛下早期活动肘关节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研究.临床医学工程, 2014, 21(8):995-996.
[4] 窦连运.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强效镇痛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探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7):41-42.
[5] 马宝银, 高秀娟, 韩晓华, 等.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比较研究.河北医药, 2013, 35(6): 865-86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070
2014-12-25]
523873 东莞市长安医院厦岗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