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的临床分析

2015-06-01孙晓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回顾性稳定期白细胞

孙晓峰

探究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的临床分析

孙晓峰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SLE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是否发生白细胞增多将患者分为1组21例(增多)和2组99例(正常或减少)。观察两组患者病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情况。结果1组患者稳定期发病率高于2组, 进展期发病率低于2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患者发热、皮疹、关节肿痛、感染等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2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患者血沉指标低于2组, CRP指标高于2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后, 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 做好用药指导与抗感染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SLE属于全身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其病因复杂、病情凶险。正常情况下, 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多见[1]。但最新研究发现, 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也存在增多现象。为分析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本院收治的120例S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SL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 女114例, 平均年龄(54.3±13.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SLE的诊断和治疗标准。以白细胞标准计数(>10×109/L)为依据, 将患者分为1组21例(增多)和2组99例(正常或减少)。1组患者中男1例, 女20例, 2组患者中男5例, 女9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情况、合并症状以及住院时间。其中患者感染、发热、细菌分布、抗生素应用等情况参照第7版《内科学》中相应诊断标准。白细胞检测方法: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 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进行测定, 应用魏氏法测定患者血沉, 并应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CRP。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病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沉及CRP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病率比较 1组患者稳定期发病率高于2组, 进展期发病率低于2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比较 1组患者发热、皮疹、关节肿痛、感染等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2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沉及CRP比较 1组患者血沉指标低于2组, CRP指标高于2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稳定期、进展期发病率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比较 [n(%)]

表3 两组患者血沉及CRP变化情况比较( x-±s)

3 讨论

SLE主要临床特征为系统性多器官损伤, 疾病发生后,血液系统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通常以白细胞减少为主[2]。本次课题研究中选取120例SL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99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 与权威文献报道相符。随着SLE发病率逐年升高, 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检测出白细胞增多。而白细胞增多后会给SLE患者病情发展带来何种影响, 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3]。本次课题研究表明, 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通常发生在红斑狼疮稳定期, 其自身活跃性比较低,且稳定期发病率高于进展期, 提示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细胞毒物剂量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并与进展期用药进行有效区分。同时, 本次课题研究结果显示, 1组患者(白细胞增多)发热、皮疹、感染与关节肿痛等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2组, 说明导致白细胞增多的原因可能与机体出现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另外, 本研究显示, 1组患者血沉显著低于2组, 而CRP则出现相反变化, 进一步验证了表1白细胞增多患者多数处于稳定期的结论, 也证实了白细胞增多患者炎症反应比较强的论断。提示临床在为SLE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时, 应积极做好抗炎症、抗感染治疗, 为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奠定基础。另外, 针对白细胞增多患者,要对其体液免疫功能实施强化性监督和检验, 并以改善患者免疫系统整体能力为目标。

综上所述, SLE易发生感染, 由其导致的高病死率成为世界医学范围内重点讨论的问题。在开展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医师应对白细胞增多患者临床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并予以重视, 重点寻找导致其发生感染的原因, 避免以单纯SLE疾病指标去判断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误诊漏诊现象发生。另外, 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微生物引发的感染, 正确选用抗感染药物,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证临床用药安全,规范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用法、用量, 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变化, 预防并发症,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为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疾病致死率提供便利条件。

[1] 成梅初, 陈星, 刘映红.尿沉渣白细胞检查与SLE活动性的相关性分析.医学临床研究, 2012, 6(3):26-27.

[2] 胡喜梅, 樊志荣.SLE血液学异常与临床特点.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2, 2(12):170-173.

[3] 姜俊, 陈宜刚, 叶军, 等.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的表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2, 13(10): 163-16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049

2014-12-23]

471002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猜你喜欢

回顾性稳定期白细胞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白细胞
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后牙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回顾性临床研究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乳腺疾病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回顾性分析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