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送”奠服务基础 以“服务”促企业发展
——重钢股份公司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5-06-01易远菊

重庆行政 2015年2期
关键词:作业区服务型骨干

□易远菊

以“三送”奠服务基础 以“服务”促企业发展
——重钢股份公司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易远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任务的再丰富再发展。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努力提高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是新时期稳基层强基础促发展构和谐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作为国有企业,重钢股份公司烧结厂在探索实践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不断践行“服务基层、服务党员、服务职工”的信念和责任,并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了“三送”活动,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融入到烧结厂当前最紧迫、最艰巨的保产降本任务中来,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送服务,解除后顾之忧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前提在于搭建完善的信息收集、反映渠道,真实、准确、全面地掌握服务信息,重点在于切实解决基层、党员和群众的现实困难和难题,解除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

(一)完善渠道建设

一是按月召开支部书记例会,各作业区事务员参加。要求各事务员每月要深入现场、走进倒班房,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并在例会上进行汇报;对日常收集到的急需解决处理的问题,及时向厂部反映,以得到及时解决。今年以来,通过对内安排部署,对外协调联系,我们先后解决了职工操作室凳子、中夜班就餐、上下班乘车等涉及工作和生活的问题,职工比较满意。二是按季度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基层职工代表参加,直接与基层一线职工面对面交流、沟通,收集掌握基层一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效果良好。二季度代表们主要提出关于生活方面的意见建议,三季度则主要提出关于生产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职工代表们收集问题的角度更广,反映问题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三是半年党政组织联合调研,深入基层,走访各作业区,系统、全面地收集各作业区的意见建议,掌握基层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上半年的调研中,共收集了涉及定员、配件、现场环境、机关服务基层等七大类问题,都已进行了安排和处理,基层比较满意。

(二)健全处理机制

意见建议收集是手段,目的在于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和处理;否则,基层、职工反映问题的热情将消失,党组织的信誉将损失。我们的做法:一是督促协调解决。对一般性的问题,厂党委牵头收集、汇总,分类整理后,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厂党委进行协调、跟踪督促,较好地保证了问题得到解决。二是专题会议解决。对反映问题较多的单位,厂党委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解决。如在半年党政联合调研中,针对环保作业区反映的定员、配件等一系列问题,厂党委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分管厂领导和相关科室共同参加,对问题进行了一一研究和安排,确保了问题得到解决。三是现场办公解决。主要针对基层反映强烈、难度大的问题。去年8月,球团作业区保产和现场环境方面遇到较大困难,厂长、党委书记带队,分管厂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一起,连续两周到现场,与作业区一起商量解决办法,确保了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三)送服务树形象

厂党委积极组织开展“送服务”活动,树立党组织和党员形象。一是开展基层党员服务承诺活动。厂党委要求,每个党员都要结合工作实际承诺至少一项服务内容,为身边职工提供服务,如清扫办公室、换领饮用水等,并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各支部组织骨干党员开展送服务活动。如烧结厂有部分岗位位置很高,而清饮配送只到底楼,高空岗位清饮供应很不方便。为此,各支部轮班组织了一批骨干党员,每天负责将清饮送到这类岗位,让职工都能喝上清饮,安安心心工作。三是厂党委开展送厂情活动。由于生产任务重和人手缺乏的现状,各作业区抽不出人取送报纸,导致岗位人员不能及时收看到《重钢报》,对此,机关党支部开展“报纸送到岗位”的服务活动,机关党员轮流为作业区送报纸,让职工们每天都能及时了解公司的消息。同时,我们还把厂自办刊物《烧结宣传》送到了岗位现场,让一线职工能较为全面地掌握公司、烧结厂的生产经营情况。

二、送技术,提高职工素质

作为企业,在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一方面要解决基层和职工的工作生活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提升职工队伍素质,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助推企业发展。

(一)搭设劳动竞赛平台

在厂党委的领导下,厂工会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劳动竞赛,覆盖了全厂各作业区,实现了全员参与劳动竞赛。要在竞赛中取得领先,需要全员素质的提升。为此,各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骨干,开展“送技术”培训活动,这也得益于近年来厂党委坚持“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发展政策,党员即骨干,骨干大多成为了党员。各党支部紧紧依托党员智力优势,要求党员与基层一线职工结对子,负责至少一名职工的培训和培养工作,这也很好地解决了目前日益年轻化的职工队伍的操作和经验问题,促进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搭设技能竞赛平台

厂党委充分利用年度职工岗位技能竞赛平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送技术”培训活动。今年的岗位技能竞赛,设置了8个竞赛工种,较往年增加了2个工种,涵盖了全厂各作业区的主要岗位,共有118名职工参赛,经激烈角逐、层层选拔,共有23名参赛选手获得名次。竞赛中,各作业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厂工会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赴各支部,现场指导参赛职工,现场纠正、规范职工操作,为竞赛水平的提高,为生产的稳定顺行奠定了技术技能基础。

(三)搭设党内攻关平台

厂党委紧紧依托党内攻关活动平台,组织“胡钢创新工作室”的技术技能专家开展了“送技术”培训活动。2014年,厂党委结合高效经济生产、铁前降本等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了十大党内攻关项目。为确保攻关项目顺利实施,完成预期目标,工作室专家根据专业分工,利用掌握的技术优势,参与到相应的攻关项目中,与作业区一起研究、分析和总结,并对参与攻关项目的基层职工进行技术传授、培训。特别是为降低铁前成本,公司配矿结构调整,大量配用低品位、非主流矿后,对烧结职工的操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工作室专家通过开展一系列实验研究,持续摸索和实践,初步掌握非主流矿的工艺操作技术后,及时将掌握的技术传授给作业区工班长等骨干职工,并通过工班长层层传授给基层一线职工,确保了配矿结构大幅调整后,烧结生产和质量的基本稳定,为生产顺行、铁前降本提供了保障。

三、送管理,促进效率提升

企业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既是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完善;也是企业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烧结厂党委围绕生产经营抓党建,将服务型组织建设与管理提升进行了有机结合。

(一)检查找漏洞,纠偏促完善

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针对各作业区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差距,厂党委组织开展了“四合一”达标活动综合检查,每周一次的基础管理综合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管理漏洞、薄弱环节需要完善之处,积极与作业区交流、沟通和分析,现场进行纠偏,帮助制定整改改进措施,促进了作业区堵塞管理漏洞,夯实基础管理,提升了管理效率。如针对箅条体积小易被盗的缺点,厂部与作业区一起分析,研究制定了技防整改措施,并对外联系维检进行施工,增设了围栏,箅条被盗案件得到了较好遏制。

(二)方法再更新,培训提水平

针对近年来工班长等基层管理骨干日益年轻化,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都还存在一定差距的现状,厂党委组织分四期开展了工班长骨干培训。培训一是请厂领导讲管理,提要求;二是请职能科室负责人讲管理,谈方法;三是请经验丰富的骨干工班长讲管理,传经验。通过合理安排讲课内容,年轻骨干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管理方法得到完善,管理经验得到丰富,较快地满足了目前基层管理的需求。同时,厂党委有效利用每周职工政治学习平台,组织各专业管理人员,到作业区传技术、送管理、讲厂情,提升了基层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讲座扩视野,创新拓思维

管理需要开阔视野,管理需要交流沟通,管理需要持续创新。为此,结合厂处领导及科干的管理任务和现实管理差距,厂党委邀请集团公司宣传部领导,举办了“学习长安经验管理创新”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开阔了厂管理骨干的管理视野,拓展了管理思维,增强了应对目前严峻困难形势和艰巨的保产降本任务的能力。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安全环保、质量管理专题讲座,安排厂安全环保、质量管理的专家对基层的工班长、安全员等管理骨干进行专题辅导,提升了基层的专业管理水平。

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基层、党员和职工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真正做到服务基层、服务党员、服务职工,持续提升职工素质,稳定职工队伍,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还需要“融入生产经营抓党建”,有效服务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组织攻坚克难,助推生产经营;强化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效率,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作业区服务型骨干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作业区安全隐患监测方法
骨干风采展示
煤矿锚喷作业区喷浆粉尘数值模拟与新型湿喷一体机研制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危险区域的界定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
我军第一支航空兵骨干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