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农担保的社会责任担当与企业发展路径

2015-06-01刘壮涛

重庆行政 2015年2期
关键词:规模化三农融资

□刘壮涛

兴农担保的社会责任担当与企业发展路径

□刘壮涛

农是国之本,中央连续十二年以1号文件聚焦三农,足见国家对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视,也反证了三农的弱势地位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村经济增长乏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传统局面仍未打破。

从全国201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乡村人口近6.3亿人,占全国13.6亿人口的近一半,贡献的GDP为5.5万亿,占全国59万亿产值不到10%,仅占9.4%。仅以代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拖拉机与配套农具这一指标来看,全国农用大中型拖拉机527万台,配套农具826万台,合计户均不足0.05台;全国小型拖拉机1752万台,配套农具3049万台,合计户均不足0.18台;此外,农村家庭户均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不到1.7万元。足见,推进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

重庆比较典型,在全国较有代表性,从重庆市201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市GDP1.4万多亿,而农业GDP仅有1000亿元,名义上养活了2000万农业人口,人均产值不到5000元,若是仅从1300万乡村常住人口来看,人均产值也不到8000元,可支配收入不到1万元,仅有不到2000元的财产性收入。可见无论从产值和收入,亦或是可支配收入与财产性收入来讲都非常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50万公顷,而有效灌溉面积不到70万公顷,以2000万农村人口计算,人均播种面积仅有0.175公顷,不到3亩地,土地矿石化严重。从机械化水平来看,农用大中型拖拉机仅有3800台,小型拖拉机7800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90万台,机动脱粒机近100万台,农用运输车4.5万台,以700万户农村家庭做大数计算,2万户家庭共享一台大中型拖拉机,1万户家庭共用一台小型拖拉机,1000户共用一台排灌动力机械,7个家庭共用一台脱粒机,160个家庭共用一台农用运输车,这些机械能正常运行的很少,机械化水平仍很低。全年化肥施用量100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4.5万吨,农药使用量2万吨。农业商品产值接近1亿,但农业商品率不到65%。总体来看,重庆农村整体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再以重庆为例,据市金融办统计,重庆农房面积约9亿平方米,林地面积超过6000万亩,农村土地3400万亩,土地流转规模已超过承包总面积的35%,三权抵押价值在10000亿以上,如果能够盘活1/10,即有1000亿的市场规模,盘活2/10,即有2000亿的市场规模,能为农村带来大量的资金投入。

虽然国家对三农事业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政策大力支持,涉农举措也接二连三,但是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要实现转型,并非朝夕之功,尤其是农村改革涉及的人口多、地域广,要解决的矛盾异常复杂,这就对找准三农事业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形成极大制约,甚至三农事业改革要推翻国家长期以来执行的有关政策,面临的阻力也不小。

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改革之路。实际上包产到到户1956~1962年间经历了三起三落,四川、安徽、河南等地先后在1956年、1959年与1962年间掀起了三次“包产到户”的浪潮,但最后都功亏一篑,以中央主要领导人否定而告终。其中,在1962年关于“包产到户”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邓小平、邓子恢等领导持不否定的态度,邓小平更是借用四川农民的原话,提出了“不管黑猫,黄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著名猫论。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是在小岗村“包干到户”才成为实质意义上的突破。1978年12月,由于大旱天灾,安徽允许农户借地生产,安徽凤阳小岗村20户人家21人,凭着“借地”的缘由,下定决心签订了生死契约,“干脆一竿子包到户”,提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口号,当年粮食产量突破13万多斤。小岗村改革是适应当时农村境况的,改革则有可能吃饱,不改革只有坐等饿死。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等省市普遍推开,在1982年中央对农业的第一个1号文件上正式得到确立。这次改革赋予了农户相对自主经营的权利,使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财产主体,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也为整个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小平同志把这次改革誉为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境况下是成功的,但是,经过近40年的改革发展,现在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不再单纯依靠人力,技术进步的因素已经大大超出了个人的辛苦劳作,匈牙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就专门著述了《改造传统农业》一书,论证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现代化、市场化经营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应时提出了“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四化发展之路。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现代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农业生产现代化需要规模化经营,而规模化经营又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仍然以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为主,实行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好处主要表现在:(1)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充分发挥土地和农用物资的的生产潜力。例如,采用喷灌和微灌施肥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进行机械化播种、耕作和施药等,可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和作业质量;能更好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配方肥。(2)有利于培肥土壤,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例如,生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所涉及的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生产环境都要达到有关标准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认证。对此个体农民很难做到,必需组织起来,规范起来,标准化作业。(3)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增加农民受益,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效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地消化剩余劳力和缩小城乡差异。其实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好处还很多,就不一一列举。

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本轮农业改造的大势所趋,是一条大家都认可的道路。但是至于如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目前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主要是政府规划引导,按照半市场化的原则在推进,因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目前还受制于资金投入不足,受制于法律制约与制度限制。如,现行法律中农村宅基地难以市场化流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收益权抵质押担保融资等,都需要村集体农户2/3以上签字确认,农村土地、宅基地资产在大多数省市、大多数区县还不能办理抵质押登记,以及土地30年的承包经营期限,这些都成为制约集约化、规模化的土地流转,即使流转了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资产,不能形成有效的抵质押物。所以为实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标,形成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亟需对农村的资源要素(包括农村产权)进行清理核实,确权登记,评估定价,发现其真实价值,促进市场流通,交易变现,实现由资源—资产—资金—资本的转换。这才是适应当前境况,适应三农事业发展第二次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的突破口。

回到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而言,农村金融空心化现象非常突出,农村资本外流现象较为突出,农发行主要支持粮棉收购和大型农业设施建设、农行基本撤并了乡镇网点,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或已经改制为农商行,邮储银行主要是汇款方便,踏踏实实、真心实意为农村服务的金融机构现在是微乎其微。在这样的境况下,兴农担保勇于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以盘活农村资源,服务三农发展为使命,以发现农村产权资产价值、促进农村产权资产抵质押融资,推进农村产权资产融入市场为任务,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发挥资本中介和资本纽带的作用,切实为我市乃至我国的三农事业发展做出富有创新意识的探索和富有真正成效的实践。我们可以为一切农村资产提供抵质押融资服务,通过资本市场、银行市场、债券市场等,为三农提供资金支持,为三农输血造血,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支撑。

兴农担保是以融资担保为主业,综合价格评估、资产管理、网络金融与小额信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集团。我们基本上囊括了农村资产价格评估这一融资前端,到抵质押融资担保这一融资中端,再到农村不良资产经营管理这一后端这三大体系;不仅仅依托银行融资渠道,还可从小额信贷、信托、互联网、债券等多个渠道端获得融资端口,还能为农村产权资产经营主体提供融资咨询与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基本上是一个农村金融服务链条比较齐全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

作为一家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主体,以融资担保为主业的集团公司,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也要考虑融资担保这一主业与服务农村金融发展这一艰巨任务之间的内在矛盾。民营的融资担保公司,以盈利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甚至为了超额利润铤而走险,触犯法律,不会真正投入到农村金融服务中来;而国有的融资担保公司受制于资本金放大倍数的天花板,总体融资担保体量有限,不仅要承受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压力,也要承受“三农”投资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等压力,还要受制于银行比较强势而苛刻的保证金、授信额度等制约。而公司更要受制于目前从事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或禁止性条款等限制。且融资担保有一定的生存周期,当信用体系健全发达后,融资担保增信作用会随之消失,担保作为一个行业的周期也将结束。综观世界各国,如以美、德、日、英为例,融资担保均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政策性的制度设计,仅有一到两家国家层面的信用担保机构,所以说融资担保公司本身不能也不可能作为一个金融主体持续不断的为市场提供增信,而需要国家层面来予以统筹解决。

为此,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我们要思考服务三农的新方式,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主体,我们更要思考企业的发展出路。我们始终认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农业发展的真正出路在现代化、信息化,那么我们企业的出路也在于如何更好的适应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大趋势,服务好现代农业发展。其实,本公司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出路,早在成立之初即与市社科院等智囊团体合作研究制定集团的发展规划,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二十年的中长期规划和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我们一致认为公司的出路在于充分利用伞形担保体系这个优势,适应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变革,以三农大数据为支撑,这一大数据将包含重庆市每一个农业企业,每一个农户家庭,逐渐延伸至与每一个农业企业和农户家庭有关系的所有的市场主体,不仅包括他们的生产性信息,还包括生活性信息。一是基于这一信息基础,我们向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转型,为农业企业和农户家庭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方案;二是基于这一信息,我们将向大投行转型,将资本投入到有发展潜力和技术优势,处于成长期与潜在期的企业或创业团队;三是基于这一信息,我们向信息交易服务提供商转型,为农业企业提供市场产供销一条龙的信息服务,推动农产品等商品上线,做产品交易的信息中介商,借此进一步推动包括产品生产、销售、配送、质量监测保证为一体的物联网企业;四是基于这一信息,我们还将向专业性的管理咨询与服务专家智囊集团转型,基于我们的综合金融服务技术和深耕农业的行业专业技术,成为农业领域的高端人才基地,成为行业权威性咨询机构,以及高新技术开发与推广机构。

虽然我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出路所在,确立了奋斗的远大目标,但是担当这样一项具有划时代创新意义和改革突破重要价值的社会责任,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资源(包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资本等)是庞大的,尤其是要构建起覆盖全市的“三农”大数据库,按照一般的信息金融发展规律,耗资巨大,而目前我司30亿元注册资本金仅仅只到位了15亿元,资本金缺口极大拖累了我们开创这一崭新事业的进程。其次,服务“三农”一直属政策性鼓励支持的范畴,是国家的战略性公共工程和公益事业,并且建立“三农”大数据库是一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理应由政府财政全资投入建设完成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设完成,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向社会提供,而我司勇于担当这一重任,虽不苛求政府购买或重点资助,但是由于这一数据信息工程既耗资大,又耗时长,达到盈亏平衡点历时更长,商业回报周期慢,所以无论从支持企业研发创新,还是从支持企业肩负社会使命,亦或是从支持公益类、保障类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角度上讲,应将我司这一企业创新发展之举作为政策性扶持范畴,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应不以资本回报率作为考核要求,而应考虑其巨大的社会功效,宜采用模拟利润、社会效益或者公益投入抵扣盈利利润等其他的软指标或更为灵活而恰当的方式进行考核。再者,结合“三农”大数据库建设政策性强和耗资巨大的特点以及由企业独立承担完成的负担和压力较大的现实,政府在税收减免优惠、财政补助等政策上宜重点倾斜关照,若能允许公司将所得税、营业税等税收费用转为该项数据信息工程的研发投入予以免除则最好不过;最后,回归企业当前发展实际,建设“三农”大数据信息库,若是剥离了涉农融资担保这一当前主业,则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要牢牢稳固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综合服务这一基础,以其为支撑,顺势进入广大农村地域或领域,开展大量的社会调查,找到“三农”大数据库的信息源,获取更为真实准确的一手数据,为此,更要做好当前农村产权资产抵质押融资综合服务这一主业,一方面也是要补足未到位资本金,最好能进一步壮大充实资本金规模,健全融资担保“伞”型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延伸服务覆盖面,扩大数据信息源;另一方面也是要考虑到涉农融资担保的政策属性,采用非利润指标考虑,并给予涉农融资担保企业税收减免、财政补助等政策支持;再一方面要健全涉农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风险补偿标准,降低风险补偿门槛,简化风险补偿程序,最好能够以财政专项资金充实涉农融资担保企业风险准备金。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将时刻“增强五种意识”,切实增强攻坚意识,全力攻克改革“难啃”硬骨头;增强质量意识,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增强基层意识,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增强法治意识,注重改革与法治的有机衔接;增强责任意识,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致力推动三农事业健康发展,着力提升兴农担保发展水平,全力推动企业追求卓越与基业长青。

作者:重庆兴农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规模化三农融资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融资
融资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