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蔺市镇:在弘扬历史文化中创建文明镇

2015-06-01易先勇

重庆行政 2015年2期
关键词:市镇创建活动全镇

□易先勇

☆创建文明城镇☆

蔺市镇:在弘扬历史文化中创建文明镇

□易先勇

“千年古镇,君子蔺市”。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位于三峡库区长江之滨,西距重庆60公里,东距涪陵20公里,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特色旅游新干线试点镇;重庆市文明镇、重庆市卫生镇、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城乡统筹示范镇、三峡库区迁建保护传统风貌镇;连续14年被涪陵区委评为红旗乡镇。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蔺市镇党委政府带领带领全镇人民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目标,以提升镇容镇貌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一、文明传统悠久,创建工作具备良好基础

蔺市镇襟江带水,物华天宝,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建镇历史。清乾隆23年,蜀州牧袁锡夔以镇民逾年无讼事,旌以“君子乡”三字,褒扬蔺市民风淳朴,乡风文明。蔺市镇现存历史建筑物33687平方米,有保存较完整的麒麟街、半边街等6条总长为675米的明清街道,有保存较完整的鲁家院子、奚家院子等川东民居四合院11个;有分属儒佛道三宗的川祖庙、观音寺、禹王宫等九宫十八庙;有凤阳遗址、龙门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安澜桥、文庙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雷家院子和云家湾市级近现代优秀民居2处;有商周至汉宋的珍贵文物2000多件;还有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道道烽火墙等数量众多的珍贵民居文化遗产。

在君子文化的浸润之下,蔺市人民自来就有非常良好的文明素养,普遍热爱文化生活,各种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数量众多。1983年被四川省命名为“省级文明镇”;1995年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先进乡镇”;2007年荣获“重庆市文明村镇”称号;2009年1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镇。

二、落实保障机制,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蔺市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分管领导具体实施、党政其他领导包片,全镇机关干部包村(社区),镇辖各单位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在创建全国文明镇工作中,通过镇—村—社三级层层发动,全民总动员,深入推进各项创建工作。组织宣传队、宣传车等深入村社,深入宣传创建全国文明镇的重大意义、具体作法和目标要求,同时在各交通要道制作文化宣传栏、宣传标语和文明警示牌,营造了“做文明蔺市人,创全国文明镇”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明确目标,细化方案。围绕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精心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把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村(居)委、各单位,作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格局,并且抽调2名工作人员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国文明镇创建活动

(一)深入宣传,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文明礼仪、法制知识的教化作用,编制印发《便民服务指南》、《文明新风尚》等宣传手册,浅显易懂,深受群众喜爱。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禁止干部大操大办,引导群众节俭办宴。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组建大学生村官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二)加大投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一是道路工程。近三年来,蔺市镇道路建设养护总投资6400万元,硬化道路90公里,拓宽40公里,养护村道路180公里、社道路418公里。镇道路通畅率100%,村道路通畅率70%,社道路通达率100%。二是水利工程。投资1800万元,完成龙泉、连二等11个村的人饮工程,解决2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5500万元高标准整治病险水库18座,整治山坪塘225口,整治渠堰315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000余亩。三是危旧房改造和农村环境整治。完成农村C级、D级危房改造630户,完成龙泉村、青龙村、长冲村、松荫村整村脱贫项目,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村17个。

(三)建管并重,打造优美人居环境。一是竣工完成投资800万元,面积5000平米的移民休闲文化广场;完成总投资910万元的堡子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投资1500万元的3.2公里场镇道路油化工程;投资2000余万元完善中心场镇及四个副场镇排水管网、绿化、路灯、公厕、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665万元,新建蔺市镇客运换乘枢纽;完成村镇建房36500平方米。二是加强管理,成立综合执法大队,专门负责场镇卫生管理和执法工作;制定《蔺市镇环境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镇政府与居民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5500余份,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临街门面和住户的乱堆、乱倒、乱张贴现象进行彻底整治,清除卫生死角。投资120万元购置2台垃圾清扫车,做到垃圾日扫日清。三是成效明显。2014年,我镇成功创建为全国重点镇、市级生态镇,同时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村1个,区级生态村22个、区级绿色社区2个,涪陵二中成功创建为“重庆市园林式单位”,全镇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四)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一方平安稳定。一是深入开展“平安社区”、“无邪教社区”创建活动,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社区矫正,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二是认真执行《新信访条例》,加强对信访人员的引导,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认真开展领导干部、驻村干部大下访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问题。四是认真开展对无牌、无照等三无车辆及摩托车清理整顿,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认真落实消防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达标。五是加强文化市场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管理规范,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六是加强市政管理,严禁乱摆摊设点,实现环境整洁、秩序良好。

(五)以执政为民为宗旨,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办法,收集到涉及领导班子“四风”方面的问题45条,现已全部整改完毕。由党委书记带头,召开片区座谈会6次,开展“大走访”2次、“大接访”2次,共接待党员、群众3000余人次,接收群众意见建议梳理后共计445条,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在商业、餐饮、金融行业,全面落实了服务规范,普遍推行“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服务,争做文明窗口。供水、供电、广电、邮政、医疗等社会事务部门,按创建文明单位的要求不断深化创建活动,提高服务水平。

(六)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场镇、单位、村(社区)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目前全镇有市级文明社区1个,市级文明村1个,区级文明单位13个,区级文明社区7个,区级文明村9个。每年评选表彰“孝顺儿媳”20名,“文明市民”20名,“敬老标兵”5名,十星级农户700户,十星级农户标兵25户,群众参与率达100%。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重庆好人”、“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活动,开设市民学校,开设道德讲堂,努力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七)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以节为媒,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形成旅游和文化的互促互动。除了挖掘和包装古镇君子文化以外,更是将“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确立了“统一规划,重点打造,以点带面”的文化建设思路,从设施配置、业务指导、骨干培养、活动经费四个方面入手,培育“一村一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二是加大投入,完善文化设施。建成综合文化站并实施免费开放,建立了覆盖全镇24个村(社区)的农家书屋以及63处农家书屋外借点;设立2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点,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广播村村响和电视户户通达100%;所有的村(社区)都有文化活动阵地。投入37万元为11支坝坝舞队伍配置了音响设备,购置了四条龙舞设备,专门列支经费支持镇文联、镇老协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三是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5次以上,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假日均举行了大型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连续举办了多届“庆龙节”、“梨花节”、“旅游日”、“乡村旅游月”等活动。2014年我镇成立了蔺市镇文学艺术联合会,下设文艺表演、文学创作、书画影等5个协会,吸收本土文艺骨干35人。

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明显。

(一)为民服务工作呈现新面貌。一是服务体系不断夯实。健全并规范了村、镇25个便民(公共)服务中心,构架起了以“镇—村—社—户”和“镇领导—镇干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群众”为骨架的立体网格化服务群众体系。二是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三是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得到解决。四是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2014年,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接件2410件,涉及群众9510人次;全镇领导干部下访群众360次,帮扶救助困难群众为民办实事238件次;接待处理信访问题200人次,办理上级转交信访问题7件,化解信访积案2件。

(二)经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旅游和工业两大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我镇乡镇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

(三)名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蔺市镇按照“规划高起点,投资全方位,建设出精品,管理上水平”的总体思路,分别编制了《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三峡库区迁建保护传统风貌镇保护与发展规划》、《涪陵区蔺市镇梨香溪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总体规划》等,在坚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保证在成片、连片、合理配套的前提下,加快名镇建设开发步伐。2012年~2014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8亿元,名镇综合服务功能及配套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长江防洪护岸工程、美心城市综合体、海怡天龙门小镇、五马军用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发展后劲十足。

(四)社会事业取得了新成就。全镇共有小学4所、高完中1所,全镇有教职工300人,学生4900人。有卫生院4所,卫生院占地1255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现有医务人员98人,固定资产800多万元。有敬老院2个,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床位200个;文化、广播电视得到了有效发展,宽带网用户9000余台。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迈出新步伐。认真落实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深入开展“阳光村居”创建活动,全面推行村务和财务公开,不断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村财镇管等制度在各村(社区)开展顺利,实施效果良好。

开展全国文明镇创建活动以来,蔺市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锐意进取,努力拼搏,通过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文明素养,进一步弘扬君子文化,镇容镇貌焕然一新,社会风尚呈现新气象,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

作者: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镇长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市镇创建活动全镇
酉阳县涂市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十佳工作品牌 “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
宋代草市镇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
春风吹来尽芳菲——鄂州市审计局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
皇城二中“同课异构”演绎精彩
新疆专用青贮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措施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