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
2015-06-01
逝世
成思危:大师陨落
7月12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0岁。
成思危1935年出生于风声鹤唳中的北平,父亲给他取名成思危,寓意“居安思危”,希望他不忘男儿肩负国家安危的责任。事实上,成思危的一生,也是矢志报国的一生。
1948年底,年少的成思危随父亲举家搬迁到香港后,就读于左派学校。受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1951年,年仅16岁的成思危做出了他人生第一个重要选择,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优越的家庭生活,抱着对新中国的憧憬和理想,回到广州学习和工作。由于良好的工作表现,成思危先后被选送到华南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学习。
毕业时,成思危被分配到沈阳化工研究院工作,满怀抱负地投入到“向科学进军”的祖国建设高潮中。但“文革”的发生让一切戛然而止,成思危被下放当了锅炉工。“文革”结束后,成思危做了他人生第二个重要的决定,选择去美国读书。当时已在化工界已小有名气的他,却改行学了工商管理。在美国毕业后,他推辞了美国公司和研究机构的邀约,也婉拒了父亲希望他回台湾继承家业的要求,选择了回国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力。他将风险投资的理念带回国内,成为了后来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在治学方面,成思危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开创性地运用复杂性学科的方法研究我国改革发展问题,并在金融改革、资本市场、虚拟经济、管理科学、绿色发展、社保体系、自由贸易区、创新创业、智慧城市等方面颇多建树。在临终前一个多月的重病期间,他还操心中国金融改革,口述了一篇《研究金融问题需要有战略观》的文章,明确提出我国金融改革要确立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1994年,临近退休之年的成思危接受了时任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的邀请,加入了民建。1996年底,他接替孙先生当选为民建中央主席,并连任第六、七、八届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3月,成思危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民建中央主席的任上,成思危借助民建主要联系经济界的优势,充分利用参政议政的渠道,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见解和主张,而且,只要对人民有利他就不怕得罪人,献真言、说实话。
斯人已逝,唯其思想和精神永不消失。成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