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艺术
2015-06-01李云逸
李云逸
利摩日(Limoges)是法国南部上维埃纳省(Haute-Vienne)的省会,因其发达的陶瓷工业而被国人所熟知,故有“法兰西景德镇”的美誉。但是,却鲜有人知晓利摩日亦有高超的珐琅工艺。相较于利摩日珐琅工艺长达900多年的发展历史,18世纪才开始起步的陶瓷工业俨然成了“晚辈”。经过漫长的探索与研究,利摩日珐琅工艺逐渐形成了以掐丝珐琅、内填珐琅与画珐琅三种方式为代表的艺术创作手法。当地人也非常自豪地将这门技艺称之为“火的艺术”。
中世纪利摩日内填珐琅技术的诞生
当人类驯服了“火”这种自然现象之后,不仅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随之丰富了艺术的创作形式。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们就已经通过对火的掌控实现了将玻璃与金属相结合的加工技艺,由此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珐琅制品。该项技术随后由于航海贸易的发展而传入古希腊,并在古典文明的熏陶下不断成长。到罗马帝国时期,珐琅已经成为帝国境内珠宝首饰与礼仪器具上非常重要的装饰物件。公元5-6世纪,拜占庭帝国完善了掐丝珐琅,使得整个珐琅工艺踏上了新的台阶。到公元11世纪,珐琅传入法兰西王国控制下的利摩日,并从此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般认为,利摩日最早产生的珐琅工艺是内填珐琅。该技术实质上是对拜占庭掐丝珐琅工艺的简化。11世纪的利摩日人被拜占庭帝国各种精美的掐丝珐琅器所深深吸引,并开始研究其制作工序。但是,他们发现,在铜胎上进行掐丝再上釉彩的工艺对于利摩日匠人来说过于复杂,实在是难以掌握。于是,他们不得不在拜占庭的技术上进行简化以符合当地的工艺水平。匠人们采用镂刻的方式取代了掐丝来模仿并无限接近拜占庭珐琅器的效果,内填珐琅工艺因而诞生。
利摩日内填珐琅的制作工艺与掐丝珐琅相似,只是先将铜打制成只有几毫米厚的铜板,再通过镂刻或腐蚀形成需要的图案。随后,工匠们将不透明或透明的彩色玻璃碾制为粉末,并以少许的水混匀,以笔刷填图案再送入炉中烧制。对火候的掌控十分重要,当工匠们发现玻璃粉末已经融化时,便会降低炉温,以期通过铜的膨胀属性使颜料与凹槽完美融合。最后,依照设计的彩绘效果镂刻周边的花纹。
在天主教会统治欧洲的中世纪,精美的工艺均要为宗教服务,利摩日的内填珐琅也不例外。从保存下来的器物来看,利摩日主要制作带耶稣像的十字架、圣体盒以及供奉于教堂中的圣龛。珐琅主要为人物的服饰或背景着色,且多用蓝色基调的珐琅彩。利摩日的工匠们还创造性地设计出卷叶式的镂刻花纹,并填充珐琅制成背景板,再将独立制作的人物用铆钉固定于背景板上。
利摩日的内填珐琅器因工艺精湛,受到了天主教会治下西欧地区的欢迎。大量产自利摩日的珐琅器被出口到瑞典、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等地区。利摩日的内填珐琅也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利摩日的作品”(l'?uvre de Limoges)。只可惜,随着英法百年战争的战火在1370年绵延到利摩日,大量的珐琅作坊被毁,导致利摩日的珐琅工艺沉寂了近一个半世纪。
利摩日画珐琅的复兴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到15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利摩日的珐琅工艺慢慢复苏,但业已不是之前的内填珐琅。受当时欧洲流行的铜板画启发,利摩日的工匠们试图在鼓起的薄铜片上先烧制上一层珐琅,然后再用毛笔或抹刀蘸上珐琅颜料在上面进行人物画创作,由此产生了利摩日画珐琅技术。
利摩日的画珐琅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公元1480-1530年为草创时期,公元1540-1562为变革时期,17-19世纪为鼎盛时期。从1480年到1530年,处于文艺复兴初期的利摩日工匠们依然选择以宗教题材进行创作,其产品仍然为教会用品,比如当时流行的三折画和天主教堂祭坛后部的装饰屏风。工匠们往往选择用深色的不透明釉料作为背景色,再根据所绘人物的特点配上各种不同颜色的珐琅颜料。这些受北欧铜版画风格影响的宗教绘画,鲜明地反映了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特征。
1540年-1562年是一个有着众多转变的时期。首先,再一次受到铜板画影响的利摩日匠人们,开始用画珐琅仿制具有文艺复兴主题的铜版画作品,由此将利摩日珐琅工艺带入了文艺复兴时代。其次,工匠们尝试只用黑色釉作为背景,白色釉绘制人物,从而开发出灰单色画珐琅技术以创作神话或世俗题材的作品。该技术在日后成为利摩日珐琅工艺的一大特色。最后,在继续接受教会订单的同时,利摩日的匠人们开始用画珐琅制作世俗用品,比如酒杯、盐罐与首饰盒等等。期中,最著名的要数莱昂纳多·里莫森(Léonard Limosin),由于他出色的珐琅肖像画技艺而被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ois Ier de France)和亨利二世(Henry II de France)所器重,并为不少法国王室成员和权臣绘制珐琅肖像画,同时他也制作符合法国贵族口味的画珐琅器。
到了17-19世纪,利摩日的画珐琅器在欧洲大受欢迎。这一时期的画珐琅器不只专注于王室贵族的喜好,而是将画珐琅技术应用在更多的日常器物上以进行出口和对外展示。水壶、酒杯和餐盘等都被装饰以精美的珐琅画以配合市民阶层文雅精致的生活情调。值得一提的是,利摩日的工匠们还参考当地的陶瓷工艺制作出由多幅珐琅画组成的“调色盘”,供人们观赏把玩。
走向现代艺术的利摩日珐琅
进入20世纪,装饰艺术的风潮逐渐吹走利摩日珐琅工艺中的“匠气”,并将现代艺术之风带入利摩日。企业家卡米尔·福列(Camille Fauré)创办了第一家装饰艺术风格的珐琅作坊,其生产的带有几何形珐琅图案的花瓶被不少艺术爱好者所追捧。珐琅工匠之子莱昂·儒奥(Léon Jouhaud)则致力于用画珐琅进行艺术创作。他的小型珐琅人物画与风景画极具特色,为利摩日艺术家打开了通向现代艺术的道路。
法国当代艺术家乔治·马加杜(Georges Magadoux)从1941年起开始研究如何将珐琅应用于创作。在莱昂·儒奥等人的指导下,他很快便拥有了自己的风格。1943年乔治·马加杜在利摩日开办了一家名为“民艺”(Folklore)的画廊,并首次将珐琅艺术与马塞尔·格罗梅尔(Marcel Gromaire)、皮埃尔·勃纳尔(Pierre Bonnard)、苏珊娜·瓦拉东(Suzanne Valadon)等名家的画作以及毕加索的瓷器一起展出。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激发了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珐琅艺术的行列。而珐琅业者也深受启发,逐渐远离手工作坊的传统工作,转向更加个性化的创作。
到了1960年代,“民艺”画廊业已成为利摩日当地艺术的风向标。利摩日珐琅从业者工会也察觉到将传统珐琅工艺与现代造型艺术结合,将是一次绝佳的改革机会。由是,在1966年,马加杜联合珐琅从业者工会推出了首届“当代创造与现实”沙龙(Salon des Création et Réalisations Actuelles)。在利摩日市政厅,传统的珐琅器与现代珐琅艺术作品的共同展出,并大获成功。而三年之后的1969年,第二届“当代创造与现实”沙龙更是创造了一个传奇:当时法国国家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校长,以及法国陶瓷艺术界的重要人物纷纷参与其中。利摩日当地媒体感叹道这是对利摩日珐琅工艺一次具有革命性的转变。
借此机遇,马加杜开始酝酿一个国际化的珐琅艺术展览会。两年后的1971年,第一届利摩日国际珐琅艺术双年展成功举办。在马加杜的引领下,利摩日现代珐琅艺术由此进入了“双年展时代”。与来自苏联、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珐琅艺术家在工艺与创作思路上的深度交流,对于利摩日的珐琅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双年展时代”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如以制作珐琅动物见长的阿兰·杜班(Alain Duban),以内填珐琅创作见长的多米尼克·吉尔伯特(Dominique Gilbert),用画珐琅与三维造型艺术相结合进行创作的文森特·彼高德(Vincent Pécaud)以及发明玻璃包裹珐琅器技术的皮埃尔·克里斯特尔(Pierre Christel)等不仅通过这个平台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利摩日的珐琅工艺,也使他们成为当下利摩日珐琅业的支柱产业。只可惜由于资金问题与选题不当,1994年“双年展时代”画上了句号。
时间进入到21世纪,利摩日的珐琅工艺逐渐失去了法国公众与国际的关注。期间,老一辈珐琅艺术家相继离世,而新生代的艺术家业已步入中年。该如何保存与传承这门“火的艺术”成为摆在利摩日人面前的一个问题。经过工会的讨论与筹备,终于,在2007年,利摩日“珐琅之家”(La Maison de lémail)成立。目前,“珐琅之家”旗下约有40名珐琅艺术家,并建有自己的工作室用以为实验新的珐琅彩与技术提供条件。同时,每年亦开设珐琅讲习班以吸引外国学者到工作室中交流学习。如何重建利摩日珐琅的国际影响?“珐琅之家”的艺术家们正在摸索。
中国与利摩日:一个前景广阔的合作平台
2014年9月,利摩日高等国立美院的中国留学生与笔者一起陪同时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的范伟民先生,对利摩日的珐琅工艺展开了为期2天的考察调研工作。此次考察让我们对当地珐琅艺术的历史与现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期间,我们与“珐琅之家”的负责人以及旗下的艺术家们进行了气氛融洽的会谈,并商讨了相关的合作事宜。
早在1984年,来自中国的五位珐琅艺术家曾以“珐琅爱好者”的名义参加了利摩日的双年展。他们参展的掐丝珐琅器带来给利摩日艺术家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为两国的珐琅艺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如今,不少“珐琅之家”的艺术家仍对那次双年展上与中方的交流记忆犹新,他们希望能再有这样相互探讨学习的机会。
中国自唐代以来便开始研究与制作珐琅器。在清朝康熙年间,中国开始从法国进口利摩日的画珐琅器。这些远过重洋的工艺品深受康乾两朝皇帝的喜爱,由此促进了中国景泰蓝技术的发展。这门从西方引进的工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印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并将其推上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而在2014年的北京APEC峰会上,中国更是选定景泰蓝赏瓶作为国礼赠与参会领导人,足见珐琅工艺在当代中国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当西方再次遇见东方,中国与利摩日这座“珐琅之都”的合作定将会让珐琅工艺在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中产生新的飞跃。同时,这样的合作亦是为保护与传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做出我们的贡献。
利摩日虽然只是一座法国小城,但她的文化影响却是世界性的,一切都源自其独到的珐琅工艺。如今的利摩日等待着重生,并期望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让“火的艺术”找到新的位置。
(本文所有作品图片均由法国利摩日美术馆提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Léonard LIMOSIN, Portrait de Galiot de Genouillac; Jean III PENICAUD ,Joseph jeté dans la citerne ; Dominique GILBERT, La Cité des Signes ; Pierre CHRISTEL, Vase Bleu ? 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imoges. Tous droits réservé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