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雕塑“中式物语”之设计构建
2015-06-01尹冰
尹冰
“Chinese style, basically, it is a kind of Chinese symbol, but its hidden meaning is associated with poetic atmosphere and poetic features”. How to create a sort of valuable “Chinese sty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his ques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ethinkings of sculptural design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we should appreciate and take good use of the wisdom and power that Chinese civilization contains,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m from some aspects: follow the nature and social trends, keep things simple, and to create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当我们欣赏某一民族文化特定时代的雕塑作品时,便意味着除了这件雕塑在物理意义上具有空间实体性以外,更可以在审美设计的精神意义上欣赏这个民族传统文化在这个特定时代的美学观念。所以,雕塑家要尽可能地了解传统,在雕塑创作中研究如何体现材料特性、如何演绎传统元素、如何在环境中展示、如何与观众互动等有所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与现代人的视域相交融,使雕塑作品充分展示人工的智巧,从而显示出明显的设计痕迹并具有现代文明之美,以保证民族文化的传承历久弥新。雕塑家应对传统文化元素经过图像学思维的设计和文化历史学的深层次研究和体认,其作品表现并不是简单直白、不证自明的一目了然。正如清华大学许正龙教授所提出中国当代雕塑“中式物语”时所讲:“中国人讲究托物言志、状物抒情。中华文化高度在于诗境。中式,表层是中国符号,深层即诗性、诗意、诗境。置身中华文化背景,主题非单一,是综合的;形态非单一,是构造的;传达非单一,是融合的。在飘忽的物态语境中,陈述梦幻的中式美学。”
如何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创造有价值的“中式物语”?这就关涉到对于雕塑设计与当代艺术本身的考量和反思。在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中,我们要体味并良好地运用中华文明带给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效法自然
人们自有能力思考以来,便已开始设计与发明。中国原始彩陶与希腊原始彩陶相比,虽然在表现风格上存在着不同国度和地域的文化差异性,但作为彩陶这一造物的基本形式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似乎都自觉接受了人类设计最渊源的本能力量。从一两万年前的原始岩画、雕刻艺术到现当代装置艺术现成品的运用,都是人们想通过“效法自然”的方法来唤起观众对自我生存经验的共鸣来表达相应的艺术观念。每一地域、社会皆有其历史传统,因而形成了各地域独特的生活形态及文化。虽然在现代社会受到文化交流的相互影响,以至地域的生活模式逐渐丧失原有的独特性,但是人类对于大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是同一的,在创造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原始设计理念和艺术处理手法也有着相似性,所以他们的自然生活圈、文化圈的基本设计基因仍然维系不断。从古至今,经典的雕塑设计也异曲同工。雕塑通过视觉语言的传播使我们在审美理解上获得了文化意义上的对话可能,许多雕塑即便在国家之间缺乏语言互通的情况下,也可依靠其效仿自然形态、色彩、结构等美感现象及使用功能的设计达到美学上的接近理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雕塑设计的过程中,雕塑家应试图对自然之美进行深化及附着其社会化意义。大自然本身是美的,雕塑家们往往以其敏锐的审美观察力与生活体验性,采集自然之物的种种因子,通过榫接、钉拧、粘接、焊接、锻造、捆扎、摆放等构造手法,把自然之物本身所包蕴着的、我们曾经忽略的美通过作品展现出来,并且通过这种不同于过往的审美展现过程,给我们提示出了一种自然社会化、观念化的深层喻意。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新锐雕塑家钱亮利用一次性竹筷子作为材料,“组装”回母体竹子的一系列雕塑形态,似乎在表达筷子集体“回归”本质的愿望。这些作品对自然之物的美的开拓,将超越物象本身,直抵其社会化的深层隐喻,让观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体悟到了一种中国文化含蓄的社会美学内涵。作品所包含的观念价值与自然之物完美结合并使人进行形式展现之外的社会化反思。
顺势而为
雕塑是一种造型设计方式的材料立体呈示,并将构造实体直露于现实环境中。在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过程中,雕塑家要体现“顺势而为”太极式的东方智慧,相信“顺势而为”的自然力量是无以伦比的。
在造型创作中“顺势而为”。雕塑家要在创作中不断使效能和美学这两种自然的本质达到平衡。由于效能是以人类完成工作所费时间与精力的比值而定,而自然则是聪明的以回应的多寡来加以平衡。大自然的设计解决方案,恰是在改变过程中,持续性地用适当的资源调整自己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雕塑创作亦是如此。在效能与美学遇到阻隔或瓶颈时,我们不能将问题放回原处,而是要遵循“效法自然”的原则,谨慎设计进行的步骤,而模仿自然持续动态的转变调和,用变化来适应差异。拙作《海滨的阳光》便是“就势”利用树枝分叉的形态结构来对雕塑主体形态进行变化雕刻而成。
在环境设计中“顺势而为”。雕塑艺术是一种环境艺术,是与参观者有密切关系的环境装配。在环境中“顺势而为”的佳作,应具有强烈的材料感和在场性,并不是一件孤零零的放置于那儿供人静观的单体,而是把雕塑与展览空间融为一体,或者让雕塑的展示本身构成一个雕塑性的空间环境。甚至这件雕塑的意义离开了周边环境,我们都可能无法获得合理的解读。环境越来越成为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作品意义存在的载体。这样才能保持艺术对于观众心灵的影响力和穿透力,显示出作者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高超意识。许正龙教授在创作雕塑《镜里镜外》时就对未来的摆放空间进行了整体的设计与构想,强调了人们对艺术的在场性感受,人们可以透过镜框看到周围自然变化的风景。这样,人们面对雕塑时的感受是新鲜而独特的,而雕塑本身的存在也具有着与环境不可分割的原作性。艺术家在给予观众以直面艺术品时的直接性体验与领悟本真状态做了不懈的努力。
化繁为简
“在空无之中,形式于焉而生。当某人倾空自己多年来所追求持有的假设,推论与评断之后,是会接近自己的原始状态,并可开始构筑出最原点的想法与最新奇的反映。——Stewart W. Holmes 与 Chimyo Horioka. 15禅说”。这句话阐释了东方文化思想的精髓。东方艺术中的设计语汇是极简的、无碍的、舒缓的,经长期开放式美学思想的影响和艺术实践,将受用者连结到无限可能的大千世界里,完全超越艺术主体的藩篱。“化繁为简”正如中国古代“禅”的基本思想,不依靠任何外部的附加物,简化粹炼信息回到其本质和纯粹,而非允许多重且不必要的诠释,尽量与我们内心的活动接触,选择最直接的道路直指人们内心深处。
中国传统雕塑不拘泥于解剖学的限制,将空间与材料顺势而为,将形体归纳统一、化繁为简,突出表现塑造主体的精神气韵。这是古人在中国的文化符号系统中对自身创造精神的归纳和肯定,通过这种肯定,造型设计美学借助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关系对世界进行的审美描述具有深刻的“中式物语”之意义。“中式物语”设计构建的深层迹象并非只有让形态凝固在材料上才是维系雕塑的审美形式,相反,一个形式化的象征或者一种符号化的表示便可从精神深处洞见中式设计美学的本质。例如,台湾著名雕塑家朱铭的作品,充满着最纯粹的设计性。作品利用类似木头切割的抽象表达手法而凸显出中国武术太极招式的“刚柔并进”。其精神特性以最精炼的块面使雕塑变成纯粹抽象的视觉符号,进而揭示出美的创造性价值。这种价值使我们在欣赏雕塑时心灵产生愉悦,让雕塑家的智慧到达更高的美的精神关照层面,进而在以自由与独立为内涵的现代人文精神领域进一步塑造出“中式物语”的时代特征。
象征隐喻
象征和隐喻是借助一种文化形式,表达和暗示另一种文化意味的方式。自古以来,东方人惯用拟人、符号、写意、对比等象征隐喻方式进行表意,体现了东方美的特有形式——含蓄。在中国,多元民族的构成决定了多元文化的存在。象征隐喻文化的存在及其表意方式具有普遍性,而具体内容表现则具有特殊性。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象征着傲、幽、坚、淡的品质,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龙”经历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已渗透了社会各个方面,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体现了一种“龙德广大,无所不包”的博大襟怀。在艺术表现中借助象征隐喻视角,是一种修养,一种情趣,一种韵味。象征和隐喻可以帮助我们由表及里,使观众通过欣赏审视艺术品而完成从现象到本义的认识过程,从而完整认识作品的全部涵义。
中国当代雕塑的表现价值也慢慢脱离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转向于雕塑本体文化指向与社会意指在展示环境中获得令人反思的新意义。作为充满文化意义的雕塑设计活动,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相当有弹性,在表现上可穿越时空亦可跨越材料。建立雕塑艺术视觉隐喻所需的,便是在两种或多种文化表征或内涵中找寻相似性,使多个概念“化繁为简”,移除任何无法协助沟通的信息,最终将提炼的精华以智慧的方式转化为材料塑造的形体及所占据的空间,来传达一种以上的讯息。蔡志松的《故国》系列作品独具慧眼,从形体结构设计到材料语言转换,看似具象的对象被观念化、永恒化为一种中国文化精神象征。“带着一种包括神往在内的复杂的感情对已经逝去的沉重历史与人生的回望与反思”是蔡志松在《故国》中所取的基本文化立场。这种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对于建国以来现实主义的雕塑艺术观念具有不可磨灭的革新意义,这也标志着中国当代文人重拾传统文化之物语,继承中华文明之精髓。
交互沟通
艺术虽然要秉持对社会的影响和改造之态度而使更多的人对其进行感知,但艺术不应是直白的叙事。因而,在艺术中建立意义是人类自觉且持续的行为活动。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象征隐喻”是艺术意义与人们深层沟通的关键一环,方法是艺术家对创作灵感元素进行有效的选择,协助感知的平衡,并将之转译为有意义的艺术语言,再通过设计让其意义化与美观化。而人们利用感官感知来将艺术家通过作品所传达出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将感悟与自身知识结构和信仰相互协调,并结合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综合衍变成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回应态度。这就完成了一次艺术与人完整的而有效的交互沟通。
只有完成艺术与人有效的信息交互与沟通,艺术才有存在的价值。雕塑艺术在公共环境设计中倍受青睐的原因是雕塑与人的交互沟通性较强。放置于一定时空场所中的雕塑,对其环境空间的占据,并不是绝对排他性的,而是容许观众介入作品所包纳的空间范围。雕塑的魅力在于让你感觉到了什么,而不只是你看到了什么。当雕塑中的沟通信息若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便能与人的交互沟通经过美学的转化变得雅致,让其顺畅地透过“共同的认知”广为人们所接受,启迪人们的审美发现。当代雕塑把观众纳入作品中,激发了一般观众的想象与创造激情,在把观众变为艺术品构因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平时欣赏传统艺术时的观众自下而上的瞻仰角色,成为参与作品创作的平等的介入者与创造者。二十年前,中国美院教授李秀勤以盲文的“触点”作为造型元素,进行设计解构并重新构造,创作了十五件雕塑作品。一个名为《触觉·凹凸》的雕塑展第一次以艺术的方式将盲人带进视觉艺术的殿堂,这些“指尖读者”用手指读懂作品。二十年后,李秀勤教授又在杭州图书馆举办了一次以相同名字命名的展览,在主题和意义上再一次得到了升华。当初的孩子已长大成人,对现在的雕塑作品产生了不同的感触。李秀勤专门为盲人进行创作的展览充满了爱心和震撼力,这些作品让特殊的观众融进了艺术,在盲文的凸凹造型中通过对压力和张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艺术的特殊魅力,让视障人群感知雕塑艺术之美,也为普通参观者提供了新的艺术体验。这样也就使得观众与作者同样游走于艺术与生活之间,同样实现着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这个例子说明:当代艺术介入生活的意愿越强,艺术与人们的交互沟通层面就越多,从而对社会的改革与影响力度就越大。应当认为,雕塑设计的审美表达是观念在造物世界中的显现。“中式物语”之设计构建,可以点醒中国当代雕塑的所有面向。雕塑因此而具备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表现性,其审美属性中充满了中华文明的智慧之道和审美快感。当代雕塑通过设计具有了日常视角下对事物所不曾有的新的观察与透视界域,不仅可以再一次解放我们传统的审美方式,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换一种思维反观我们身边的物质世界和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