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批改,让孩子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2015-05-30陈明堂

关键词:文具盒习作作文

陈明堂

当下,不少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着重写轻改的倾向,有的学生甚至抱着“奉命作文”、作完“交差”,事不关己的态度。教师含辛茹苦改了错字、病句,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还要写上眉批、总批,殷殷期望融于字里行间。结果呢,学生一拿到作文本,瞅瞅作文成绩,高了沾沾自喜,低了收进抽屉,哪会顾及老师的良苦用心?更谈不上仔细看看老师的精批细改了。

怎样扭转学生“应付了事”的心态呢?我认为,转换角色,让他们作为一名“小老师”,试着改一改同学作文,在批改作文中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一次学生互换批改后,有一名书写不大工整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老师让我们也来当回‘小老师,改一改同学的作文。因为我的字比较潦草,很多同学都不愿和我交换着改,我只好找同样搭不上伴的小马虎同学互改。哪知他的字也跟我一样潦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帮他改了一小段,累得我眼疼脖子酸。

想想,老师每次帮我们全班48个同学批改作文,不知要有多辛苦!原来,当老师批改作文还真不容易呢。于是,我慎重地对小马虎同学说:‘咱们都把作文重新抄一遍再改,好吗?哪知小马虎同学也正嫌我的字潦草呢!“从此以后,这位同学每一次作文都尽量书写得工整一些,好看一些。可见,学生通过参与批改,增强了写作责任感,从而逐步养成认真写作的好习惯。

老师虽然天天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但是因为年龄、经历、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处境等方面的差异,所以老师对事物的关注点和体会,与同学们其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学们的作文,从选材、立意、构思到具体表达,无不是童真、童心、童趣的表现,老师来改,毕竟隔了一层,而同学们相互之间则更能体会其中三味。让他们自改,就更容易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到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字,甚至标点符号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有热情的参与,无疑更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例1、我们的小汽车“嘟嘟嘟”地带我们上山了!一路上,云雾缭绕,路旁的松树“沙沙”作响,好像是在迎接我们的导游,前面的景物若隐若现,整辆车就好似浸泡在牛奶里。“哈哈,汽车也喝起牛奶啦!”我高兴地拍手。

【在本段的修改中,大家发现了什么?那就是小读者增加了环境描写(“加进环境描写”这一点老师可以在指导或简单点评时告诉孩子),多了几分童真、童趣。你看,小汽车的“嘟嘟”声、松树的“沙沙”声,无不包含着小读者独特的体验。而汽车在这样的山路中行驶,就像在喝牛奶,有趣极了。“哈哈”则是小作者有了新发现时发出的得意之声。这样的修改,虽然没有将环境写得美轮美奂,但童心可叹!】

例2、嘿!三根香肠熟了,两条玉米也熟了,一阵阵浓郁的香味直往我们的鼻孔里钻。美味抢先试!我们一人一条香肠,把两条玉米留给了两个小弟弟。

【在本段中,没有让梨的孔融,只有纯真的孩子——美味抢先试!抢的当然是香肠,留下的当然是玉米了。活生生的孩童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我们仿佛看到了正在大快朵颐的孩子和一旁边啃玉米便流口水的小弟弟啦!这就是孩子的原味生活,也是只有孩子才会改出来的细节。】《野炊节选》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批改作文,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评判,引起学生的思考、修改。

学生如果不思考,不修改,教师的批改工作等于白做。而如果让学生都参与作文批改,教师就不必再把大半的时间用在作文批改上,而把时间花在巡视学生的批改上,及时地启发、指导,完善学生的修改。

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批改的效率,也让学生体会到当“小老师”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自豪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作文教学效率也就高了。

例3,《考试的烦恼》节选:咦?这一题怎么做?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题目——给短文选择正确的解释。可每个解释的意思都很相近,我该选择哪一个答案呢?我犹豫不决,一会儿咬着笔盖儿,一会儿挠了挠脑袋,一会儿托着下巴想,一会儿又在嘴里念念有词,希望能找到灵感!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只好不管三七二十一,狠下心来选择了“A”。

开始检查了!啊,错了一个字,我拍了拍胸脯,赶快把它订正过来。糟了,又错了一个字!我拿起笔刚想改,却突然忘记那个字该怎么写……我该怎么办呢?慢慢想吧,还有多长时间?后面都没有检查呢!跳过去吧,分数会不会白白流失呢?要是考不好就惨了!哎,先检查吧!

【让学生自改前,老师在点评中可以提示——活用“一会儿”,写活“犹豫不决”!回忆检查时的所做所想,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学生就能够结合自己考试时的实际情况,写出当时的场景。】

例4、梦的风波    【六年1班:杨琼芳】

小鸟叽叽喳喳地在窗外叫早了!我窝在床上,揉揉眼睛,睁开朦胧的睡眼。突然,我想起那件可怕的事,“哇——”的一声哭了。

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闻声走了过来,轻声细语:“怎么啦?”她(同一段话中,尽量不要重复使用称呼)一脸温柔,轻轻抚摸着我的小脸蛋。要知道,这时的妈妈心情最好。

【“我”在床上,怎么知道妈妈在厨房里洗碗呢?改为忙碌更合理。】

“我……我……”我紧张极了,双手抓着床单,脸色有点儿苍白,心想:妈妈要是听了我的话,会不会骂我呢?要不要告诉她呢?

【心理活动可以看出“我”此时的矛盾想法。】

妈妈坐在床边小声地问:“说吧,别怕。”她用手托起我的下巴,对我微笑,那神情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猫。

我打了个哈欠,随后吞吞吐吐地回答:“是……是……是我偷了一个同学的文具盒。”说着,我的双手不安地动来动去,眼睛里含着闪闪发亮的泪花。

“谁的?”妈妈脸色大变,转眼间变成了一只凶恶的大老虎,手高高抬起,似乎随时都有可能重重落下来。【比喻能使人物的神态更具体、形象。】

我满脸通红,强忍泪水,叫道:“是小军的,那文具盒很漂亮,上面有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我最爱的,所以……所以偷了。”(神态描写写出了我的委屈与害怕。)

妈妈雌性大发,“啪——”的一巴掌重重地落在我的脸上。

“什么时候偷的?”眼里火花四射的妈妈叉着腰,早已站到床前。

“……”

“说呀!”妈妈提高了嗓门。

我解释道:“是,是我刚才做梦的时候。”我的泪不由自主地滚了下来。

“啊!?明明,是妈妈不好,妈妈给你买文具盒,好吗?”妈妈大惊失色,扑到床头,搂住我,露出了懊悔的神色。【一连串的动作以及神态暴露了妈妈的自责与懊悔。】

我一脸恳求,小声说:“妈妈,我不再做这样的梦了,好吗?”

“……”

温暖的阳光照在了我的床上,照在了窗前那只羽毛洁白如雪的小鸟上,我的心伴着小鸟的歌声飞出了很远很远……【环境描写把“我”如释重负的轻松愉快写活了,照应开头,衬托巧妙!】

【点评:本文的题目有吸引力,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同时,本文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写,而且利用环境前后照应,不仅使文章结构紧凑,而且烘托了人物心情,充满了诗情画意。】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认为:作文批改,就是对作文进行评判、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作文批改,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更好地在习作中学习作文。但是,学生是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发挥主体作用,这才是关键!

猜你喜欢

文具盒习作作文
我的文具盒
文具盒里的宝贝
文具盒的自述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