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出没,规矩教育为成长护航
2015-05-30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他们会摔坏妈妈最爱的珍藏,删掉爸爸重要的文件,破坏力超强;他们无意中的行为可能伤害了自己,也危害到他人,后果很严重……他们是一群令人头疼的熊孩子。
案例:“可怕”的熊孩子
2014年新闻报道中熊孩子层出不穷,造成的后果令人心惊胆颤——
● 因为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10岁男孩,一气之下用小刀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致使其悬在半空40分钟动弹不得,贵阳观山湖消防大队紧急出动才将人安全救下。
面对警方询问,男孩说:“我当时在看《喜羊羊》,外面钻机打墙的声音太吵,我就用刀子把绳子割断了。”
● 中秋节下午,淅川县盛湾镇马湾村5岁男孩马浩然和同村的十几个小朋友正在玩耍,发现树上有一个野山蜂筑的蜂窝,出于好奇用石块砸了一下。被惹恼的野山蜂向这些孩子发起群体攻击,马浩然和3个小伙伴被蜇伤,其中一名9岁女孩被蜇20多处,当天不治身亡;马浩然因伤情严重,当晚即被转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
● 10月18日15时,平顶山河滨公园内,一名9岁男孩在看熊时,翻过了隔离栏杆,把手伸进了笼子里,导致右胳膊被熊咬掉,不得不做截肢手术。
分析:熊孩子为什么这么“熊”?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他们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调皮捣蛋,不听话,爱捅娄子,易干出一些无厘头、让大人抓狂甚至产生不良后果的事情,他们的年龄多在5—12岁之间,人们通常将他们称为“熊孩子”。前文列举的因影响自己看动画片割断工人安全绳的孩子,因好奇拿石头砸蜂窝招致生命危险的孩子,因近距离给熊喂食导致手臂被咬的孩子,他们的无规矩和冒险行为已严重到伤及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已不简简单单是调皮捣蛋,而上升为具有一定“杀伤力”的行为。仔细分析这些熊孩子成长的背后,有这么几个原因不容忽视。
一、缺乏规则教育
熊孩子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勇敢到无知无畏。勇敢虽然是好事,但是做人光有勇敢还不够,勇敢有时既要有所敢,也要有所不敢。如触及生命安全、道德底线、法律法规的时候,我们是希望孩子继续表现勇敢,还是要教给他们一些规则,让他们有所收敛、有所敬畏?如果家长们能在引导孩子充分自由发展的同时,给他们树立一些相应的规则,一些基本的底线,让他们心中有所不敢、有所敬畏,类似的悲剧就会减少许多。
二、缺乏安全教育
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爱冒险等都是非常好的品质,对于一个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三五岁的孩子好奇心最强烈,如何在天性得到充分舒展的同时确保安全,是家长该深刻思考的问题。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也好奇心十足,常爱探险,有好几次有惊无险,是良好的安全教育让这位天才发明家远离生命危险。
三、忽略道德教育
古人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说的是学的知识越多,学问越深厚,人会变得越来越精明、礼貌等,这看起来是一种进步,但实际的情况是人们更加世故,心思更加复杂,反而失去了其淳朴的本性,离做人基本的道理越来越远。
如今,太多的家长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做人最基本的品质的培养和引导,导致很多孩子在做学问方面显现出超常的才华,却在做人方面栽了大跟头。他们不懂感恩,没有善心,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考虑他人等等。这些熊孩子看似一些不懂事的行为,其折射出的正是他们所受家庭教育的现状。而孩子做人道理的习得,则来自于家庭亲情氛围、人文氛围等熏染,成人价值观、处事态度等影响。
点评:给熊孩子的成长设个限
也许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了自然就会变好。事实上这有点“冰雹没砸自己头,自然不觉疼”的侥幸心理。多年前,北京媒体报道过一则新闻,说的是收停车费的师傅拦住一辆未交费的车,司机不但不交费,还在收费师傅抓住车门时发动了汽车。师傅依然没有松手,结果司机忽然加速逃离,将收费师傅拖走近百米后活活压死。两天后,警察抓住了已经逃至外地的女司机,同时她的父亲由于涉嫌包庇也被刑拘。记者在采访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司机时,她说:“我按常理想,我开快了他肯定松手……当时我也没看,就是脑袋一热,就拐弯走了……”
我不清楚那位父亲是如何培养女儿的,年轻、漂亮还有着很不错的现状和前景,也许从小到大她都是父亲的骄傲,但这个一秒钟之后,就什么都毁了。
每个人看到这类新闻时,都会感慨家长的教育失败。这些家长可能非常辛苦地忙了半辈子,才把孩子打造得如此成功,但在成“人”教育上,他们显然是失败了。
我并不觉得哪个类似的悲剧,是一句法治观念淡漠就能完全解释的。在这些孩子眼中,父母可以为他们做一切,社会可以满足他们一切要求,所以一切也应该围着他们转。尽管他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会主动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但在生活的圈子里,任性叫作撒娇,在法律的面前,任性就是玩火!
家长如此期望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别有病,吃什么别吃亏。这前半句话没有错,但后半句则有着太强的利己主义,我希望父母千万记住补上最重要的一句:玩什么别玩火。如果说生活可以无边界地来包容撒娇和任性的话,那么法律的圈子就是设定界限的。越任性,离圈子的边界就越近,慢慢这种任性就成了玩火。99次到边缘都没事,但有一次越了界,就回不来了。
我想,其实很多一秒钟都是以往多少年的积累:我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平时就这样,所以这次也还可以这样。这种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予满足所带来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导致孩子从任性到玩火,甚至引火烧身。
当然,法律只是生活中的一条高压线,高压线之下,还有道德层面、情感层面、安全层面等规则。所以,家长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树立规则,并教育孩子必须遵守,不能违背。慢慢地,孩子头脑中就会牢记这个叫作规则的概念。
孩子有了规则感,进而产生对破坏规则的畏惧感,道德底线也会因此在孩子的意识中打下基础。孩子在随后的上学、工作岁月里,会通过学习、书籍、影视、见闻等自我积累,形成一个很好的保护层。规则意识的积累结果还会变成孩子真正的保护神,比如在未来的某一天,即使孩子因为年轻莽撞而出现了“一秒钟”火苗,保护神会突然跳出来浇灭它,令孩子及时刹车而不是踩油门。
建议:立规则,让熊孩子不熊
规则教育,非一日之功。如何能长久地立起来,如何随时随地引导、潜移默化灌输,家长用心是关键。有时候孩子难免会触犯规则,用他们的任性、哭闹来考验你的底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在规则勿犯里,惩罚措施是互相的,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家长触犯了规则,要以身作则,先将惩罚措施在自身上实现,无论有多尴尬。
第二,对孩子的惩罚措施,可以是取消已有的出行计划,也可以应用零用钱管理来作为惩罚措施。家庭就像一个小的社会,家长所设立的任何惩罚措施,都像孩子走入社会后会遇到的高压线。
第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不能打也不能骂的情况下,不妨借鉴下西方普遍运用的“Time out”(关禁闭、关小黑屋)。其实这种惩罚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就要受到这种待遇,无论他是否嘴硬说“关小黑屋我不在乎”。在孩子一两岁时,如果犯了错,就需要独自在自己的屋里待上1分钟;如果错误严重,就必须待上5分钟,孩子潜意识里就会把这当作一种惩罚。一旦触犯家规或犯错,就按此去执行。
也许刚开始实施“Time out”的时候,孩子会比较任性。我建议,再任性也要树立惩罚原则。比如,家长很严肃地说:“你犯了错误,回自己的小屋5分钟,爸爸给你看着表。”年幼的孩子可能会哭闹,会拍门,试图出来,这时家长要狠下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住门,到时间再让他出来。这样,既能起到惩罚的作用,又不会过于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第四,家长权威不是最重要的,沟通才是基础。惩罚前的沟通非常重要,无论孩子是否接受惩罚,我们都有责任先要让他明白为什么会有惩罚。在很多时候,如果沟通有效的话,那么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孩子学会了“自我惩罚”。
树立规则的前提是安全第一
有的家长也许会认为太关注规则或孩子安全了,容易令孩子缩手缩脚,变得不勇敢。其实勇敢和冒险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危险的一个特征是不良习惯而不是胆量,比如让孩子看交通灯自己过马路,应该鼓励而不是总不放心;如果孩子不看交通状况盲目跑过马路,就一定要大声制止,把孩子训哭了也在所不惜。
又比如,孩子在学游泳时呛了水要鼓励,因为你在他旁边看着,他是安全的;但如果他已经会游泳了,开始在水里翻跟头,除非你能判断他的水性已经足够好了,否则就告诉他:“爸爸真的很喜欢看你在水里玩,但以后每次做这个动作时,一定要提前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身边的大人——‘看啊,我要开始翻跟头啦。一定要答应爸爸啊!”
这个安全原则不能挂一漏万,而是要做到万无一失。大人所谓的安全观念在孩子那里往往不成立,做99次都没有问题的动作,可能第100次就让人后悔莫及。其实,因为孩子的“熊”造成自身和他人身体伤害的事故不在少数,去拜访一下儿童医院的医生,就可以知道每天发生了多少令人扼腕的事故。
变坏事为好事
熊孩子,这称呼本身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方面是对他们调皮捣蛋等行为的爱称,也有对他们惹人烦、讨人厌、没家教的“骂称”。这样的两层含义,也反映出我们家庭教育是否得当、是否成功。那就是当孩子表现出一些“熊行为”时,父母如何积极引导孩子向好的一面发展,规避不好的一面。毕竟孩子的可塑性很大,家长一次成功的引导,往往会变坏事为好事,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
比如12岁熊孩子汪正扬,在2014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成了中国最小的黑客。在清华附中读初一的他曾为了不做作业,入侵了学校的在线答题系统;利用黑客“抓包技术”,在游戏中花1分钱买了2500元的装备……当这个孩子凭借自己的高智商、高能力做出一些违规的事情时,他得到了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回到正途。这样的事可能随时都会在孩子身上发生,家长所要做的是在不良行为露出苗头时,第一时间给孩子以引导。
培养孩子的敬畏心
所谓无知者无畏,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多“知”多彩,不会出现文盲型的无知;但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应该说另一句话:无爱者无畏,有爱才有畏。爱孩子,所以怕他有危险;爱父母,所以怕他们有疾病;爱自己心爱的人,所以怕他(她)离开。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真正的“畏”,那么他也一定不会有真正的爱,所以一秒钟悲剧的结果,就是既不会真正爱亲人,也不会真正爱自己。
畏惧感和疼痛感一样,都是上天给予人类的礼物,而不是麻烦。有畏惧,才会让我们有自我保护意识;有疼痛,才会让我们远离更大的伤害。
生活中,我们有许多途径来让孩子学习敬畏。
漫画家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当孩子将手伸向花草的时候,我们是否制止过,告诉他一朵花一棵草也是有生命的?
当我们跟孩子一起诵读“敬尊长,诚守信,知廉耻,能自重”这样的经典时,是否在生活中践行着?
当我们跟孩子玩游戏时,是否教给孩子更多做人的道理?孩子的规则最初是在游戏中体验的。适应了这样的规则,就是培养了对规则的敬畏,学会了约束自己、控制自己,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中体验到遵守与否,结果会完全不同。
(作者系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