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在广告中的应用
2015-05-30徐奉彬
徐奉彬
[摘 要]大众心理表示大多数人的主观想法,是在社会形态、环境、背景多种元素影响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可直接主导人的思维和行为,对商品市场的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广告是商品市场衍生出来的特殊交际形式,不仅可以影响大众的消费行为,还能赋予商品最独特的功能价值,所以,只要广告语言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其营销手段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大众心理内容、发展特点,深度解析如何将广告语言引入商品营销系统,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关键词]大众心理;广告;应用;研究与分析;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1.032
著名语言学家维索尔伦曾提出“语言顺应理论”,其中心思想在于,语言是服务于大众的一种工具,其要想有效传播,满足群众生活基本点、顺应群众消费心理是两大关键,缺一不可。因此,广告顺应大众心理是其生存、发展、发挥宣传效果的重要原则,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有力武器。
1 理论概述
1.1 大众心理
大众心理是指一段特点的时间内,社会及其群体所呈现出来的统一化的、规律化的心理状态,可基本表现大多群众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由于社会形态、环境、背景不断变化,所以大众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们生活情绪、态度、言论、习惯的改变而改变。
1.2 广告
“广告”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teurture,基本含义是“注意、诱导、披露”。20世纪70年代,广告逐渐成为商品市场的宠儿,被正式引入我国。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广告在大众传媒领域中的影响可谓是举足轻重。它可以根据商品的需要,包装信息,为公众提供具有语言特色、功能诱惑的广告语言,让公众能透过文字信息发现商品的闪光点、功能特性,进而做出购买行为。
1.3 广告的形式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告设计的形式、种类越来越多,如:语言、声音、图画、音响等,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可以诠释出更加立体、吸引人、直观的广告信息。对于大众而言,语言并不是广告的全部,无法直接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它只是一个承载社会交流信息、商品信息的载体。由此可见,虽然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但真正能进入群众视野,影响人消费行为的广告语言必须与大众心理挂钩,只有这样,广告才能获得最真实的灵魂,直抵人内心。
2 大众心理在广告中的应用
2.1 广告策划的理论基础
现代人的接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包括网络、电视、报纸、新闻,受这些普及信息的打压,广告很难做到“一鸣惊人”。因此,一般情况下,广告在策划初期,经常会调查消费者对于市场、商品、商品功能的想法和看法,并将其汇总,进行统一处理,以获取与大众心理最贴近的信息依据。
2.1.1 大众心理的变化过程
大众心理是立体的,包括三个变化步骤,如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都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首先,认识,通过广告语言对商品的直观描述,定位商品质量、价格、功能要素,形成消费基础反应,在这一过程,消费者的认知觉、感觉、记忆、想象占据主导地位,是广告传播的基础环节;其次,情感,人是情感类动物,对人、事、物都有着情感依赖,特别是影响其日常生活的商品,因此,廣告有时也会利用消费者这一“怀旧”情感,让消费者在不断变化的商品市场中“认定”商品,确定消费优势;最后,意志,与前两个心理要素相比,意志可以帮助消费者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理性调节、支配自己的消费行为,将外界刺激内化,决策消费。
2.1.2 大众心理变化对广告策划的影响
上文提到,大众心理会经历认识、情感、意志三个阶段变化,因此,为迎合大众心理的“变化”,广告策划的侧重点也应做出相应改变。一方面,大众心理载体影响,无论是商品功能设定,还是广告语言设计,都应抓住社会当下最热的话题和事件,将其与商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商品更具关注度;另一方面,大众情绪转变间歇影响,大众心理变化之前会发出“警示信号”的,这种预见性信息会改变广告策划的整个方案,甚至推翻商品原有的功能、价值定位。综上所述,大众心理在广告策划中无处不在,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2.2 大众心理在广告中应用的实例分析——洋河酒广告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广告语言的艺术能力逐渐提高,这说明,广告越来越懂得如何在大众需求和商品功能设计之间生存、发展。在浩如烟海的广告中,大众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广告信息的刺激,有的广告会引起公众注意,有的广告会被公众忽视,广告之于公众,其形态意识是不同的。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众解读广告的视角、重点、方式千差万别。所以,成功的广告不仅要吸引大多数消费者的眼球,还要巧妙地弱化干扰因素、信息,利用语言、修饰技术,打动消费者。
2.2.1 吸引力和刺激影响
在消费者眼中,广告也是一个“半成商品”,所以消费者被广告是前提,真正青睐于广告才是关键。据统计,2012年在电视上传播的广告约有74235条,在报纸上传播的广告有11982条。从广告效益看,报纸的平面、单一宣传方式,不利于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和刺激影响,相反,电视广告的绚丽色彩、独特呈现方式很受公众欢迎。这也说明,很多大型知名品牌商品在电视上的广告投资远高于其他传媒形式,这一普遍现象是具有数据表现力的。洋河酒在电视广告设计上进行了特殊修饰,以一束光点,吸引观众目光,随后光点发散,形成成千上万条蓝色光束,汇聚成一个“梦”字,画面炫丽、夺目,既有肃穆感,又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如此广告设计,不仅能表现出洋河酒商品在商品定位上的高端、大气,还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2.2.2 广告语言设计影响
洋河酒广告语是“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透过三个“蓝”的语言设计,使三个广告语言成功地汇聚成了一个语言集合,不仅朗朗上口,递进的意识思想,还赋予了商品与众不同的价值和定位。在产品品质差不多的情况下,广告一方面要刺激消费者,获取消费者的关注,还要让消费者记住,反复揣度,明白其中的寓意,为其商品定位而叹服。洋河酒广告语成功的塑造出了一个寓意深刻、价值定位突出的广告语言。“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的广告语,再加上洋河酒蓝色瓶装包装,大气、奇特的广告创意,消费者不但会记住洋河酒“蓝”的特征和表示,还会被其所表达的广告深意而影响,促进消费行为的形成。
2.2.3 需求影响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雾霾、沙尘暴等自然环境,生存压力、生活困难等生活环境,给公众带来了诸多生活上的影响。洋河酒用几个蓝,契合了人们对环保,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迎合了国家、群众保卫环境、追求梦想的发展需求,在商品中增加了这种向往,可以帮助商品进驻群众心理,满足大众对生活的需求,对自己人生发展的需求。与五粮液、汾酒相比,洋河酒在产品定位上更加大气、更加宏观,更能表现商品在大众心理变化中的成长张力,有利于品牌价值提升。
3 提高大众心理在广告中影响价值的现实对策
3.1 提升广告的“受众”意识
语言古板、传统,所以,广告语言的设计很难推陈出新,它解释、诠释、改变、影响广告、商品的能力有限。相比之下,情感和宣传方式要灵活得多,但即便上述三种要素都能够做到“陌生感”、“吸引”、“刺激”,如脱离了公众心理,也很难被公众真正接受,其获得的广告宣传效果也只不过是一时的。因此,提高广告的“受众”意识,是解决广告、商品缺乏群众基础、群众传播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方式,广大广告设计者应格外注意。一方面,打破固有广告语言、情感、模式设计模式,推陈出新,让变化中的大众心理能够满足于时代的发展,成功融入现代媒体传媒环境,进驻到一个符合其生长环境的契机。
3.2 激发大众心理的兴趣点
吸引的能力有限,每个人对广告的兴趣点、解读方式不同,为此,要做到在吸引大众注意力之前,让消费者关注到产品以外的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就应顺应受众的情感发展过程,认知方式,从兴趣点出发,劝说消费。
3.2.1 情感顺应
直观、间接表示该产品对群众的生活影响、帮助,让群众从心底里接受该商品,更认真、更放开的接受广告信息、广告思想。因为大众的情感是能够相互传递的,所以在广告设计中,设计者一定注意大众的情绪刺激点,如父爱母爱、男女爱情、友情等,在这种“普及情感”的催化作用下,广告可顺利完成情感顺应,占据宣传高位。
3.2.2 经济顺应
以产品的价格优势、定位优势,解释产品的功能性、节能性、环保性、健康性等特质,针对性、递进性讨论产品。为迎合现代社会的多级消费者,很多商品生产企业制定了多个消费层级的产品,包括平价产品、高端产品。在价值、价格的影响下,广告设计应以不同消费者的经济条件、消费观念为基本思想,透过不同消费视角,诠释产品在他们生活中发挥的价值和作用。
3.2.3 生活顺应
任何产品都离不开生活,所以广告应紧紧维系在“衣食住行”等生活要素上,不能脱离生活,以避免脱离大众心理。一方面,调查产品在消费者生活中占据的影响地位,根据它们的具体影响力,判断生活元素是否能够占据广告宣传的“主体”地位,成功俘获消费者的心;另一方面,根据生活发展规律,挖掘产品在未来几年的生活影响价值,从独特视角入手,解读产品的新生活定义。后者与前者相比较,后者的吸引力、刺激影响更大,但广告宣传风险也同样大,所以如果产品受众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可选用后者宣传方式,如若产品的受众群体是中老年人,应慎重考虑,择前者优先。
3.3 丰富大众心理在广告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為呈现意想不到的广告效果,满足患者视觉、感觉需要,广告在宣传模式设计上也应下足功夫,时刻以大众心理为先导,以情感沟通为基本原则,以价格优势为主要宣传点,促进“消费沟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3.3.1 真实与虚拟环境相结合
故事、场景是新时期广告设计的一大亮点,现在很多广告都采用了这种设计方式,其目的是透过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交替影响,让消费者获得全新的消费体验,发生意志转变,接受产品。在“拟态”环境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意志、习惯认知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广告设计者可在拟态环境中发现一个突出情感载体,让消费者置身于“梦境”当中,以满足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在传播中也会产生一种特殊效应,可有机结合产品与广告,以求得与受众的良好沟通。
3.3.2 打破广告“高雅”与“恶俗”之分
恶俗广告得到良好宣传效益的成功案例,非“脑白金”莫属,以真人动画,简单、俗气的宣传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成功打入群众生活,创下了几十亿元的销售额。由此可见,广告不分“高雅”与“恶俗”,只要契合大众心理,甚至不被大众心理所接受,只要做到“极致”,都可以达到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目的。
3.3.3 引入自我概念
著名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该理论也称为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尽管人存在多种需求,但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其中一种需求占优势地位并且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因此,广告应满足群众“照顾”个人自身存在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信仰。比如,一些高端化妆品的广告,女主角光鲜靓丽,知性富有魅力,这种广告策划正好迎合了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概念需求。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购买化妆品是现实自我的需要,而广告中女主角的形象正是理想自我的需要。所以成功运用消费心理的广告策划能塑造出产品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形象,满足消费者完善自我形象的心理需求,也是广告设计发展的关键点。
通过上文对大众心理在广告中的应用实例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广告要想为商品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资源、市场份额,必须依赖于大众心理,更深层次地挖掘大众心理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只有这样,方能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总而言之,广告离不开大众心理的滋养,成功的广告必须要顺应受众的心理,顺应受众对产品的感知方式——情感需要。
参考文献:
[1]安静淑,郑晓光,赵彩虹.消费心理在广告策划中的应用[J].经营与管理,2014(5):1147-1148.
[2]王子健,马振庆.色彩心理作用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舞台,2013(2):188-189.
[3]周龙.论大众文化语境下受众的审美心理转向[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6):59-61.
[4]张卫亮.谈广告设计创意与大众心理审美之间的关系[J].现代交际,201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