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形”、“势”的关系分析如何临帖
2015-05-30吕泉烨
摘 要:临帖是每一个书家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临帖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书法美学中的“形”、“势”是书法的基本元素之一。能不能准确对其理解与掌握,对书法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在学习书法之始应注重对“形”的把握。在掌握了“形”之后,就应将重心转移到对“势”的把握上。这样学习书法的效率才会更高。
关键词:临帖 美学 形 势
一、书法美学中的“形”的概念
“形”顾名思义即指物体的轮廓,圆形、方形、立体形等等。中国汉字也有形,并且它的形有特殊意义。
(一)书法中的“线形”
书法中的“线形”就是点画的“形”。如:篆书藏锋的中锋线条、隶书的蚕头燕尾、楷书的藏锋、行草书的露锋起笔牵丝映带;又如描述笔法的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力透纸背、流畅、圆润、蚕头燕尾、藏锋、露锋、垂露竖、悬针竖等。这些形容点画形状和技法运用的词的背后都是不同的笔法,这不仅反映了书法中点画“形”的丰富,也反映了笔法的丰富,正是这些让人称绝的笔法才使得点画的“形”丰富生动。
不同的书家的点画形状也是不一样的。就肥瘦来说,有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和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区别;就变化来说,有小篆《峄山碑》和隶书《张迁碑》的区别;就起笔收笔的形态来说,有智永《千字文》和大篆《石鼓文》的区别等。点画的“形”与笔法直接相关,因此对点画“形”的学习就是对笔法的学习。
(二)书法中的“字形”
本文的“字形”从两方面论述,即字体和书体。
字体就是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形态。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就有了其基本统一的造字方式,之后出现了金文,到秦出现了小篆,由于书写需要对小篆的简化而出现了隶书,进一步出现了草书、行书、楷书。它们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字形:扁方造型的隶书、近似正方形的楷书,以及变化丰富的行草书等。
书体是不同人的书写形成不同风格的形态。书体是建立在字体基础上的,有了不同风格的书体,书法才能真正成为艺术。因此对“字形”的论述绝不能少了百家争鸣的书体。篆书有厚重凝结的金文大篆,也有对称工整的秦小篆;隶书字形有秀美的《曹全碑》,也有粗犷的摩崖石刻;楷书有颜真卿的宽博,也有欧阳询的险绝;行书有“石压蛤蟆”的苏东坡,也有“死蛇挂树”的黄庭坚等。
“字形结构”也是书体能够变化的重要原因。“字形结构”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变化与对比。释智果《心成颂》中讲:“回展右肩、长舒左脚……以侧映斜、以斜附曲。”
汉字的字体、书体等各种空间性因素都是书法富于字形变化的基础,它们共同创造了书法千变万化的字形变化空间。
(三)书法中的“章法之形”
刘熙载《艺概》中讲“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章法指一件书法作品中层次最高的组合形式,它包括各字的大小对比,墨色的浓淡,单字连接成行,单行连接成篇等方面。以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为例,(图1)在这四行中,其章法的变化丰富。这幅作品中墨色的变化并没有出现飞白之类的巨大对比,但每个字的紧结之处与疏朗之处的对比形成了视觉上的墨色浓淡对比。如第二行的“屋”字和第三行“空疱”之间的对比。还有字形大小的对比,也可以造成墨色变化的效果。又如图1中第一行的左轮廓,每个字都有向左或者向左下伸出的笔画,这使得在第二行的书写不得不为第一行而做出改变。正因为这样第二行右轮廓基本成为了一条直线,同时与第一行的行距也有所拉大,从而与第二、三行间的间距形成巨大对比。这几行对比说明了章法的形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书法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不断创造与调整的结果。
二、书法美学中的“势”的概念
(一)“势“是一种方向性
在實际的书写中,“势”是通过书写留下的“形”表现出来的。
如图2的“文”字在撇画收笔和捺画起笔之间有一条牵丝,这是书写时因节奏和毛笔的运用造成的,这种点画之间的连贯性被称之为映带。这种映带是书法家在书写时受到特定审美思想的支配和毛笔的运动而形成的。即使没有出现牵丝,我们也能看到它的映带关系。这就是毛笔运动而形成的“势”,就是运动的方向,我们称作“笔势”。而字形当中也存在这样的方向性。
在图3中,我们能明显看到两部分:主体部分和点。主体部分有一种向左的方向性,而因为点向右下方势大力沉的方向性的托坠使得整个字形在斜中取正。正因为有了这种方向性才有了形的组合,笔画的组合,章法的组合,其实这就是字形中的“势”。我们把它称作“字势”。是笔画的组合造成的不同的方向感方向性的组合,多种多样,抒情达意。
(二)“势”是一种动能
物体被举高就具有了“势能”,当其降落时便将“势能”转化为了“动能”。
书法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字形、结构、笔画是固定的,写错则字错,所以每一个汉字,每一根点画都有其固定的“势能”,在向“动能”的转化上,与物理能的转化不同,增加了大脑和审美意识的作用。
当书家的审美和创作意趣固定之后,“势”就产生了,书法家的书写都按照它的牵引或者推动,犹如开闸放水按照既定轨道一泻而下。这就是“势”的动能,也就决定了笔画的方向。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书谱序》),“势”不但管领一根线条、一个汉字的艺术结构,还能管领整个通篇的章法格局。如此,“势”是一个很具象的东西,当它形成之后,只能按照它的要求去运行。虽然无形,但却强大有力!
三、“形”与“势”之间的关系
(一)“势”必须依赖“形”来表现
孙过庭《书谱》讲:“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 势必须通过有形的笔墨来表现。千变万化的“势”通过千变万化的“形”来表现。“势”需要“形”来体现,而“形”要依赖“笔法”。
在没有扎实的线条基础的情况下就学习行草书,是无法真正学会行草书的。空有一个行草书的样子而没有真正的技法支撑,这样的字丑陋程度可想而知。怎能说有“势”?何谈抒情达意?
“形”是“势”的基础,而“势”是对“形”的更高要求,有“形”而有“势”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学书者无不从基本点画入手,进而追“势”,若本末倒置,则事倍功半。
(二)有“势”的“形”才是书法临习所需要的“形”
“形”如果没有表现出“势”就不是书法所需要的“形”。“势”是一种方向,蔡邕《九势》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如若没有“势”的指引,再有力度的线条,再有美感的线条在字的组合当中也都是一个点,想让他们组合串联起来,就不能只有“形”。
“势”有两重作用,一方面,它的存在有助于艺术空间的完成,可以视为营造空间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他的存在又成为检验艺术空间塑造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和评判标准。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正是书法创作中书法艺术空间获得确立的最基本元素。[1]如果只有“形”的排列而不考虑“势”的视觉效果时,“势”的不和谐足以使书法美遭到整体性的破坏。“形”的稳定根本无法与“势”的破坏力相抗衡。如下图4中所示,a中的三横,笔势不统一各自为政,组合在一起犹如绳捆柴棍,成为不了一个整体。而b图与a图形成了鲜明对比,三横的笔势统一,使得组合非常和谐。
用和谐的“势”去引导“形”,才能抒情达意。形与势互相补充,互相阐发。在具体的形式效果上,笔可断开但意须连贯。这也是笔势的作用。一笔与下一笔有其独特的联系,下一笔的出现位置、形状是上一笔画造成的势能向动能的转换。有势而成,失势则乱。 “形”、“势”兼备,是书法对形、势的综合要求。
四、“形”与“势”的关系在临帖中的应用
临帖是每一个书家所走的必须之路,有的人会临帖,事半功倍;有的人没有掌握临帖的方法,事倍功半。“形”“势”是书法的基本元素之一,该如何运用于书法临习中,哪个阶段更应该注重哪一方面,在一个阶段之中该怎样处理二者在临习中的关系,在这一章中浅谈几点认识。
(一)初学书法注重“形”
临摹古代碑帖是学书法的重要途径。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话意指临摹的方法,一是要观察的仔细,二是要从形似到神似。只有观察的仔细,才能临摹的准确。形似就是要一笔一画都写像,精熟之后再去追求结构和神似。初学书法要去仔细临摹每一根线条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往往一个细微的变化就隐含了一个特别的笔法,怎样抓住原帖字形和线形从而学到笔法呢,在这个阶段“抠细节”的临摹就成为了最简单和最高的要求。
朱履贞《学书捷要》中说:“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從规矩而出。”初学书法要注重“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学习“规矩”。“规矩”就是笔法、结构法则。书法是用线条点画进行空间摆布的,每个细微的变化都影响很大,要想理解其中法则就必须从“形”入手,有“形”而后有“势”。
(二)在准确临摹的基础上要把握“势”
如在临摹《自书告身》时,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开始时重点放在笔法上,继而转移到结体方面,然后至章法,最后从整体上把握原帖的风格气息,达到形神兼备。[2]在掌握了基本笔法之后,如若还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点画之上,就南辕北辙了,许多学书者在掌握了一定笔法之后就开始不断的通临,认为只要多写就会出成绩。孰不知有很多人在写了很多年,下了很多功夫之后还是成绩平平。到此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帖。按照“抓感觉”的方法去临写,主要是理解“势”直至运用“势”。
“势”的轨道产生微妙变化,就会对间架构成影响又会对书法风格造成改变。因此,在临帖已经初步掌握笔法的基础后,要逐渐将重心放在整体感觉和通篇气息的把握方面,与临摹之初的感觉定位进行比照。如此反复,直到与原帖形神相合。[3]这样的临习还是临摹到创作过渡的必要阶段,使得书家把注意力扩展到空间布白。这不仅促使笔法的掌握,更能去理解不同字帖当中节奏的不同之处。
临帖的目的就是要准确把握和理解范本的形与势,就像弹奏乐谱上的一首曲子,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一个音符上,还要从整体上去感受,不能只把每一个音符弹对而不成曲也不能通篇弹下来很多音节不准确。所以在临帖过程中,始终都要在思想上同时注重形与势,虽实际操作中有所侧重,但也要不断思考和练习两者关系。用“势”思考“形”,用“形”思考“势”,用“形”促进“势”的把握,用“势”理解“形”的变化。这样才能提高临帖的效率。
注释:
[1] 陈振濂.书法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226
[2][3] 刘宝光.临摹的系统定位在颜真卿《自书告身》中的应用[J].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06(08):19-21
参考文献:
[1] 周汝昌.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 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G].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3] 黄惇,李昌集,庄熙祖.书法篆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7)
[4] 陈振濂.书法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03)
[5] 刘小晴.中国书学技法评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06)
[6] 胡问遂.论入帖和出帖[J].青少年书法,2009(04)
[7] 刘宝光.临摹的系统定位在颜真卿《自书告身》中的应用[J].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06(15)
作者简介:
吕泉烨,江苏师范大学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