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川文化为背景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
2015-05-30王永清
摘 要:在有效开发和利用四川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展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构建现代设计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体现地方高校教学特色,对地方高校建设、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 旅游纪念品设计 教学
[本文为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课题《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改革》子课题《以地域文化为背景,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
旅游购物作为旅游六要素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其活跃程度对景点旅游收入的影响极大,因此增强旅游纪念品的研发力度,增加旅游纪念品的种类和数量并提高其质量,提高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份额,是旅游行业面临的迫切问题。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这一社会需求,我校在产品设计专业中开设了《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其目的就是以特色就业为导向,培养素质全面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人才,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旅游纪念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能促进游客对旅游地的文化认识和文化认同。游客在购买旅游纪念品的时候,除关注其工艺性以外,更注重纪念品本身所透射出来的文化象征和社会意义,因此,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决定它的市场前景,文化特征越明显越独特就越受人们的欢迎。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以往的设计教学过分偏重于技能、技巧和形式美方面的培养,忽视了相关人文素养和地域文化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设计作品天马行空却缺少底蕴,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不明显,大大偏离了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将独特的、多姿多彩的、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地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教学相结合,用以解决《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及发展趋势,最大限度的体现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尊重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这对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和促进艺术设计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校的文化背景
我校所处的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受区域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和多次大规模移民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时代差异、区域差异和民族差异较大,地域资源、民族分布、文化和经济环境等差异性明显,本土性与包容性并举的文化特征,覆盖到民间信仰、地方语言、生活习性、文化遗产等方面。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和中国西南佛教文化的重要所在,儒释道在此三教合一,沉淀出不同的文化种类,出现过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三国文化、文昌文化、夏禹文化、岷山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四川历史上是连接我国西北和西南民族的大走廊,民族众多,是汉、藏、羌、彝、摩梭等文化的交汇之地,文化交流融合频繁,各族文化多元且保存良好,映射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以及精神生活方式 ,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起居饮食、喜庆节日、宗教信仰、婚姻家庭、文学艺术。四川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拥有雄秀幽险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观,是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四川人民创造了品类繁多、形态万千的民间手工艺,蜀绣、蜀锦、漆器、扎染、年画、竹编、少数民族工艺等传统手工技艺,直至今天仍然在当地群众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活态的形式发展传承,凸显着地域文化的重要内涵。四川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为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无穷的设计素材。
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教学体系”的课程实践
作为地方高校,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四川,因此,我们课程实践的内容是要求学生以四川文化为背景,进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实施步骤如下:
(一)地域文化的导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文化大潮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使现今的高校学生自小接触到的是现代高科技的文明,对民俗传统活动参与较少,缺少对传统民俗生活的体验和地域文化较深层次的感受。因此,课程教学实践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首先讲授地域文化的概念及其空间意义,对四川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域视觉造型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有意识地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各种文化现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田野调研,体验民俗生活,并在学校周边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旅游景点、民俗文化街中选取合适的考察对象,使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了解四川地域文化的特点。学生只有开阔了眼界,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素材,对地域文化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可能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产生设计的灵感。其次,给学生分析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范例,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造型特点、审美心理、空间环境、市场定位进行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一个地方特有的地质地貌、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人物事件等,都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二)文化元素的筛选
傳统文化是一个庞杂宽泛的系统,而旅游纪念品则是具体的设计,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就必须对纷繁复杂的四川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完整的识别、梳理和筛选。学生们经过调查、总结和分析,挑选出以下代表四川的文化元素:佛教文化、道教文化、藏羌彝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汉画像砖、年画、皮影、川剧等。这些文化元素还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民族、风格、历史年代的不同再进一步细化。例如,藏族、羌族、彝族三个民族,都生活在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寒山区,受各自文化、历史、生活方式的影响,三个民族的刺绣工艺在材质、色彩、针法、图案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博大精深,异彩纷呈,都是地域性特征鲜明、发展潜力大且识别性强的文化遗产,均可作为文化元素成为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素材。教学中让学生对各种文化元素进行深入地发掘,深层次地把握其深层结构,避免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表面化、片面化呈现,最大限度地保证文化的完整性。
(三)视觉符号的提炼与抽取
在设计中文化元素是以视觉符号的形式来呈现的,涉及到风格、造型、色彩、材質、工艺技巧等方面。以彝族刺绣为例,它浓缩了彝族的民俗风情,传递着彝族的文化,记载着彝族的记忆,其图案、色彩、技法都融入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文化意味,是具有视觉审美形象和强烈文化感染力的元素符号。彝族刺绣图案有自然具象图案、抽象几何图案和人文图案三大类,其中火镰纹、太阳纹、马缨花、羊角纹、叶纹、波浪纹、齿纹最为常用。彝族刺绣色彩以黑、红、黄为主色,再搭配绿、蓝、紫、白,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令人过目不忘。针法上多采用十字绣、贴花、盘花、镶绣、锁绣等等,绣法灵活多变,视觉效果突出。让学生将这些最具彝族特色的视觉符号抽取提炼出来,运用到彝族旅游纪念品设计中,有助于彝族文化信息的完美传达,令彝族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地域性特征更加明显。
(四)视觉符号的运用与再设计
指导学生以现代设计理论为指导,依照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运用形式美法则,将提炼与抽取出来的视觉元素运用归纳、分解、重构、组合、转换、简化、变异、扩展、延伸等方法进行再设计,将多种造型元素揉合在一起,在造型、材质、功能等多方面加以拓展,利用新的视觉符号、设计语汇和设计创意,设计出既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旅游纪念品。
目前,很多彝族刺绣产品采用的是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的构图,这种构图形式基本上属于满绣,既费工费时,还因不够时尚而不能被大多数城市消费人群所接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市场和效益。我们鼓励学生以彝族刺绣图案元素为切入点,改变传统构图,运用现代构成理念使其更具有时尚感、设计感和艺术性。在彝族色彩的基础上考虑到流行色元素,调整色彩的比例和组合关系,使其既符合潮流又不失民族特色。在材质运用上更要大力拓展,运用棉、麻、丝、毛以及各种人工合成的新型面料和具有最佳搭配效果的绣线,使彝族刺绣产品的材质变化更加丰富,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除服饰用品外,彝族刺绣产品功能类型还可扩展为刺绣画、家居饰品、汽车用品、玩具等方面,在保留传统文化意趣的基础上,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的多元化创新设计,使设计成果具备传统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从而使彝族刺绣能为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同时,彝族刺绣能通过旅游纪念品得到宣传、传承、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将地域文化资源作为对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资源的必要补充,充分发挥其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价值,为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提供新的途径。指导学生学习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改变在以往学生设计作品中地域文化特征不明显的弊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理念,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素质全面、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人才。高校是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传授、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将地域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是拯救、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对于地方高校建设、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帅立功.旅游纪念品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毛若,毛晓红.巴蜀文化对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形成的影响[J].新西部,2010(08)
[3] 杨瑞洪,刘晓平,唐平,张青.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基础[J].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08)
[4] 陈希赟,袁宣萍.彝绣之美——金泽工艺馆收藏彝族刺绣品研究[J].丝绸,2013,50(10)
[5] 杨柳.彝族刺绣的时尚化研究[J].艺术百家,2013,135(07)
[6] 杨渝坪.彝族服饰中刺绣纹样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J].学术论坛,2012,256(05)
[7] 张筱蓉.楚雄彝族刺绣的再设计[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 4:90-92
作者简介:
王永清,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艺术,旅游纪念品设计与开发。